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唐朝江山,有一半是公主李秀宁打下来的?有无道理
迪丽瓦拉
2025-09-06 18:33:46
0

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暴政,内部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百姓们都揭竿起义。在这乱世中,北周贵族——唐家也顺势从太原起兵,打算攻占长安。

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一路过关斩将。于公元617年9月,打入长安,2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攻克了长安,唐朝就此建立!可李秀宁是谁?为何说唐朝江山有她一半的功绩?

唐朝奇女子——李秀宁

她是唐朝的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和李建成,李世民是亲姐弟,都是李渊的原配窦氏所生。

她出生在李家,那自然姓李,可是她真正叫什么,我们却无法考证,在五代以前,无论何种女子,史书上多半会留下她们的名字,可到了宋朝,女性的名字成了隐私,普通女子的名字不能公开写在史册上。

越是尊贵的女子越是如此,反倒是品行恶劣的女子会在史书上直呼其名。记录平阳公主事迹的有两本书,《旧唐书》创作于后晋,《新唐书》创作于北宋,却没有一本记载平阳公主的姓名与年龄。这也是我们后世对平阳公主所知甚少,李秀宁这个名字,也是后世给他取得。

这位女子究竟做了什么,倍受后人尊敬的呢?

回到起义之前,那时的李秀宁很早就嫁给柴绍,一起住在长安城,生活美好。柴绍出身于将门,小时候就在隋朝元德太子身边当千牛备身,千牛备身可是重要职位,一种高级禁卫武官,必需是根正苗红的权贵后裔,武艺要好,要有胆识,被选中了的人手拿千牛宝刀,形象威武,是皇帝身边的人,也代表了皇家的脸面。

到了隋末,隋炀帝杨广的统治过于残暴,在与高句丽战争时,过度使用资源,导致直接间接参加战争的人员就高达三四百万,没有计划的战争注定失败,且损失惨重,大部分劳动力的流失,让隋朝生产力下降,为了战争大量敛财,充当军饷,财力枯竭,整个内部开始抢夺资源。百姓为了活下去也开始大规模的起义。

隋朝已经是烽火遍地。在这种形势下,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也被迫开始起兵造反。

这乱纷纷的局面中,李渊初期的胜算并不大,他的地盘在遥远的山西边境,距离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有很长的距离,手下的兵力也不过几万人。况且还有家里人在长安地界,与人质无异。

李渊想要谋反的小动作,自然是瞒不过在长安留守的隋朝官员,公元617年4月,长安地方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生活在长安城的李渊之女李秀宁和她的丈夫柴绍也在逮捕名单中。

当官的柴绍当然知道被隋军抓住的后果,听到这个消息,其实想要马上撒腿就跑,在走前还对老婆说:“你爸要造反,我去接应他们,一起离开可不行,我独自走后,留你一个人,又怕你有危险,你说该怎么办?”

李秀宁听出了柴绍的话里有话。便回他说:“你放心的去吧,我是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自己有办法。”在李秀宁的劝说下,柴绍也算放心,立即走小道前往岳父所在地。

李秀宁说自己是妇道人家躲起来方便,只不过是为了放宽柴绍的心,他的胆量比她老公大多了,而心中早已有了计划。

在柴绍离开后,李秀宁立即动身去了鄠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对外隐去姓名,自称李公子。将自家的东西变卖,救济灾民,在乱世的这一举动,使她很快招收了第一支几百人的农军队伍。

此时的长安,虽然在隋氏手中,但周边的县城,早已土匪横行。其中最大的一股土匪势力,是来自西域的胡商何潘仁。平阳公主靠着自己聪明的才智,与计谋实力,陆续将四周的土匪帮都收编入了自己的抗隋组织中,其中也包括何潘仁。

到了后期,整个队伍也扩张到了7万多人,而且收编的这些手下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实力强劲,后期与李渊主力会合时,平阳公主已经为他们在关中打下了一片地盘。

这也能看出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这些四面八方而来的乌合之众变成一个听从指挥百战百胜的军队。

在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成功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区域,随后派了柴绍去迎接李秀宁,而李秀宁挑了1万精兵与李世民会师。夫妻二人终于见面,不知柴绍当时看到自己的妻子如此风光,会不会为当时的行为感到羞愧呢?

后来平阳公主也是带着由自己指挥的“娘子军”,与家人共进退,一起攻打长安。在11月9日,成功攻克长安。

回看平阳公主在关中的行动对,对建立李氏唐朝的意义十分重大!

当时李渊在渡黄河之前一直在与隋军屈突通纠缠,后来采取李世民的计策,先使用少量兵力牵制屈突通,随后趁其不备,让主力直攻关中。

当时如果没有平阳公主的势力在关中接应,那这一招就成了孤军深入,兵力分散,主力在关中战斗,这是非常冒险的行为,如果后路被屈突通切断,那就真成了瓮中之鳖了。

再来看一下李世民,在建立王朝前都在干什么?

李家父子一直在山西平叛和抵抗突厥,李家尽了身为臣子的职分,在隋炀帝被突厥围在雁门关时,李世民也参与了救驾,可隋炀帝杨广却选择从洛阳去江都,在江都后越发荒淫昏乱,每日醉生梦死。

李世民看这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乱世局面,毅然断定隋朝必定灭亡。

李世民开始暗中组织势力,也多次劝说父亲李渊起兵反隋,起初李渊是坚决反对的,甚至想将李世民送去官府处置,可李世民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这现状下说出这种话也情有可原。

李世民看父亲态度如此强硬,用了一个方法逼自己的父亲跟自己上同一条船。在一夜灌醉李渊,使他夜宿晋阳宫,并把宫中的女人带入了他的房间,发生此事,父子两人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李世民再次分析局势,劝说李渊起兵谋反。

当时的局势已经恶劣到了极点,李渊的手下,在驻守当地发动了兵变,自己起义了。前方是突厥,后方是不知道何时会打到晋阳的起义军。

如果继续誓死抵抗,可能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隋炀帝还不念李家的好,在李渊手下校尉谋反后,还要派人抓李渊问罪。如果不起兵,到了江都定是必死无疑,到了这个地步,不然放手一搏,李家也正式开启了谋反之路。

李世民随父李渊一起征战天下,多次身临前线,指挥多场重大战役。

公元617年,李渊起兵首战告捷,攻下西河后,决定一鼓作气,西攻贾胡堡,却遭到了隋军猛将宋老生和其率领的两万精兵的顽强抵抗。导致久攻不下,正赶上下雨不断的时候,粮草也被耗尽,李渊决定先退回太原休整,之后再攻占西地。

这一退兵遭到了李世民的反对,如果退兵,军中士气一弱,人心涣散,之后就很难在打回来了。李渊执意回太原,李世民就在帐外嚎啕大哭,劝说李渊与他再次商议,如果真的退兵,必然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经过深思熟虑后,李世民劝说成功,继续进攻!

在霍邑之战中,宋老生闭城不出,李世民为了激宋老生出门迎战,就带着自己的兵围城,在城下辱骂宋老生,李世民嚣张的样子果然激怒了宋老生,开门出战。

宋老生直接向东进攻李渊,使得李渊猝不及防,赶紧退兵,而李世民则率领2000骑兵从南进攻,截断宋老生的军队,并斩杀宋老生,拿下霍邑城。

随后李渊军队,一路上击败各路猛将,收复霍邑后,西进河东,率师渡河,之后攻取长安,一路从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并平定各地农民起义。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开拓唐朝国土。在六次战役中,由李世民带领指挥的就有四个,并且全部取得了胜利,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后期李世民继位后,内外部的环境都不是很稳定,一是朝代更替新旧过渡,二是李世民不是正常继位,三是常年战乱,国力薄弱;外部还有北狄南蛮等部落多次越过长城,骚扰唐朝边境。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李世民还是靠着自己优秀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才华,让唐朝逐渐步入正轨,欣欣向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被周边民族称为“天可汗”。

安定天下、贞观之治、开疆拓土、建立盛世。

由此可见李世民的功劳很大,不仅是大唐江山大多数都是他领军打出来的,就连李渊起兵谋反的开始都是他设计的。

两者对比下,平阳公主与李世民说平分功绩,有点夸张。

但不可否认的是,平阳公主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兄弟们。

但是长安之战,史籍上就不再出现平阳公主的事迹。直到公元623年2月初,突然记下了她的死讯,主要是因为她的葬礼与众不同,她也是史书记载的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死后赐予谥号-平阳公主。

这样一个奇女子,为什么记录如此少,正如开头所说,中国的史籍一贯看不起女人,更何况是带兵打仗战功赫赫的女人,当时的女人只需要在家遵守妇道,相夫孝子。古籍被历代一再删削,平阳公主的事件可能就是这样被湮灭了。

不过可以肯定在攻克长安之后的6年,平阳公主有继续领兵作战,开疆扩土,为大唐打下江山,万里长城其中一段-娘子关,最早正是由平阳公主所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文明从原始时期延续至今,广袤的土地上积淀了无数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些文...
原创 我... 我们深信,只有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而非他国的善意,才能实现真正持久的和平。和平并非天赐,而是建立在强...
原创 日... 话说1868年的东京街头,刚登基的明治天皇正为两件事发愁:一是怎么把武士们的刀剑换成西装革履,二是怎...
原创 长...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因争夺上党地区的控制权,最终在长平一带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为...
原创 他... 作为少数民族兴起的政权,元朝时期的统治者对蒙古人和色目人极为器重,而汉人则只能屈身于中下级官职。然而...
流失美国79载 国宝文物子弹库...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一套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
一个县级博物馆的全国“突围” 5月18日,迎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这几年来,曾经“高冷范儿”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文旅“顶流”。越来越...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身世极为复杂的人物,他是慈禧的后裔。伴随着清朝的崩溃,他为了能在动荡的时代...
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为何无视... 1644年初,李自成挥师东征,迅速逼近北京,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但在此关键时刻,崇祯手里其实还有两...
原创 姜... 《史记》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吕尚盖...
原创 浅... 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分析 三国时期,中国的汉朝分裂成魏、蜀、吴三个独立政权,构成了一...
原创 民... 透过历史的老照片,我们可以感受到百年的变迁与沧桑。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名专注于搜集和整理老照片的八...
夏朝都城在哪里?经研究数量之多... 《史记 夏本纪 正义》引《帝王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 这话表明大禹被封...
原创 朝... 宰相,作为中国古代仅次于君王或皇帝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职责极为重要。词语“宰”意指主宰,“相”原本...
原创 从... 最近,一位读者私下询问,清代的提督职位是否比知府这类文官低。许多人或许会赞同这一观点,但御史却对这一...
朱棣二哥朱樉有多荒唐?气得朱元... 在元末乱世的残酷斗争中脱颖而出的草根皇帝朱元璋,早早就为自己一手开创的大明朝设计了一套近乎完美的相互...
辛弃疾一生六百多首诗词,又力主... 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苏轼合称“苏辛”,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诗词,在中国文...
2025重磅科普:大发怎么看走... 大小与双单走势技巧规律【89hf · C C 】 “为什么贾宝玉那么爱林黛玉,却从来不劝她好好吃饭,...
走进琉璃河遗址探寻北京“城之源...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罗鑫 陈钟昊)北京琉璃河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被学界公认为西周燕...
原创 列... 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斗争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主题。20世纪初,俄国的政治局势风起云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