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西施被誉为四大美女之首,传说她每天都会前往溪边洗涤丝绸。溪水中的鱼一见到她,便自觉丑陋,不敢浮出水面,只能羞愧地沉入水底。这一形象成为了“沉鱼落雁”中“沉鱼”的来源,用来形容女性容貌的绝美。
然而,西施的美貌并非仅仅为了展示,而是为了一项更为深远的目的——复仇。她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菜贩,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斗中失利,为了报仇雪恨,越国的重臣范蠡设计将西施培养成卧底,送往吴王宫中。西施的绝世容颜成功迷惑了吴王,吴王沉溺于美色,放弃了治理国家的责任,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
至于西施的结局,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勾践灭吴之后,西施与范蠡一起泛舟五湖,最终不知去向;另一种说法认为,勾践的夫人因嫉妒将西施绑上石头,沉入江中;还有一种则说西施回到了她曾经浣纱的浣江,终老于山林之间。
王昭君
提到“沉鱼落雁”,当然也少不了“落雁”——她就是王昭君。传说中,当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时,飞过的雁群看到她的美丽惊为天人,竟然忘记了飞行,纷纷坠落到树林之中。
王昭君入宫后,因为拒绝给宫廷画师毛延寿贿赂,导致他为她画的肖像不尽人意,因此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最终,王昭君被选为和亲的对象,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出塞美女”。然而,王昭君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她和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便去世。她与呼韩邪单于所生的儿子伊屠智牙师继位后,王昭君不得不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王昭君无法接受这一安排,曾上书汉成帝请求回归故土,但成帝却命令她遵从胡族的习俗,于是她只能顺从。与雕陶莫皋单于的婚姻中,王昭君育有两女,长女须卜公主和小女当于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去世,王昭君自此寡居,最终在孤寂中郁郁而终。
貂蝉
除了“沉鱼落雁”,还有“闭月羞花”这一典故。而“闭月羞花”的主人公便是三国时期的美女貂蝉。传说在王允的花园中,貂蝉夜晚拜月时,微风拂过,云朵遮住了明亮的月光,王允见此景便称赞她的美丽,认为她的美貌甚至让月亮都羞愧躲在云后,因此给了她“闭月”的美称。
东汉末年,为了拯救汉朝,王允巧妙地利用貂蝉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成功地让两人反目成仇,并最终通过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随着吕布被曹操击败,貂蝉随吕布的家族辗转至徐州,之后吕布在下邳之战中被曹操杀害,貂蝉的下落也从此不明。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貂蝉的历史真实性,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貂蝉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并非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杨玉环
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宠爱美色,四处搜寻佳人,最终杨玉环进入了宫廷。初入宫时,杨玉环常常怀念故乡,一次,她在花园里赏花,看到盛开的牡丹和月季,因感到自己虚度青春,便轻触花朵。她的动作让花瓣瞬间闭合,绿叶低垂,给人一种“羞花”的感觉,实际上她触摸的是含羞草,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她“羞花”的由来。
杨玉环不仅容貌出众,且才艺双全,精通歌舞和音律,最终被封为贵妃,并深得唐玄宗宠爱。唐玄宗亲自谱写的《霓裳羽衣曲》便是为她而作。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与贵妃一道逃亡,途中安禄山的军队追赶而来,不仅要夺取唐朝的江山,还要得到杨贵妃。因为杨贵妃被认为迷惑了唐玄宗的心,最终唐玄宗迫不得已下令赐死杨贵妃。
关于杨贵妃的死因,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是死于佛堂,二是死于乱军之中,三是因吞金而死。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后曾派人寻找杨贵妃的遗体,但始终未能找到她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