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放前,一新四军被敌围捕,旁边村民揭开大锅道:赶快躲进锅灶里
迪丽瓦拉
2025-09-06 19:03:27
0

1946年7月27日,拂晓时分,淮安市盱眙县古桑乡的磙子涧村东,远处的一片田野间,某新四军部队正悄无声息地沿着乡间小路和田埂北撤。整个村庄仍沉浸在宁静的清晨,几乎没有任何动静。

在负责后方警戒的杨曾发,正在一处土坡上悄悄放哨。忽然,他眼前一亮,注意到不远处有一队敌人正骑着自行车缓缓接近。十几名敌人正沿着不远的土路朝着北方移动,从他们的行进速度来看,不久便会与前方的部队相遇。

杨曾发屏住呼吸,身体紧紧藏匿在周围的草丛中。他低下身子,手轻轻拨开草丛,透过细缝凝视敌人动向。心中一阵焦虑:这些敌人若发现了撤退的踪迹,恐怕整个北撤计划就会泡汤。

对方的队伍已经距离他越来越近,杨曾发紧张地思索着:“怎么办?”最终,心头一紧,他决定采取行动,打破僵局。杨曾发迅速抓起一块石块,用力站起,瞄准最前方的敌人,猛地一声怒吼,朝那人砸了过去。

“嗖!”石块划破空气,带着风声准确击中了骑在最前方的敌人胸口。虽然距离较远,打击并不致命,但足以吓得敌人一阵慌乱。那人突然歪斜了一下,猛地摔倒,连人带车滚进了旁边的沟壑中。

突然的变故让敌人纷纷停下车来,几人迅速下车,而另外一些人则调转车头,冲着杨曾发的藏身之地迅速逼近。

杨曾发见状,心中一喜,计划成功吸引了敌人注意。他趁机转身,毫不犹豫地朝村里奔去,打算利用村庄的复杂地形,为自己争取时间。然而,随着敌人的追赶声愈加临近,他意识到自己无法甩掉这些追兵。

杨曾发急得有些焦虑,拼命加快脚步,可无论怎么变换方向,身后的敌人似乎始终贴紧不放。眼看着后方的敌人越来越近,他心中的焦急与紧张也在不断升腾。就在他几乎找不到出路时,村民张全贵的出现,给了他一线生机。

当天清晨,张全贵如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打开院门,开始打扫院子。正在他清扫到院门口时,突然听到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便见到一个神色焦急的军人飞奔而来。

“老乡,我姓杨,是新四军的战士。刚才被敌人发现了,现在他们正在追赶我,能不能帮帮我……”杨曾发的声音显得十分急促,脸上的焦虑也一目了然。

话未说完,远处村头突然传来一阵犬吠声,敌人已经追进了村内。张全贵毫不犹豫,一手提起扫帚,另一只手拉住杨曾发,迅速将他拉进自家院内。

情况危急,两人来不及多言,张全贵快速把杨曾发带到了家里的厨房。随后,他转身走到灶台前,轻轻挪开了一口大锅,将锅移到一旁。

“快,趁现在赶紧躲进去。”张全贵语气急切,催促杨曾发。

杨曾发毫不犹豫地跳进了锅灶台,张全贵将锅放回原位,随后迅速在灶口添了几根柴火,假装继续准备做饭。

这时,五六名持枪的敌人闯进了院内,向四周打量。领头的小头目环顾一圈,走到灶台前,用刀揭开锅盖,寻找藏匿的踪迹,但并未发现任何异样。

“你们看到有个新四军的士兵吗?”小头目一脸警惕,问张全贵。

“我这正准备做饭呢,刚才听到外面的狗叫声,没看到其他人。”张全贵镇定自若,回答道,手里还拿着几根柴火。

敌人并没有怀疑什么,搜查过后,决定离开,向其他地方去寻找目标。张全贵松了一口气,杨曾发则静静地躺在锅灶台内,屏息等待着敌人的离开。

午后,敌人彻底离开村庄,确认无敌人在附近后,杨曾发告别张全贵,匆匆向北追赶部队。

在那动荡的岁月里,无数普通的草根英雄在漆黑的时刻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为大义而战。许多这样的故事虽然未曾被历史记住,却始终是那段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中,永远不可或缺的一笔。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青史如烟,专注于聊一些小众历史的草根故事,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合集中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传递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盱眙文史资料》,王德华口述回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中国近代历史中,面临过众多的内外挑战,国家屡次陷入困境。国内的贫弱与外部的列强侵略,使得中国无力应对...
原创 上... 一种观点认为,上海在近代的繁荣崛起,是因为民国时期将首都迁至南京,这一论述未免太过简单化。实际上,从...
南明最后一位战略大师,差点让明... 随着1644年北京的陷落与满清的入关,大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似乎即将划上句号。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明王...
原创 泰... 当提到世界历史上最致命的船舶灾难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往往无可避免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即使在一百多年...
原创 明...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评选》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且波澜壮阔的朝代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培养出了...
原创 斯...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变。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在上台后不久便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
丈夫被大清皇帝打败,她选择入宫...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女人,你能想起谁?唐朝的武则天?还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或者是有事的时候才想起来的钟无艳...
原创 朱... “朕问你,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面对朱元璋这个威严的提问,蒙古少女王氏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四个字。这...
原创 千...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十三太保”中的父亲或义父。他出身于沙陀部...
原创 谁... 他是千古第一战将,力拔山兮气盖世。战死之后,五人争抢其尸,竟传出“分尸之际,马被硬拉回来”的传说。这...
原创 李... 李世民的晚年与多疑 随着李世民年岁渐长,他变得愈加疑心重重。到贞观十三年(639年),即李世民生命...
原创 清... 在许多清宫戏中,我们常常看到皇帝被一群美丽的后妃围绕,仿佛享受着无尽的奢华和宠爱。观众会误以为他掌握...
原创 苏... 提到清朝,大家都不陌生,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持续了268年。在这漫长的两个多世纪的统治岁...
原创 此...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谭绍文可谓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从24岁踏上工作岗位,到61岁成为天津市委书记,再到...
网文书单|推荐4本网文,可以当... 编者按:网文江湖,泥沙俱下,我们先行蹚雷。 《绍宋》能在完结4年后,仍被众多读者追捧,就在于该书写出...
原创 秦... 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文明从原始时期延续至今,广袤的土地上积淀了无数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些文...
原创 我... 我们深信,只有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而非他国的善意,才能实现真正持久的和平。和平并非天赐,而是建立在强...
原创 日... 话说1868年的东京街头,刚登基的明治天皇正为两件事发愁:一是怎么把武士们的刀剑换成西装革履,二是怎...
原创 长...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因争夺上党地区的控制权,最终在长平一带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为...
原创 他... 作为少数民族兴起的政权,元朝时期的统治者对蒙古人和色目人极为器重,而汉人则只能屈身于中下级官职。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