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因不堪婆婆虐待而怒斥,“我是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抬进来的中宫皇后”。虽然这大概率是为嘲讽慈禧编的段子,但就算是真的,慈禧也大概率会偷着乐。
这句话包含了明清两朝,延续了近五百年的一项传统。
正统三年五月,为给孙子朱祁镇即将到来的亲政烘托氛围,太皇太后张氏决定大办朱祁镇的婚礼。这场婚庆有一个特殊的步骤,打开专属皇帝的大明门,让嫡后破例(一次)由此门入宫。
明清两季成为皇后有两个途径,一是皇帝大婚娶妻时被封后;二是嫔妃(含太子妃、王妃)被皇帝晋封为后。为正嫡庶之名,此后走大明门就成为了前者的特权,也成为明朝女性的最高殊荣。
明亡清兴后,虽然大明门被改成大清门,但这个传统延续下来,在阿鲁特之前的四百三十年里只有九名女性获此待遇。所以说由神武门低调入宫的慈禧,羡慕甚至是嫉妒自己的媳妇并不稀奇。
但说慈禧大受刺激倒真不至于,因为最大的笑话在她旁边。
咸丰元年末,清廷依惯例(三年一次)对八旗发布了选秀诏令。这次选秀目的很清晰,为刚登基称帝的咸丰择后。
这次选秀叶赫那拉家的女儿杏贞原本就不是热门,最终所得也不高仅获“贵人”。也就是说慈禧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没有走大清门的命,日后真被人拿这个说事儿,她受的刺激也非常有限。
注:清廷后宫嫔妃分八等,依次为:皇后、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常在、答应(后三等无名额限制)。
但这次选秀的头名广西右江道钮祜禄·穆扬阿之女(日后的慈安太后),运气却更差,迎接她的不是风光大婚,反而是一种“羞辱”。
首先,咸丰帝个人对于大婚一事没什么热情,因为他已经结过一次婚了。道光二十七年的选秀中,道光帝将太仆寺少卿萨克达·富泰之女指给皇四子奕詝为嫡福晋。两人于次年二月举行婚礼,并结为夫妻。
只是萨克达氏的命不好,在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就因病离世了。咸丰帝在登基的当年,依惯例追封其为孝德皇后。所以对咸丰帝而言,这次选秀是续弦,他自然热情不高了。
其次,咸丰帝登基时,他这个皇帝和清廷都非常穷。
臣等公同商酌,拣派司员,饬令调齐案册 … 按款详查,加以臣等悉心复核,共一千一百五十三案,计银数一万万零八百一十七万二千两。
早在道光十九年,负责户部事务的军机大臣就奏报大清财政已严重收支不平,各种收支不平、应收未收、应支未支的坏账已累计上亿两。户部存银也从巅峰的七千万两,跌至一千一百余万两。后续清廷在这样的财政困境下,又打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征剿太平天国。
至咸丰登基时,户部存银只剩一百八十七万两,内务府的结余不到八十万两。同时由于太平天国的影响,南方的税收也大减。咸丰二年清廷岁入已降至八百三十六万两,而当年各地申报的军费开支总计一千八百万两,和明末崇祯朝的惨淡几乎一模一样。
如果说道光厉行节俭还有做样子、教育臣子的意味,那么咸丰勤俭就是穷得不得不为了(清史圈里也笑称他为苦命天子)。既要立后,又没钱该怎么办?咸丰帝就决定从嫡庶方面做文章,钻礼制的空子。
古代娶妻不仅得各种文书、家族面见,还需要下聘赠礼等。对于皇帝而言这就是各种大型仪式、大量卤簿礼器的制作(如皇后冠服、册宝、车驾等),也意味着得大把花钱。而且想省钱还没什么节约的空间,因为《大清会典》里对于皇帝大婚的各步骤以及各步骤的规制、要求等均有详细规定。
而纳妾就省事和便宜太多了。家主如果不想折腾,派人把妾从后门领进家就完事了。对于皇帝也不例外,比如慈禧就是一辆牛车拉到神武门,然后自己走进宫。咸丰全程只付出了,两个宦官和两个宫女的劳力。
预备皇后钮祜禄氏也是以同样的方式(陪护的人员多一些),在道光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以妾室的身份低调入宫并被册封为贞嫔,然后咸丰开始火箭式提拔钮祜禄氏。五月二十五日,进封为贞贵妃,六月初八册立为后。
这个过程中,咸丰不仅将封嫔和封妃的仪式全给省了,连赐宴都没有举行。十月十七日在紫禁城以大礼朝会的方式举行了册后典礼,只给皇后准备了金册和宝玺,皇后专属的卤簿仪仗等都省了。
咸丰这次立后的直接花销大概为5万两白银的样子,作为对比他的儿子同治册后花了白银一百一十万两。而到了光绪时,由于洋务运动朝廷又阔绰起来了,其大婚总开销为五百五十万两。
咸丰帝是通过这种花式操作把钱给省了,但皇后钮祜禄氏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印记。原本可以堂堂正正走大清门,结果先给安上了一个妾室身份,并成为“正妻”们比较鄙视的扶正人士。
阿鲁特氏如果真说了那话,最受刺激的人不会是慈禧而是慈安。慈禧由于身份的天然差异,处处都矮慈安一头而且不敢忤逆慈安的意思。所以真遇这事儿,她大概率会煽风点火,借机看慈安笑话。
最后聊聊阿鲁特氏的死,目前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阿鲁特氏无后,她与光绪“嫂叔同居”太尴尬,为防外廷乱嚼舌头,所以慈禧逼其自戕。另一种是原本就不喜欢这个媳妇的慈禧,把同治驾崩的责任转到她头上,下毒害死的。
笔者个人觉得,这两种观点和本文主题差不多,都是为骂慈禧而造段子。
“嫂叔同居”并没有认为的那么尴尬。且不说民间这类现象很多,前朝崇祯和自己皇兄的张皇后不就是实例么?他俩在紫禁城共同生活十几年,有啥闲言碎语过?
慈禧确实不喜欢阿鲁特氏,加上她是“辛酉政变”中被赐死的罪臣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慈禧原本坚决反对选她做儿媳。但慈安太后表态支持阿鲁特氏后,慈禧不得不改口称是(慈禧原本中意富察家的女儿)。
注:慈安太后选择阿鲁特氏有两个原因,一是端华的妻子是慈安的亲姑姑。二是阿鲁特氏的爹是状元,阿鲁特氏是那批秀女中最具文采修养的一个,慈安认为她可以很好的辅助同治。
而阿鲁特氏死时慈安仍在世,慈禧怎么敢不获慈安许可,就私自弄死大行皇帝的皇后?真要说逼死,那也是两位太后一起逼死的。
下一篇:新手必备!大发导师计划赚钱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