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攻陷天京,慈禧违背承诺不封王,他为何不反清称帝?
迪丽瓦拉
2025-09-07 05:03:30
0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中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主导平定了清朝末期最大的一次动乱——“太平天国”。他的湘军为濒临灭亡的清朝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延续了整整五十年。如果没有他和他的部队,咸丰帝和当时清廷的权力阶层根本无法抵挡洪秀全的广西客家军。尽管慈禧太后深谙权谋之道,出于对汉族军阀权力膨胀的担忧,她也不得不口头支持曾国藩的行动。可以说,19世纪60年代,清朝的八旗和绿营已经失去了捍卫皇室、保护百姓的能力。正是曾国藩等汉族地主军阀,经过十余年的太平天国之战,逐渐掌握了局势,恢复了帝国的稳定。湘军在攻入南京时,抢掠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宝最终被带回湖南,支持了当地土地购买、住房建设和学术发展,从而催生了近代湖南文化的崛起、革命意识的萌发以及人才的涌现。事实上,19世纪中期之前,湖南并非富庶的省份,反而在全国排在后列,所谓“湖广”一词更多指的是湖北,江汉平原才是湖广总督的驻地。是曾国藩点燃了湖南崛起的火种。

那么,为什么曾国藩在弟弟曾国荃攻占南京后,没有趁机自立为帝,推翻清朝呢?1865年时,曾国藩已拥有最强大的军队,掌握了东南各省的税收,身边围绕着如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鲍超和曾国荃等一批能臣猛将。他完全有实力北上京城,逼迫年幼的同治帝退位,甚至提前50年实现袁世凯的野心。凭借他的实力,即便慈禧太后身为妇道人家,恐怕也难以抵挡他数万湘军的进攻。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重要幕僚之一,他曾三度入仕曾府。早在1851年,他便与曾国藩结识,并一直陪伴至1894年去世。1867年,曾国藩凭借镇压太平天国的威望,出任两江总督,开始实施“同治中兴”。但他心中始终对清朝的未来和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安,于是与赵烈文展开了一次深刻的长谈。

曾国藩问道:“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京城治安差,盗贼横行,乞丐满街,百姓困窘,恐怕会再度爆发类似太平天国那样的动乱。)

赵烈文则答道:“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天下太平维持已久,未来会逐渐出现分裂的局面。然而皇权尚稳,风气未开,若不是朝廷先行腐化,崩溃的局面不会轻易出现。我预见,未来朝廷一定会先垮台,随之而来的是地方割据,分裂局面将难以避免,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

曾国藩依然心存希望,问道:“那么,是否应当南迁至江南,或许能延续更久?”(是否可以将朝廷迁到江南,这样是否有可能延续一些命运?)

赵烈文回答:“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恐怕不会,朝廷即使南迁,也难以像东晋、南宋那样恢复往日盛况。)

曾国藩继续保持乐观:“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我们的皇帝品德端正,也许不会出现如此不幸的结局。)

赵烈文深沉地说道:“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尽管现任皇帝德行端正,但国家的兴盛并非天命,往日的创业过于轻松,过度的诛杀也加速了国家的衰败。李自成的崛起并非凭借正当手段,而是通过内乱和外患巧取而得。如今的皇帝虽德行正直,但国家已不再如昔。)

历史上,曾国藩的这番对话可见他对清朝的未来早有疑虑。在太平天国刚刚被平定,清朝尚且喘息之际,他却已经开始关心朝廷何时会走向终结,并探讨是否应考虑南迁。你可以想象,这样的问题不会是普通臣子提出的,甚至连旁人可能都感到惊讶。像一位病重的老人刚恢复健康,儿子不关心如何照顾父亲,反而问:“我父亲还能活多久?”曾国藩的疑虑实际上表露了他对朝廷无望的深刻预感。赵烈文虽表面上是在批评清朝,实则是在提醒曾国藩,满清的根基还未彻底崩塌,除非是内部腐化,否则朝廷的垮台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尽管曾国藩曾渴望有所作为,但他早已56岁高龄,身体状况也不佳。历史上,五年后他便去世,而当时他并未看到清朝的彻底解体。实际上,曾国藩虽然有推翻满清的潜力,但无论是年纪、身体状况,还是后续的人力和资源,都使得他很难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大业。慈禧太后比他年轻24岁,活得比他长得多,她成功度过了长时间的动荡,也远超过曾国藩的寿命。

曾国藩在身心上已不再适合领导一场大规模的政变,而即使他想称帝,也必须面对巨大的内外阻力。尽管有湘军的支持,但内部的矛盾、经济的不足、军事的松散都让曾国藩的野心难以成真。最终,他选择了等待命运的终结,因为他深知自己无力扭转乾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盛... 《——·前言·——》 在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后,到了清朝,这一古老的制度为何突然失效?清...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执掌的战局中,人才如云。在武将方面,曹操手下除了于禁、徐晃、张郃、张辽和乐进这五位佼佼...
原创 许... 许倬云先生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目前担任匹兹堡大学的荣休教授,同时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在历史学...
赵云单骑救主,为何却仍被当作保... 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为蜀汉前五大将,在《三国志》中并列在一篇传记之中。虽然创造过单骑救...
“国际博物馆日”敦化学生“穿越... 在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敦化市精心策划推出四大主题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带市民朋...
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叫“道台... 看多了清宫剧,总觉得清朝最大的官就是总督、巡抚。实际上,有个叫"道台"的官职,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门...
原创 大... 大明皇帝朱元璋: 这三种情况, 说明你被人洗脑了 文 | 雾满拦江 (01) 网友讨论,该不该要孩子...
“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更新 将... 5月18日,新版“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在什刹海城市探索中心发布。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录4000余处北...
原创 汉... 汉末群雄逐鹿,若要说谁最幸运,非袁术莫属。他的运气可谓是一路爆棚——从出生时开始,创业阶段,再到与他...
原创 朱... 咱今天唠唠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一共有 26 个儿子,可奇怪了哈,居然没人敢跟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后来...
原创 别... 回望30年代,中华大地硝烟弥漫,战火蔓延,日军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故土。 无数革命先烈挺身而出,誓死抗...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成功统一六国,创建秦朝之后,他自认为德行兼备于三皇,功绩超越五帝,因而创制了“皇帝”这一称谓...
原创 曹... 在三国乱世中,曹操无疑是最具英雄气概的领袖之一。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他征战四方,逐步...
原创 白... 如果我们要比拼军事成就,那么首先就需要比较战绩,其次是这些战绩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最后才是整体的军事素...
原创 诸... 在蜀汉的创建过程中,诸葛亮无疑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关键人物。要不是他提出的三分天下战略,刘备根本没有机会...
囚徒组成的骊山军团为何那么强?... 很多人有一个问题:秦亡时,助大秦一统天下的虎狼之师身在何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一统...
原创 汉... 面对苛刻的统治,起义成为一种天然的合理选择,因为一旦起义成功,土地和财富就能重新分配,普通百姓也能因...
原创 这... 前言: 韩信,这个名字放眼古今中外,堪称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成就和“出将入相”的声誉,堪称...
原创 为...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其中,蜀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是最为光辉耀眼的一位。 一副对联,涵盖了他一生的经历:...
原创 坐... 公孙瓒去世后,幽州的局势变得异常复杂,三个主要势力在这片土地上争夺控制权: 1. 袁绍的儿子袁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