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相貌丑陋,一句诗却千古流传,如今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迪丽瓦拉
2025-09-07 05:32:34
0

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要想从中脱颖而出,走上仕途,无疑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尤其是像一位诗人,他的遭遇更显得极为坎坷。此人不仅连考了十次科举,都没有考中,而这漫长的三十年岁月也让他一次次面临着失败的打击。

如今,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参加考试,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尽管他连续十次落榜,但他的才华无人可否认。甚至有一句诗至今传颂,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生活中的一种时尚。这位传奇般的诗人究竟是谁呢?

他既非以诗句流传千古的李白,也不是和李白并称的杜甫,而是晚唐时期的罗隐。罗隐出生在一个官吏家庭,祖父曾任县令,这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尽管他天生相貌并不出众,但这并未影响他的才学。

罗隐自幼聪慧,乡里的人们便已听闻他才华横溢,年纪轻轻便能挥洒自如地作诗,所作诗篇常常让人惊叹。他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并与两位同族的才子一起被称为“三罗”。从小,罗隐便胸怀壮志,立志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然而,罗隐的仕途并不顺利。尽管他反复参加科考,始终未能如愿,中举十次失败,整整三十年过去,他依然未能中榜。罗隐的才学无可挑剔,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对他都颇为赞赏。然而,罗隐的试卷中,充满了批判社会现状的言辞,充满了对腐化官场的揭露,给人的印象并不积极。

与今天的考试题目类似,往往要求考生展现积极向上的社会面貌,而罗隐却反其道行之,直言不讳地批判时弊,这无疑让考官产生了负面情绪,从而多次被刷下。他的才华虽然卓越,却因为缺乏谦和和圆滑,屡屡在官场和科举中碰壁。尤其在那个封建社会,讲究的是谦虚和礼仪,而罗隐的过于直率,使得他屡试不中。

有一次,罗隐遇到的是一场天灾,皇帝下诏施法祈雨,罗隐却直言劝谏,认为洪涝和干旱是自然现象,不能单靠做法来解决。他劝皇帝应当心诚祈祷,哪怕农田受灾,百姓也能因皇帝的关怀而心生感激。并且,他指出,先皇和大臣们并未能解决此事,何况那些无名之辈的法术。罗隐的直言带有讽刺意味,最终皇帝未采纳他的建议。

罗隐的落榜,除去与他笔锋犀利、直言不讳的风格有关,更多的是他的揭露触及了权贵的利益。正因他过于刚直,不愿适应官场的潜规则,才使得他无法在朝堂上立足。即使在后来的仕途上取得成就,罗隐也不会轻易顺从官场的复杂规则。

尽管屡屡遭遇失败,罗隐从未放弃。他始终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伯乐发现他的才华。最终,他遇到了能赏识他的知遇之主——钱镠。钱镠欣赏罗隐直率、坦诚的性格,并将他招为自己的助手。这样,罗隐的才华终于得以施展,他也成为了钱镠手下得力的辅佐,帮助吴越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地方。

后来,朱温听闻了罗隐的名声,便邀请他出任右谏议大夫。然而,罗隐却婉拒了这个职位,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认为钱镠应当北伐,消灭朱温。罗隐认为,作为唐朝的臣子,进行北伐是理所应当的,就算未能成功,也能保住江南的稳定,怎能屈服于北方,承认北方的统治?

钱镠一度误以为罗隐因为长期未能得志,对唐朝心生怨恨,甚至可能背叛。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罗隐的忠诚与胸怀广阔让钱镠更加信任他。尽管钱镠未能听从罗隐的北伐建议,但他依然高度重视罗隐,并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罗隐并未因追名逐利而背弃自己的国家,也不愿与像朱温这样的人站在一起。他把所有心血奉献给了吴越,展现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从这一点来看,罗隐无疑是一位具有非凡才华与高尚品德的诗人。多次落榜并非因为他才不够出众,而是因为种种外部因素,其中包括他并不出众的相貌。

多年未能中榜的罗隐,内心难免感到压抑,因此他时常借酒消愁。在这一段苦闷的岁月中,他创作了许多诗篇,许多诗句既批判时弊,也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当时的宰相郑畋十分欣赏罗隐的才华,甚至他的女儿也爱读罗隐的诗,心中认为这位诗人定是英俊的青年。

然而,当罗隐有一次到郑畋家中拜访时,郑畋的女儿躲在屏风后,想亲眼看看这位才子。不料,当她看到罗隐时,心中的幻想破灭了。眼前的罗隐并非英俊潇洒,而是相貌平凡,这令她心中的“男神”形象大为失落。从此之后,她再也不读罗隐的诗。

经历过数次科考失利,罗隐逐渐看淡了名利,心境愈加豁达。他写下了《自遣》一诗,诗中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正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这两句诗也反映出他对于当下生活的享受和对未来困扰的淡然。

这句话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许多人,尤其是现代年轻人,成为了许多人活得更自由、洒脱的座右铭。即便生活充满挫折和不如意,罗隐依然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尽享当下的快乐,而不为未发生的烦恼忧愁。

尽管罗隐的仕途坎坷,频繁落榜,而且外貌平凡,但他的才华始终不可忽视。比起过度的忧愁和焦虑,他选择了以豁达的心态,活得更洒脱自在,珍惜眼前的生活。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美好,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盛... 《——·前言·——》 在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后,到了清朝,这一古老的制度为何突然失效?清...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执掌的战局中,人才如云。在武将方面,曹操手下除了于禁、徐晃、张郃、张辽和乐进这五位佼佼...
原创 许... 许倬云先生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目前担任匹兹堡大学的荣休教授,同时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在历史学...
赵云单骑救主,为何却仍被当作保... 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为蜀汉前五大将,在《三国志》中并列在一篇传记之中。虽然创造过单骑救...
“国际博物馆日”敦化学生“穿越... 在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敦化市精心策划推出四大主题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带市民朋...
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叫“道台... 看多了清宫剧,总觉得清朝最大的官就是总督、巡抚。实际上,有个叫"道台"的官职,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门...
原创 大... 大明皇帝朱元璋: 这三种情况, 说明你被人洗脑了 文 | 雾满拦江 (01) 网友讨论,该不该要孩子...
“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更新 将... 5月18日,新版“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在什刹海城市探索中心发布。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录4000余处北...
原创 汉... 汉末群雄逐鹿,若要说谁最幸运,非袁术莫属。他的运气可谓是一路爆棚——从出生时开始,创业阶段,再到与他...
原创 朱... 咱今天唠唠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一共有 26 个儿子,可奇怪了哈,居然没人敢跟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后来...
原创 别... 回望30年代,中华大地硝烟弥漫,战火蔓延,日军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故土。 无数革命先烈挺身而出,誓死抗...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成功统一六国,创建秦朝之后,他自认为德行兼备于三皇,功绩超越五帝,因而创制了“皇帝”这一称谓...
原创 曹... 在三国乱世中,曹操无疑是最具英雄气概的领袖之一。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他征战四方,逐步...
原创 白... 如果我们要比拼军事成就,那么首先就需要比较战绩,其次是这些战绩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最后才是整体的军事素...
原创 诸... 在蜀汉的创建过程中,诸葛亮无疑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关键人物。要不是他提出的三分天下战略,刘备根本没有机会...
囚徒组成的骊山军团为何那么强?... 很多人有一个问题:秦亡时,助大秦一统天下的虎狼之师身在何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一统...
原创 汉... 面对苛刻的统治,起义成为一种天然的合理选择,因为一旦起义成功,土地和财富就能重新分配,普通百姓也能因...
原创 这... 前言: 韩信,这个名字放眼古今中外,堪称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成就和“出将入相”的声誉,堪称...
原创 为...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其中,蜀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是最为光辉耀眼的一位。 一副对联,涵盖了他一生的经历:...
原创 坐... 公孙瓒去世后,幽州的局势变得异常复杂,三个主要势力在这片土地上争夺控制权: 1. 袁绍的儿子袁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