王翦传:大秦锐师的传奇统帅(下)
迪丽瓦拉
2025-09-06 12:03:58
0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的危亡,派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的行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却激怒了秦王嬴政。秦王嬴政当即下令王翦率军攻打燕国。

王翦率领秦军一路北上,直逼燕国都城蓟城。燕军在易水河畔仓促布防,企图凭借易水天险阻挡秦军。王翦并没有急于强渡易水,而是先派出小股部队在易水两岸不断骚扰燕军,使燕军整日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疲惫不堪。与此同时,他秘密派遣一支水师,沿着易水上游悄悄迂回到燕军后方。当燕军注意力都集中在正面秦军时,秦军水师突然从后方发起攻击,燕军顿时阵脚大乱。王翦趁机率领秦军主力强渡易水,向燕军发起总攻。燕军在前后夹击下,溃不成军,王翦成功攻克蓟城,燕王喜被迫逃往辽东郡

王翦乘胜追击,在辽东地区继续对燕军展开围剿,最终割下了燕国太子丹的首级,燕国名存实亡。在此战中,王翦展现出了对战争节奏的精准把控,他深知燕国已是强弩之末,乘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体现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军事智慧。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楚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攻打楚国的事宜。年轻气盛的将领李信认为,只需二十万秦军便能轻松拿下楚国,而王翦则提出,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秦王嬴政认为王翦过于谨慎,胆怯怕战,于是采纳了李信的建议,派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秦军南下伐楚。王翦因意见未被采纳,称病告老还乡,回到了频阳。李信率领秦军初战告捷,然而,楚军随后故意示弱,且战且退,暗中却集结精锐部队,准备给秦军致命一击。当李信率领秦军深入楚地后,楚军突然发起反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李信率领残军狼狈逃窜,秦军遭遇了灭六国战争以来少有的惨败。

秦王嬴政得知秦军战败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冷静下来后,他意识到自己当初低估了楚国的实力,也错怪了王翦。于是,秦王嬴政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并恳请王翦出山挂帅伐楚。王翦深知楚国的强大,再次强调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秦王嬴政此时已无他法,只得答应王翦的要求。

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楚国。抵达楚国边境后,他并未急于发动进攻,而是采取了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策略。六十万秦军在楚国边境筑起坚固的营垒,每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王翦关心士兵的生活,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亲自过问士兵们的饮食起居,使得秦军士气高昂,战斗力爆棚。楚军多次前来挑战,秦军皆不为所动。

这一策略再次体现了王翦军事思想的独特性。他没有像廉颇那样与敌军打消耗战,廉颇在长平之战初期采取坚守策略,虽成功抵御秦军进攻,但赵国国力难以支撑长期消耗,最终被迫换将;王翦则是基于对双方国力、兵力以及楚军作战特点的全面分析,选择等待楚军疲惫懈怠、露出破绽再出击。这种“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战术,是对《孙子兵法》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思想的创新运用。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一年之久。楚军由于兵力相对较少,长期对峙使得楚军粮草补给出现困难,军心开始动摇。项燕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楚军向东转移。王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战机,立即率领秦军倾巢而出,对楚军展开了猛烈的追击。秦军将士们憋了一年的劲儿,此刻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比,楚军根本无力抵挡。在蕲南之战中,秦军大破楚军,斩杀了楚军主将项燕。随后,王翦乘胜追击,继续向楚国腹地进军,相继攻克了楚国的大片城池。一年多后,秦军成功俘虏楚王负刍,楚国宣告灭亡。王翦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功消灭了楚国这一劲敌,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后,王翦被秦王嬴政封为武成侯。然而,王翦并未因此而居功自傲,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功成名就之后,王翦选择了急流勇退,主动交出兵权,回到家乡颐养天年。他的这一明智之举,使他得以善终,避免了像白起等名将那样的悲剧结局。这种政治智慧同样贯穿于他的军事思想中,他明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进退,与单纯追求军事胜利的将领形成鲜明差异。

除了在战场上立下不朽功勋外,王翦还十分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他的儿子王贲,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也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王贲同样战功卓著,父子俩共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王翦将自己的军事思想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这种传承不仅为秦国培养了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使得他的军事思想得以延续和发展。

王翦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辅佐秦始皇平定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军事思想融合了谋略、智慧、政治考量与人文关怀,在战国名将中独树一帜。他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同时也为后世军事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如果您喜欢历史小说,麻烦你在“番茄小说网”或者“今日头条” 小说频道搜索我的历史小说《千古名家小说集第一卷》和《霸王血路:垓下悲歌》,正在连载中,欢迎免费阅读收听。分别讲述了先秦时期白起、王剪、廉颇等18位名将和楚霸王项羽的精彩故事。其他的历史故事今后将持续连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