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吴殿生担任244团三营机枪连的指导员。当天下午,机枪连提前享用完晚餐,随后开始整理装备,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和干粮,干粮主要是炒米。连里的干部们还额外带上了驳壳枪、大刀以及手榴弹等武器,随即急匆匆地前往海边,准备登船渡海,前往金门参与作战。
机枪连的驻地距离海岸线还有一段距离。当他们赶到原定的船只时,却看到团卫生队的队长高涟漪带领着那支约有三十人的卫生队,已经先行登上了这条船,正忙于在船上调试位置,以便更舒适地乘坐。
“这可不行!他们占了我们的船,我们该怎么办?”机枪连的士兵们焦急不已。
“这绝对要他们下船!”吴殿生急躁地说道,希望能把他们赶下船。然而,高队长却毫不退让,执意不肯下船,还和吴殿生争论起来,满不在乎地说:“买东西还有先来后到呢,谁让你们来得晚了?我们上也是上,你们上也是上,既然我们先上了,那就让我们在这里吧,你们就等着下一班吧!”
吴殿生愤怒地回应:“高队长,少废话,海潮不会等人!”吴殿生稍后回忆起那一幕,心中意识到,高队长心里其实也是明白的,只要卫生队一旦下船,就再也没有机会登上别的船了。因为当时可供登船的船只极为有限,真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登晚了就意味着无船可搭,前往金门的任务也再无可能完成。
卫生队是如何登上机枪连的船的呢?实际上,由于部队登船时的匆忙,现场乌烟瘴气,竟出现了“大混战”的情况。有些人不经意间混搭,甚至还有人故意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卫生队在自己原先的船被其他连队“强占”后,看到这条船暂时无人,就想着“事不宜迟”,果断登上了船。没想到,他们刚上船,机枪连的战士们就紧随其后赶到了。因此,这时要他们下船,吴殿生也难以开口。
在他与高队长争论时,船上的一些不明情况的卫生员也跟着起哄:“不下,不下!就是不下!船上又没写你们的名字,为何就一定是你们上?”“这条船是卖给你们的吗?”机枪连的士兵们也开始争辩,声势在不断扩大。吴殿生与排长拼命劝阻大家冷静,经过反复的交涉,卫生队终于勉强同意下了船。吴殿生见状,立即喊道:“同志们快,上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卫生队下船和机枪连登船之间,双方争吵和磨蹭耽误了不少时间,海潮并不等人,随着潮水的汹涌而来,船只逐渐搁浅,完完全全陷入了沙滩。尽管机枪连的战士们用力推拉,船只却纹丝不动。
大家只得耐心地等待潮水再次上涨,等待船只恢复漂浮。待在等待的时间里,机枪连竟然又发现了五条可用的船只,准备通过它们全部渡过海面。然而,此时第一梯队上岛的部队传来了失利的消息,师长不得不下令:“机枪连不再出发。”就这样,机枪连在意外之中得以幸免于难,战后全员毫发无损。这场争吵不仅拯救了机枪连,真可算是一场奇迹。陈冠任所著的《十大王牌军》亦记录了这一战斗,该书成为了经典的军事畅销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