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各道御史纠劾百官,那都察院又受谁监督,难不成自己管自己?
迪丽瓦拉
2025-09-06 15:03:07
0

都察院,作为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府机构,承担着监察百官、参劾不法等职责,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官员,甚至包括皇帝本人。正因为如此,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既然都察院有权监督所有部门和官员,那么又由谁来监督都察院呢?

御史利用这个问题与大家探讨了都察院的历史与运作,同时简要介绍了“科道”系统的官制。最初,他打算以清代为例进行阐述,但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明代的监察体系更加完善,于是将时代背景设定在了明代。

在明代的官僚政治中,决策和行政系统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基本原则,这种设计催生了明代繁杂且高效的官僚监察体系。这个体系在明代政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科道、内阁与六部共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政府与台谏之间相互对峙,对整个国家的行政系统起到了强有力的监督与制约作用。

明代官员常说治平之道有三要:“内阁掌印一要,吏部尚书一要,左都御史一要。”同时,科道、翰林院、吏部被合称为“四衙门”,都是政治运作的重要支柱。明代的监察体系,中央和地方形成了双重监督机制。在中央,六科与都察院联合纠察百官职务;在地方,巡抚、巡按及地方按察司共同负责外省官员的监督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衡,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监察网络。

其中,科道是监察体系中的重中之重。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全国各地的官员,此外,他们还通过向地方派遣御史,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六科则主要对六部进行监督,也能对其他中央部门的官员行使监察权。都察院的前身是由吴元年建立的御史台,而后在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元代政权覆灭的原因,特别重视吏治改革,并认为“台官职掌风纪,品秩太轻”,因此,他不断提升都察院的官职地位。

到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将都御史晋升为正二品,副都御使为正三品,佥都御史为正四品,监察御史为正七品。从那时起,“台职与部权并重,七卿之名,遂为一代定制”。十三道御史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纠察——“露章面劾”和“封章奏劾”,尽管他们的品级较低,但权力却相当大。特别是在明代中期,几乎形成了一个定律:一旦朝中官员被御史弹劾,必定辞职,连内阁首辅也不例外。

为了确保监察体系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朝廷赋予御史们很大的自主权。尽管各道御史名义上隶属于都察院,但他们行使职权时并不受都察院最高长官的约束,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根据《明史》记载:“十三道监察御史,出则巡视方岳,入则弹压百僚,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也。”在公文方面,六部官员需要注明自己所属的衙门,而监察御史则仅以“某道”称谓,如浙江道御史、福建道御史等。

这意味着,实际上,所有道御史与都察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都御史仅负责对御史进行行政考核,无法干涉各道御史的监察工作。此外,连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也在各道御史的监察范围内,这就形成了文献中提到的“御史与都御史,例得互相纠绳,行事不宜牵制”的格局。这样的安排确保了监察的公平与公正,同时避免了任何单一权力对监察职能的干扰。

另一个重要的监察机制是六科。朱元璋在洪武六年设立六科,即按吏、户、礼、兵、刑、工分设六个科,主要负责对六部的监察。六科与都察院各道御史的职能存在重叠之处,它们也有权纠察官员的违法行为。六科的独立性非常强,不受都给事中的制约,可以单独上疏,不必事先请示。六科的另一个显著职能是“封驳”——即封回皇帝不当的诏旨,或驳回下属官员的错误奏章。

“封驳”权赋予了六科非常大的权力,甚至连皇帝也成了他们的监察对象。在实际操作中,六科常常成为皇权的制约力量,皇帝的许多决策在六科面前碰壁。除了皇帝,内阁的重大政务也必须得到六科的认可,否者会被驳回并重新审定。当然,六科并非完全独立于整个监察体系,它们也会受到各道御史的监督,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通过六科与御史层层把关和有效监督,保证了朝政的正常运行。在明代,尽管有时皇帝荒政、内阁出现问题,国家机器依然没有发生重大的混乱。到了清代雍正时期,为了更好地集中皇权,雍正帝实行了“科道合一”的改革,将六科划入都察院,间接取消了六科的“封驳”权。这一改革使得清代很难再见到像明代那样铁骨铮铮的御史言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被低估的夏侯惇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常常被低估。很多人认为他仅仅是和张郃、徐晃差不多的...
原创 晚... 影像捕捉了历史某一瞬间,或许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若将视角拉长至百年之后,这些曾经看似平常的瞬...
为什么说唐朝江山,有一半是公主... 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暴政,内部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百姓们都揭竿起义。在这乱世中,北周贵族——唐家也顺...
原创 雍... 前言 雍正年间,朝政正处于变革的风潮之中,而年羹尧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显赫的将领之一。然而,雍正皇帝...
原创 南... 文/高庆军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武装起义,它是第一次打响武...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战斗模式多以两军对阵的方式展开,其中单挑式的对抗颇具代表性。这种单挑通常由双方派出一...
原创 尚...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有一场戏尤为引人注目。孙嘉诚,作为户部主事,为了揭露朝廷在铸钱上的腐败,竟与...
原创 先... 1. 艾布·伯克尔(573~634年):他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一任正统哈里发,以“萨迪克”(忠贞者)...
原创 三... 俗话说,兄弟打虎,上阵父子齐心。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将出自同一家族,真正诠释了“虎父无犬子”的道理...
原创 江... 江腾蛟,1919年出生在湖北黄安这个小县城,现如今已经更名为红安。这个地方曾涌现出不少开国将军,而江...
原创 宋... 宋齐丘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与南唐的显著大臣。身处动荡的时代,宋齐丘勤于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从而奠定了扎...
原创 若... 前言 “我姓蚩尤,可不是炎黄子孙哟!” 提到中华民族的发源,我们通常会想到黄帝和炎帝。然而,...
原创 李... 李元霸是隋唐时期一位英勇的猛将,他那无可匹敌的武勇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手中握着一对重达数百斤...
五姓七望在隋唐有多豪横?宰相想... 名门望族,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一直被世人所仰望和敬畏。 中国最尊贵的名门望族,要追...
原创 马... 龙争虎斗:马超与赵云的巅峰对决猜想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猛将如云,每一位英雄都以其独特的武艺与传...
原创 十... 计划中的十二兵团以十八军作为主要骨干进行组建,初期还计划编入十军和十四军。这两支部队都有过重建的经历...
新手必备!大发导师带钱赚计划_ 大小与双单走势技巧规律【89hf · C C 】 “为什么贾宝玉那么爱林黛玉,却从来不劝她好好吃饭,...
原创 李... 前言 咸阳公主的婚礼宛如一场华丽的盛典,金碧辉煌,灯火辉煌,来自唐朝权贵家庭的各色男女汇聚一堂。此...
原创 贾...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母决定为宝钗庆祝生日,本应是件寻常的事,但在很多读者眼中,这个举动似乎暗含...
原创 跨...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向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移交战国楚帛书《五行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