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资治通鉴:项羽天下无敌,居然被一个小人物忽悠了!令人唏嘘!
迪丽瓦拉
2025-09-06 23:04:38
0

《资治通鉴》记载,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项羽将刘太公和吕雉送还给刘邦,随后带兵东归。

那么,项羽为什么会主动归还人质呢?

这完全归功于一个小人物——侯公。

正是侯公说服了项羽,促使项羽与刘邦达成协议,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这才有了项羽归还人质的情况。

那么,侯公是怎么说服项羽的呢?

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这让人感到颇为遗憾。

不过,历史上有一个名人——苏轼,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代侯公说项羽辞》。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或许能一窥侯公的说辞。

我来简单翻译并总结一下:

楚汉在荥阳对峙,到了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派陆贾前往楚军阵营,试图说服项羽放回刘太公和吕后等人。

但是,项羽手握人质,怎么会轻易放人呢?

陆贾这位闻名天下的辩士,毫无疑问,无功而返。

这段时间,刘邦心情低落,身边的臣子们也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军中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侯公,越级请求面见刘邦。

侯公对刘邦说了一番话,大意是请求出使楚军阵营,为刘邦迎回刘太公和吕后等人,让刘邦与家人团聚。

刘邦听后,决定给侯公这个机会。

那么,侯公是怎么说服刘邦的呢?

侯公对刘邦说:“老板,您整天愁眉苦脸,无非是担忧在项羽那边的亲人罢了!”

刘邦说道:“说到这件事,确实让我痛心疾首。在跟项羽对峙时,我从未敢有丝毫懈怠。但是,这件事究竟该如何办成呢?”

侯公说:“您不必如此忧愁!我虽没什么名望,但请汉王赐我一辆兵车,再派几名骑兵和步兵护送我前往楚军阵营。待到傍晚时分,我便可载着太公归来。”

刘邦听后,觉得侯公在吹牛皮,便骂道:“滚犊子!你想得倒挺简单,真是个书呆子!陆贾乃闻名天下的辩士,我前些日子派他去,他嘴皮子都说破了,脑汁都快榨干了,却没能说服项羽,最后狼狈而归,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你读书读傻了吧?书呆子!”

侯公回应道:“对待他人,若期望过高,一旦对方未能达成,便会令人丧气。托付事情给那些被认为一定能办成的人,若最终未能成功,便会打击信心。汉王,您前些日子派陆贾去游说项羽,是认为他一定能办成此事,他是个靠谱的人。然而,陆贾无功而返,因此您心情低落,信心受挫。正因如此,您更应重视我。况且,汉王,您现在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反正太公都回不来,您不如派我去试一试?难道您忘了您的父亲吗?”

刘邦说:“我哪能忘了父亲呢?但是,你又有什么水平?又有什么本事说服项羽?项羽这个人阴狠毒辣、残暴无情,你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

侯公回应道:

您这么说就不对了。以前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带领20个人到楚国寻求结盟,共同对抗秦国,请求楚国出兵救援赵国。

他在门下选了19个人,但最后一个人始终没有选出来。

这时,下等门客毛遂主动请求前往楚国。平原君起初并不看好毛遂,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毛遂到了楚国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救援赵国。

再往前说,赵王武臣被燕国军队俘虏,张耳和陈余派出了十多批贤能之士,却无一人能说服燕国放回武臣。

然而,一个做饭的小兵却独自前往,成功将赵王武臣接回了赵国。赵王武臣这事,汉王您也是知道的。

今天,臣愿意做汉王您的毛遂和炊事员,愿意去试一试。

刘邦听后,说道:“好!”

于是,刘邦准备车辆,并派百人骑兵护送侯公前往楚军阵营。

小人物要想出头,一定要选择一个别人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才是小人出头的机会。侯公可以说,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侯公很快来到楚军阵营,拜见项羽。

侯公对项羽说:“我对您感到迷惑不解,您似乎不怎么顾及楚国的安危了?”

项羽听了,顿时瞪大眼睛斥责侯公说:“你自己来找死,想替你的主子游说我?还说我不顾惜楚国?你今天得给我一个说法,不然的话,你就不能活着走出这里。”

侯公说:“我一个无名小卒,充当汉王的使者来求见项王,绝不仅仅是为了汉王来游说您。大王,您不如听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如果我的说法对您有用,对楚国都有好处,让您和汉王皆大欢喜,握手言和,那是我个人的幸运。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来说毫无用处,那么请您把我扔到锅里,跟刘太公一起煮了,到时候也不算晚。”

项羽听了说道:“行,我就明话跟你说了,刘太公肯定是回不去了,我看看你到底怎么说服我。”

侯公说:

汉王为什么东出跟你争夺天下?是因为他失去了关中,对你不服气!

所以他收拢天下诸侯的军队,联合齐魏一天天向东挺进,要跟你决一死战。项王,您看他的志向,是不是决定一定要一统天下,让诸侯归附,建立万世基业呢?还是说,他只是为了个人的情感,只是为了刘太公,要跟您要把刘太公要回去呢?

况且现在汉王已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而项王您呢?

形势对您越来越不利,甚至自顾不暇。

说到汉王有精明能干的将领,您觉得这是刘太公造成的吗?

即便是不懂事的小孩都知道,这跟刘太公毫无关系。

您得到刘太公,不过是得到一个无用之人罢了,根本无法影响楚汉之间的强弱对比。

项王,您侥幸俘虏刘太公,实际上与您的实力并无关系,但是,却影响您的大势,关键在于您如何利用他。

如果您善于使用,或许能让您更加强大;但如果不善使用,还不如不得到他。

您长期质押刘太公,目的不过是想威胁汉王,但是,汉王的回应却让您措手不及——他让您别忘了送他一杯肉羹。

汉王这个人,父子之情本就淡薄。

当年在彭城逃跑时,他甚至将儿女推下车,弃之不顾。

您觉得他真的爱他的父亲吗?如果真在乎,他早就放下兵器,脱下盔甲,到楚军军营前请求您放他一马。

然而,他现在却整日激励将士,鼓励将士跟您天天交战,他志在天下,根本无暇顾及亲情。

项王,您留着刘太公,不仅没有获得实际利益,反而可能给您的名声抹黑。

与其如此,不如将他送回去,或许还能为自己赢得一些转机。

项羽听完,沉默良久,怒气渐渐平息。

项羽说道:您说得对,我恨的是刘季这个人,与刘太公并无关系。刘季这个人,每次与我和好,我都放了他;每次向我请罪,我也都放了他。可一转身,他又开始与我作对。所以,我要将他父亲煮成肉汤,以解我心头之恨。

侯公连忙劝阻:

万万不可!

您先听我说说,为什么不要这样做。

首先,起义诛灭暴秦的是楚国,世间认为贤能扬名于天下的也是楚国。天下豪杰跟随楚国一起灭秦,率领军队走在士兵前边,所到之处,敌人望风崩溃的,没人比得上项王您。因此,诸侯畏惧您,唯命是从。项王您由此也可以号令天下,让诸侯归服,建立帝号,哪里需要等到今天?

然而,如此搞了八年,智慧用尽,形势对您却越来越不利。

您相比汉王来说,现在却变弱了。您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项羽沉思片刻,回答道:我确实不太清楚,请先生为我解惑。

侯公接着说道:

项王,您知道赌博的道理吗?

财富相当,气势相当,赌博时才能势均力敌。只有势均力敌,输赢才未可知。

如今,项王您与汉王就像在赌博,但还未掷色子,您却将自己的资本拱手相让。

如今,您手头已无筹码,空手与他较量。

项王,您已失去了赌资。

仁义礼智信是获得天下的资本,是制服敌人的法宝,而您却抛弃了这些资本。

汉王却接受了它们,这便是楚汉形势逆转的根本原因。

项羽问道:“那么,什么叫抛弃资本呢?”

侯公回答:

汉王入关后,秋毫无犯,约法三章,赢得了关中百姓的民心。而项王您到了关中,却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令关中百姓失望。您的仁义在哪里?

项王,您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王。汉王九死一生,率先进入关中,俘虏了秦王,等待您的到来。而您却违反了当初的约定,您的信义又在哪里?

项王,您祖祖辈辈都是楚将,应树立代表正义的形象。但是,您不立楚国后人为帝,假意尊怀王为帝,却放逐他、杀戮他,您的道义又在哪里?

范增之智、陈平之谋、韩信之勇,他们三人皆是天下人杰,是争天下的栋梁之才。然而,您却怀疑范增,弃用陈平和韩信,您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汉王则截然不同。

他入关后,以仁义示人,重新回到关中,让百姓见证了他的信义。

他为义帝服丧,让天下人看到了他的道义。

他任用陈平和韩信,让天下人看到了他的智慧。

这四点,大王您原本也具备,但您却弃之不用。

而汉王则全盘接受,因此如今汉王如同拥有众多资产的富户,而项王您却形单影只,两手空空,跟个穷鬼一样。

天下之人,皆为市井之辈,趋炎附势,追逐财富,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如今,大王您唯一所凭借的,只有刘太公。

如果您不将他送回去,以表明您的信义,维护您的个人名声,恐怕汉军会更加愤怒。

到那时,项王您相当于又将自己的资本拱手相让,彻底成为一无所有的穷人了。

这就是我为您担忧的事,希望项王您能好好考虑一下。

项羽听后说道:我对刘季已经算不错了。但每次我放过他,他转身就背叛我。如今,他的父亲在我手里,他却天天激励将士与我勇猛作战。如果我把刘太公送回去,不过是增加他的斗志罢了。

侯公说:

不对,不对。

安抚敌人的人会变得强大,激怒敌人的人会导致败亡。

项王,您对汉王不想着通过安抚来遏制他的发展,却想着激怒他,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项王,您不如派一个使者护送刘太公回去,并且带话给汉王,跟汉王和解,继续往日的友好情谊。

汉王必然也会待之以诚,来报答您的大义。

如此一来,如果您不送回去刘太公,理屈的人在您;如果您送回去刘太公,汉王还要跟您作对,那么理屈的人就在于汉王了。

而且,您把刘太公送回去之后,汉王还有什么理由来跟您作对呢?

汉军将士还有斗志跟楚军拼命吗?

汉王不过是利用刘太公来激怒将士,让激发汉军将士的斗志罢了,这就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

项王听了,说道:“先生,您说的对。我先不煮刘太公了,我先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先让汉王停战。”

侯公听了,明白项羽此刻正犹豫不决。他知道,此时绝不能给对方思考的空间,于是立即催促项羽道:

不可,不可!

您若现在不做决策,恐怕会前功尽弃。

王陵本是您麾下的将领,却逃到了汉王那边。

您抓捕了王陵的母亲,想以此迫使王陵返回。

然而,王陵的母亲却告诉使者,让王陵不要回来,随后自刎而死。

大家都称赞王陵的母亲有德有才,理智过人。

如今,刘太公被您关押在军营已久,如果使者再次无功而返,恐怕刘太公也会猜测自己无法回到汉王身边,甚至可能效仿王陵的母亲自杀。

到那时,大王您手中可就一张牌也没有了。

所以,对您来说,目前的形势是粮草匮乏,军队困乏,对上汉军已无胜算。而且,韩信的军队也已与您的军队交战。项王,您若再犹豫,恐怕逃脱东归的机会已经渺茫,因此我建议项王顺应时势,尽快将刘太公送回,与汉王签订合约,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双方各自罢兵。

此外,汉王如今已年过五十(56岁),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且对战争心生厌倦。若您与他平分天下,他还能有什么可求的呢?必然会安心在鸿沟以西称王。

项羽听完,最终决定采纳侯公的建议。

他将侯公奉为上宾,召来刘太公,大摆宴席款待。

三日后,刘太公被顺利送回。

侯公圆满完成了刘邦交代的重任,将刘太公、吕后等亲属接回,刘邦对此非常满意,称侯公为天下最强的辩士,拥有颠覆邦国的才能,当即封侯公为平国君。

这就是侯公说服项羽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是苏轼编的,我也是做了一些翻译。

按照苏轼的这篇文章的说法,侯公之所以能说服项羽,跟我们说服他人的底层逻辑大致差不多:

先是语出惊人,引起项羽的注意,再设置悬念,让项羽不得不听下去。侯公为项羽分析了刘邦东出的原因,他告诉项羽,扣押人质只会损害自己的名声,不如将刘太公送回去。接着,侯公为项羽详细分析了送还刘太公的利弊,并点破了当前的形势:项羽已经无牌可打,面对现实,他不得不向刘邦低头。这就是侯公说服项羽的基本逻辑。

可惜,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侯公是如何说服项羽的,实在是遗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前言 "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成语背后都指向一个人:蜀汉后主刘禅。 在大众印象中,他...
原创 日... 最近,一位日本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我祖父购买的中国书籍,竟然被《开运鉴定团》鉴定为价值3亿日元...
博物馆如何让历史遗珍“活起来”... □潘玮倩 “5·18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近年来,这一文化盛事既为行业交流搭建了桥梁,也让公众得以...
原创 秦... 秦始皇因其政绩给后世带来的影响,被后人称其为“千古一帝”。 然而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
原创 戴... 民国时期,胡蝶常被誉为最美的女人,她是中国影坛的传奇,被尊为“电影皇后”。胡蝶的美丽是那种端庄内敛的...
原创 中... 精品长文创作季 行政区划的设定在行政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涉及的不仅是经济、交通的布局,还必...
原创 侄...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十月十四日,宿卫都指挥使朱友伦在左军军营中,正与一众门客们共享马球的乐趣。那...
普及文博知识 赋能文化教育 “... 5月17日,北京地坛公园“方泽文博大讲堂”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北京文物保护基金...
殷墟出土鸮尊时隔50年首次聚首...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的中国主会场设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会场当天开幕的重要特展...
原创 一... 二月份以来,俄罗斯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攻占了阿夫迪夫卡这座小城。为了这座城市,俄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整...
原创 她... 由于封建时期的女性,她们生活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的思想以及自尊都受到了严重的桎梏,因此很少有女...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惊艳开馆 喻翔、邹倩慧 杭州文脉奔腾不息,从历史流向未来,在快速变化中不断焕发时代活力。5月18日,2025年...
原创 晚... “明朝不明,清朝不清”,清朝的官场确实污浊不堪,贪污腐败之风充斥着各个衙门,这才出现了“三年清知府,...
原创 溥... “溥仪退位”这一历史事件,毫无疑问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与之相关的“袁世凯承...
原创 前...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凶神恶煞 皇甫晖) 元行钦的劝降,...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专题展览在京开幕 安阳融媒记者 李中华/文 吴帆 李阳/图 5...
先后击败关羽、刘备和曹休,陆逊... 先后击败关羽、刘备和曹休,陆逊是怎么做到的? 陆逊,这位东吴的名将,在三国争霸的烽火岁月中,以卓越的...
原创 左... 作者:黄申 1865 年,晚清的天空阴霾密布,内忧外患交织如麻。在遥远的西北边陲,中亚浩罕汗国的军阀...
原创 勿...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人用洋枪大炮轰开了清政府的大门,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后的岁月...
原创 康...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它的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形成了肥沃的华北平原,滋养了中华文明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