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三野的23军军长陶勇率部参与了解放上海的战役,战后返回杭州驻防。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提拔陶勇担任9兵团副司令员。早些时候,三野政治部主任唐亮曾找过陶勇谈话,告诉他,三野已经推荐他担任9兵团副司令员,协助宋时轮工作。
按理说,晋升副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这不仅意味着对他带领部队作战成绩的高度认可,也代表着进一步的职业发展。然而,陶勇却出乎意料地直接向唐亮说:“首长,我不太想去。23军的任务还很多,如果现在离开,可能会不太合适。”唐亮听后很是惊讶,他没料到陶勇会这样回应。陶勇进一步解释道:“首长,我真心感激野战军对我的肯定,给我这个晋升的机会。但是,您也知道,宋司令员的脾气很大,我有些不太适应,怕会和他发生冲突。”
唐亮听完这番话,才恍然明白陶勇不愿担任9兵团副司令员的原因。然而,三野已经向中央军委递交了推荐意见,陶勇恐怕即便不愿意,也难以避免这一职务。果不其然,不到一个月,陶勇便接到了命令,正式被任命为9兵团副司令员,并且三野通知他尽快报到。
与此同时,宋时轮也收到了通知,陶勇将作为副司令员加入9兵团,他准备迎接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宋时轮了解陶勇是7兵团中的一位虎将,素以“拼命三郎”著称,性格果敢、雷厉风行,能够带领部队在硬仗中立下赫赫战功。得知陶勇即将到来,他非常期待,希望尽快见到这位得力助手。
然而,陶勇的到来似乎并不如宋时轮所预期的那样顺利。尽管宋时轮催促了多次,并且与三野政治部保持了多次联系,但陶勇始终没有到9兵团报到。23军方面的解释是,部队正忙于备战,陶勇暂时无法离开。按理说,陶勇作为副司令员,应该主动联系宋时轮,通报一下自己的情况,可陶勇始终没有打电话,宋时轮对此感到非常疑惑。
这时,9兵团即将出征朝鲜,任务繁重,迫切需要陶勇这位副司令员来分担宋时轮的压力。陶勇为何迟迟不来呢?宋时轮心里百思不得其解,不禁对陶勇产生了些许意见。终于,宋时轮在一次检查部队时,决定顺道去23军看看。
当他带着参谋人员到达23军时,恰巧陶勇正在吃午饭。参谋人员急忙报告说,宋时轮司令员已经到达门外。陶勇一愣,慌忙站起身,准备出去迎接。然而,宋时轮早已迫不及待地进了门,看到陶勇站在饭桌旁,不禁笑着打趣道:“陶军长,这饭菜可显然不是为我准备的啊。”
陶勇急忙回应:“司令,您过来也没提前通知,没准备啊。”宋时轮则笑着回道:“我来接我的副司令啊,副司令架子大,居然连我都不愿亲自接,你倒是有意思!”听到这里,陶勇的脸色瞬间变红。不过,陶勇反应迅速,赶紧绕开话题,对参谋人员说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准备糙米饭和炖白菜啊!”参谋人员立即去给宋时轮准备饭菜。
陶勇请宋时轮坐下后,心中清楚,刚才宋时轮的调侃既有挖苦也有急切,他再不回应,就显得有些不识抬举了。陶勇顿了顿,清了清嗓子,对宋时轮说道:“司令,实话实说,我这几天一直没有报到,也没有给您打电话汇报,我确实失礼了。”宋时轮笑了笑,接过话茬:“既然知道失礼,为什么不去报到,也不主动打个电话呢?”
此时,陶勇的脸已经红得如同熟透的苹果,他抬起头,直视宋时轮的眼睛,坦诚地说:“司令,我听说您脾气很大,怕自己顶不住啊!”宋时轮听后,顿时明白了陶勇的顾虑。他收起笑容,长叹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陶勇说道:“陶军长,大家都说我脾气大,像是吃人的老虎,都是乱传的。我哪有那么多精力天天发脾气?大家都是战友,都是兄弟,只有在打仗没打好的时候,我才会急躁发火,那也是因为担心兄弟们的生命安全。”说到这里,宋时轮眼中闪烁着泪光。
陶勇看到这一幕,心头一震,意识到自己或许错怪了宋时轮。此刻,宋时轮的眼泪让陶勇深深感受到他铁骨柔肠的一面,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敬意。他立即站起身,向宋时轮敬了个军礼,说:“司令,我错怪您了,这两天我就去办理交接工作,尽快报到!”宋时轮见状,急忙站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花,紧紧握住陶勇的手,说:“好兄弟,9兵团需要你。”
几天后,陶勇按时到达9兵团报到。一年后,他与宋时轮一同率部入朝作战,紧密协作,凭借两人的默契,9兵团不仅打出了赫赫战功,也树立了威风凛凛的形象。又过了一年,陶勇接任9兵团代理司令员,继续为部队的胜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