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何时传入新疆呢?
答案是,在公元十世纪,也就是大约在北宋时期。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7世纪,由先知穆罕默德创立,正值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时代。宗教的传播历程在中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唐朝时期,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相对有限,初期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等东南沿海的商贸港口。这一时期,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群主要是阿拉伯商人及其家属,他们因经商而来到中国,逐渐将其信仰带入这片土地。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元朝时期,随着西征带返的交往,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进入了中国的内陆地区。这些教徒在云南及西北地区较为集中,成为那个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力量。
第三个阶段与地理上的邻近中亚有关,新疆地区在公元十世纪迎来了伊斯兰教的引入,主要由当时的喀喇汗朝统治者萨图克·布格拉汗所推动。喀喇汗朝是一个与《西游记》中的狮驼国相似的汗国,成立于公元840年。当时,回鹘人被灭国后,幸存的一支迁移到帕米尔以西,与当地的葛逻禄、样磨等部族联手,共同建立了这个汗朝。
萨图克·布格拉汗是新疆历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是喀喇汗朝大汗巴兹尔的次子。由于年幼时失去父亲,母亲则改嫁给他的叔父奥古尔恰克。在喀喇汗朝,多个宗教共存,统治阶层普遍信仰摩尼教或佛教。萨图克之所以主动接受伊斯兰教,是因为他看重其强大的号召力、内聚力和约束力,这样他才能从叔叔奥古尔恰克手中夺回权力。
针对伊斯兰教的“圣战”与“殉教”精神,萨图克利用其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公元915年,在信奉伊斯兰教的邻国萨曼王朝穆斯林的支持下,萨图克发动政变,成功将叔叔赶下了宝座,自我登基成为布格拉汗。此后,萨图克宣称自己登基和信奉伊斯兰教是“安拉的旨意”,要求臣民对他无条件服从,并利用行政权力,强制其部众全体皈依伊斯兰教。由此,喀喇汗朝成为新疆历史上的第一个伊斯兰王朝,对新疆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而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