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母决定为宝钗庆祝生日,本应是件寻常的事,但在很多读者眼中,这个举动似乎暗含深意。总体来说,有几种不同的解读观点,下面我们不妨来一一分析。
第一种看法认为,贾母给宝钗庆生,是在暗示薛家,宝钗已到适婚的年纪,应该考虑婚事。贾母之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可能是因为她并不看好宝钗,而她心中最理想的则是宝黛的爱情。原文提到,贾母给宝钗庆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宝钗已经到了将笄之年,也就是女孩满十五岁,在古代,女孩这个年纪就可开始谈婚论嫁。因此,有人推测,作为贾府的家长,贾母不便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只能通过给宝钗庆生这种间接的方式,来提醒薛姨妈她并不看中宝钗。然而,这种解读过于牵强,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经历了长时间的修改,绝不会让后人以宫廷斗争式的阴谋论来看待此事。事实上,贾母是个既聪明又慈祥的长者,她为宝钗过生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她喜欢宝钗的为人,而宝钗到贾府后的第一个生日,作为贾府的长辈,理应给予庆祝。贾母本身也是个热爱热闹的人,恰逢宝钗过生日,她自然要表示一下,这不仅是对宝钗的关照,也体现了贾府的待客之道,避免给人觉得贾府冷落客人。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贾母为宝钗庆生,是为了提醒薛姨妈让薛家离开贾府,带有逐客的意味。然而,这个看法显然没有道理。贾母待人仁爱,连那些与贾家毫无关系的小道士,甚至是贫穷的亲戚刘姥姥,贾母都乐于接纳,又怎么可能对薛家施行驱逐呢?曹雪芹笔下的贾府和四大家族是彼此相依相扶的,贾母向来喜爱热闹,有薛姨妈在身边常伴耳边,她是不会轻易让薛家离开的。更何况,薛家只是暂住在贾府,所有的开销都是薛家自己承担,贾母不可能无故让薛家离开。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误读了《红楼梦》,要么受到了现代宫斗剧影响,误认为贾母的行为背后有深层的政治斗争。
第三种解读认为,贾母给宝钗庆生,却不为黛玉庆生,说明贾母并不真正疼爱黛玉。如果她真心疼黛玉,为什么不给黛玉庆生而单独为宝钗庆生呢?这种说法显然是对贾母的误解。实际上,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在书中的许多细节中都有体现。例如,贾母曾多次派人给黛玉送礼物,看到黛玉的窗纱破了,会立刻让人去换新的;在元宵节时,贾母会将黛玉抱在怀里,平时在家宴中,黛玉也常常和贾母同桌。事实上,黛玉的生日虽然没有在书中明确写出,但贾母无论如何都不会忽略自己的外孙女。脂砚斋也曾指出,曹雪芹在写作时,采用了“不言之言”的手法,虽然未直接描写黛玉的生日,但贾母对宝钗的关照已经足够表明,贾母对黛玉的爱护是无可置疑的。
其实,贾母为宝钗庆生并非为了给儿媳王夫人面子,也不是因为格外喜欢宝钗,而更是因为给薛家足够的面子。尽管薛姨妈与王夫人是亲姐妹,但两人婚后的身份差异显著。王夫人作为贾母的儿媳,身份尊贵,但在贾母面前依然是要敬重的媳妇;而薛姨妈虽然是王夫人之妹,但作为薛家的主母,她的地位在贾母面前甚至比王夫人还要高。贾母视薛姨妈为一个代表了薛家的重要人物,两家都是四大家族的一部分。因此,贾母为宝钗庆祝生日,实际上是一种礼节性的行为,也是一种通过加强两大家族联系的手段。尽管薛家的经济地位不如贾家,但其资金雄厚,贾家在衰退之际,彼此间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薛家客人的宝钗,来到贾府后的第一个生日,且恰逢其至关重要的年纪,贾母当然要重视并给予庆祝,这不仅是对薛家的尊重,也是贾府礼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