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在说清朝落后,那么到底是哪些方面落后?
迪丽瓦拉
2025-09-06 19:03:26
0

谈到物质文明,我们不妨先从我最近的一次阅读经历说起。某个晚上,当我在照看孩子时感到有些无聊,我便拿起了《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1875至1907年间,恰逢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它的故事情节紧密融合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堪称写实作品。

在许多中国人眼中,这个时期的英国无疑代表了文明、自由、富裕和先进。然而,通过这本书,我看到的却是另一个画面。伦敦的交通主要依赖马车,街头随处可见马粪,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味。李·杰克逊在其著作《肮脏的老伦敦》中提到:“基本上伦敦的街道是由马粪构成的。成千上万的马匹在城市中劳作,难以避免地使得街道一片狼藉。不幸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还未能找到有效的清理方法。”伦敦街头常见流浪儿童,福尔摩斯的“少年侦探团”便是从这些孩子中挑选成员,华生第一次看到他们时曾写道:“我从未见过如此衣衫褴褛的孩子。”

当时,书中的富人群体很少是知识分子或技术专家,多为世袭贵族,诸如伯爵、侯爵、勋爵等,他们拥有一座或多座豪华庄园和十几位仆人。而福尔摩斯虽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但到了三十多岁时,他连一间房子也租不起,最终在寻找合租人的过程中与华生相识。书中还提到,一位记者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大学,但月收入竟然比伦敦街头的乞丐还少,最终他被迫改行成为乞丐,反而因此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当时,许多平民阶层出身的富人通过海外殖民地致富,他们或是掠夺当地土著贵族的财富(如《四签名》),或是抢劫白人的财产(如《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在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英国人与当地土著之间的对立异常尖锐。英国人常常毫不犹豫地射杀土著,而一旦英国人落入土著之手,便会遭遇极其残酷的折磨(如《驼背人》)。而远洋渔船救起海中落难者后,也常逼迫这些人交出财物,然后再将其杀害(如《黑彼得》)。

在伦敦,各种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抢银行、商业诈骗、盗窃、敲诈等。不仅如此,甚至一个晚上回家的穷人拿着一只剥皮生鹅走在路上,也会被街头的混混抢劫(如《蓝宝石案》)。伦敦街头充满了贫民,他们无家可归,每天靠打零工勉强维生,而这些聚集地往往是疫病传播的温床。与此同时,贵族们则大肆挥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投入大量金钱。例如,波西米亚王储为了取回一张自己亲昵的照片,居然愿意出价2000英镑,而当时伦敦一名家庭教师的年收入仅为60到80英镑。

令人更为惊讶的是,尽管医学科技在当时已进入近现代阶段,但面对种种晕厥现象时,医生的常见处理方法竟然是给患者灌下大量白兰地。虽然这不知是否科学,但这种治疗方式却在书中屡见不鲜。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富强、民主、文明的大英帝国?

从普通人角度看,英国的状况与《茶馆》所描绘的晚清社会有何本质区别呢?其实,除了这本书,还有许多文学作品展现了当时西方社会的真实面貌,如《麦琪的礼物》、《雾都孤儿》和《凡卡》;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甚至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艺术创作生动地反映了西方普通人生活的艰难,和东方社会并没有本质区别。

整个20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进步,依旧无法让所有人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些受益的,始终是少数拥有资本和特权的人。即便清朝灭亡多年,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依然没有太大改变。比如,二战期间,美国摄影师迈登斯拍摄的中国国统区的照片,展现了普通人生活的困苦。

此时,清朝已经灭亡几十年,但普通人的生存状况仍然没有任何改善。这个观点也在老舍的《茶馆》中有所体现。晚清时期,茶馆还能勉强维持经营,甚至想着开个分号;民国初期,艰难维持;随着军阀混战开始,经营几乎无法继续;直到蒋中正和美军进入北京时,茶馆几乎面临关门的命运。

关于精神文明,我必须说,我对如今许多人谈论西方文明“先进、自由、民主”这种观点感到很厌烦。西方提倡的“民主、文明、自由、博爱”,我们几千年前早就有了这些思想。孔子提到“仁者爱人”,孟子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不就是西方“虚君”体制和“人权保障”吗?孟子讲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斯得民矣”不就是西方普选制度的根基吗?

同样,儒家经典中的“民之为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不正是西方社会物质保障和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吗?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不就是现代的养老金制度和生育保障制度吗?

这些概念早已存在于我们文化中,而西方所谓的“先进”,根本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当物质基础不足时,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无法实现。西方能够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存,是因为他们的经济体系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与此相比,西方的成功更能体现出物质基础的重要性。

进一步分析,西方国家能够达到今天的高度,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英国、西欧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产业分工、科技垄断等方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种原始资本的积累,奠定了他们今天的强盛。

而当时的中国,尽管在洋务运动后发展了先进的军事科技,但清朝的腐败政权、缺乏战略眼光的领导层和无效的军队管理,让这些先进武器无力发挥作用。清朝与现代化脱节,尤其是军事上与外部世界的差距,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总之,中国近代的落后,并非来自文化的落后,而是来自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的实务落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牺牲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不少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在红军时期,最年轻的红军战将寻淮...
原创 美... 为什么美国能够击垮前苏联,但却难以战胜中国? 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在其实力的巅峰期,军事力量一...
原创 中...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在我国古代,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饥荒,许多人未能安享晚年...
原创 宋... 1949年6月,三野的23军军长陶勇率部参与了解放上海的战役,战后返回杭州驻防。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
原创 贵... 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在访问贵州安平县时,偶然发现安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他对此产生...
原创 欧...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已经尘封的历史,时间回到几代之前。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是泰国的查克拉邦瑟王子,他出...
刘黑闼到底有多厉害,他杀了哪些... 这么说吧,巅峰时期的刘黑闼,也只有李世民能打败他,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唐将都不是刘黑闼的对手。 李神通...
原创 苏...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大清洗”是苏联历史中一段非常黑暗且充满悲剧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
原创 你... 慈禧太后,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在那个女人地位低微的封建社会里,慈禧凭借非凡的智慧与手腕,巧妙地一步...
原创 中... 虽然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的国家,却并未真正向中国道歉和赔偿。更有...
原创 清...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一前一后离世,隆裕皇后肩上压得沉重的两座大山终于崩塌,41岁的她不...
原创 俄... 中国近代历史中,面临过众多的内外挑战,国家屡次陷入困境。国内的贫弱与外部的列强侵略,使得中国无力应对...
原创 上... 一种观点认为,上海在近代的繁荣崛起,是因为民国时期将首都迁至南京,这一论述未免太过简单化。实际上,从...
南明最后一位战略大师,差点让明... 随着1644年北京的陷落与满清的入关,大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似乎即将划上句号。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明王...
原创 泰... 当提到世界历史上最致命的船舶灾难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往往无可避免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即使在一百多年...
原创 明...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评选》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且波澜壮阔的朝代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培养出了...
原创 斯...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变。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在上台后不久便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
丈夫被大清皇帝打败,她选择入宫...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女人,你能想起谁?唐朝的武则天?还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或者是有事的时候才想起来的钟无艳...
原创 朱... “朕问你,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面对朱元璋这个威严的提问,蒙古少女王氏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四个字。这...
原创 千...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十三太保”中的父亲或义父。他出身于沙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