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950年,驻守云南的卢汉起义,正式投向共产党阵营。蒋介石气急败坏,迅速召集国民党高级军官,愤怒地问道:“谁愿意去云南守住阵地?”面对蒋介石的怒火,众将领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重任。此时,解放军势如破竹,眼看着即将攻占整个大陆,大家心照不宣,都不愿再回大陆赴死。
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面临巨大的压力,不能强迫那些在战场上有显赫战绩的军官返回云南,而顾祝同正是他手下唯一一个能够派去的高阶指挥官。顾祝同虽然没有显赫战功,但始终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深得蒋介石宠信。蒋介石最后把目光锁定了他:“祝同,你去吧!”听到这个命令,顾祝同愣住了,他不知该如何反应。
一、替死鬼汤尧
顾祝同能够在国民党中平步青云,靠的便是蒋介石对他的宠信。那些能力出众的军事将领,蒋介石反而心生忌惮,唯有忠诚至上的人才会得到他的重用。蒋介石指派顾祝同去云南,一方面因为顾祝同的军衔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并无太多战斗经验,可被轻易指派。然而,顾祝同自己刚刚从台湾找到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并不想再为蒋介石冒死卖命。
顾祝同的妻子见丈夫愁眉不展,灵机一动,建议他说:“你可以装病,派个人代替你去,蒋介石也不好为难你。”没想到,顾祝同竟然拉上了汤尧,作为替死鬼。汤尧原本长期负责后方的军事器材管理,经验有限,从未亲自指挥过真正的战斗。因此,汤尧心里充满了不情愿,但又无力反抗顾祝同的威压,只得硬着头皮去见蒋介石,主动请缨前往云南与解放军对抗。
蒋介石对汤尧鼓励了几句,派遣了充足的兵力和武器支持他,并将他送往云南。汤尧乘坐飞机离开台湾时,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保全自己。抵达云南后,汤尧并未主动迎战解放军,而是选择远离战线,在蒙自享乐,等待战局的发展。蒙自有一座机场,汤尧计划在解放军进攻之时,迅速逃回台湾,既保住性命,又能避免蒋介石的责罚。
然而,解放军的进攻速度远超汤尧的预想。解放军行军日夜兼程,一举攻入蒙自,并迅速占领了机场。汤尧正在戏院悠闲地听曲,突然被告知解放军已经进城,心中一惊,顿时慌乱不已。汤尧带领着一千多名官兵,试图往越南方向逃窜,但解放军紧追不舍。逃至元江县时,汤尧终于被解放军截住,他匆忙躲入草丛中,希望能逃脱一劫。
解放军追问汤尧的部下:“汤尧不在你们身边吗?他人在哪里?”部下面面相觑,最后低头示意草丛里藏人。解放军立刻举枪指向草丛,喝道:“子弹不长眼睛,伤了汤长官可不好!”草丛中传来一声叹息,汤尧疲惫地从中现身,面无表情地望着解放军。
解放军要求汤尧站起来,他勉强起身,疲惫不堪,脚步虚弱。汤尧苦笑着说:“走不动了。”解放军士兵冷嘲热讽道:“你这副模样,哪里像个将军。”汤尧冷漠地耸肩:“反正我走不动,想怎样就怎样。”最终,解放军的一名师长牵来了白马,汤尧艰难地站起,却已无力骑上马背。师长亲自扶着汤尧上马,而旁边的小战士忍不住讥笑道:“你就这副样子,像个大狗熊!”汤尧闭着眼睛,疲倦地不再理会他。
被押送到解放军的营地后,汤尧被带入一间屋子里,开始接受审问。刚走进屋子,汤尧见到周师长,立刻捂着肚子抱怨:“我好饿啊!”周师长笑着吩咐给他准备食物,汤尧大快朵颐,吃了大量花菜炒牛肉。饭后,汤尧困倦至极,周师长让他休息。汤尧与两名部下关在一间房里,悄悄商议如何逃脱。
然而,守卫解放军的士兵听到了他们的窃窃私语,忍不住笑了:“你们别费劲了,就算你们能逃出去,我们还可以追回来!”屋子里顿时静默无声,解放军士兵笑道:“放心吧,我们对战俘一视同仁。”汤尧心情愈发烦躁,无法忍受这种屈辱。
二、陈赓拒见汤尧
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尧被押送至昆明监狱,生活条件简陋,饭菜平淡无味。汤尧在长期享受丰盛美食的生活中,已无法适应这种艰苦的饮食,心中愤懑不已。作为俘虏中的高级军官,汤尧起初带头抗议,声称解放军虐待战俘,拒绝进食。他不满的情绪愈加激烈。
监狱长亲自前来,试图安抚汤尧,但汤尧依然倔强地表示:“陈赓在哪儿?怎么不来见我?让我见见我的学生!”陈赓,曾是汤尧的黄埔军校学生,汤尧以“老师”的身份,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陈赓回应他的要求。谁知,陈赓早已对汤尧的花天酒地式生活感到厌恶,根本不想与他有任何接触。
陈赓在得知情况后,冷静地回应:“饭每天都有,吃不吃随你。”汤尧此时遭遇了坚决的拒绝,知道自己难以再施加任何压力,便放弃了进一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