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的角度看印度:印度是如何丢掉了自己的文明起源地?
迪丽瓦拉
2025-09-07 05:34:27
0

如果我们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国的“龙兴之地”,那么印度河流域就是印度的“象兴之地”。如今,我们还完整个拥有着黄河流域,但是印度却丢掉了文明起源的印度河流域,这恐怕是印度最大的悲哀了吧。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自此失去了印度河。但是,印度河的失去却不是近代的殖民历史所能决定的,而是印度次大陆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演化造成的。

一,印度人为何守不住开伯尔山口

看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中国还有几分相似,那就是相对封闭。印度的北边是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东边是瘴疠未开的热带雨林,南边是浩渺无际的印度洋,而西边则有苏莱曼山脉。如此地形,看起来真是众星拱月,无比安全。

然而印度却未能实现决定的封闭。印度西边的苏莱曼山脉并非不可逾越,使得印度能够和西亚文明直接交流、冲突。在印度的西北,开伯尔山口向阿富汗高原敞开,阿富汗居高临下,这里也就成为了众多游牧民族征服印度的跳板。他们的骑兵可以从阿富汗俯冲,横扫印度河平原,甚至推进到恒河流域。

印度次大陆和外族入侵路线

而中国则整个北方都向游牧民族敞开,中原王朝面临的威胁,应该比印度更加严重。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多个王朝修建了堪称世界奇迹的工程—长城。而印度只需要在开伯尔山口修建几公里的城墙,配合以碉楼、陷阱就能够阻挡游牧民族的南下。然而,印度从未在此修建长城。纵观印度历史,也没有留下什么巨型的建筑。

印度次大陆,绝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森林密布,物资丰富。如此环境下的民族就产生了乐天知命,小富即安的性格,他们对外界的世界不感兴趣。他们宁远花费巨资来修建寺庙,也不愿意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和军事工程。

另外,修建大型的公共工程,需要统一的集权国家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而印度的内部却很难整合。整个印度次大陆可以分为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三部分,三个地区的民族各个相同,离心力很大。历史上,印度的诸多王朝都无法在德干高原建立有效的统治。如今印度还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只占据30%,就算将整个印度-雅利安语民族算上,那也只有72%。

因此,印度很难建立大一统的王朝,没有大一统的王朝,是很难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的。即使印度出现了大一统,那也会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内耗,而不是对外扩张,控制阿富汗高地或者伊朗高原。印度历史上出现了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三个大帝国,但是统一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300年。

二,印度河和恒河有何不同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但是印度文明的重心很快就转移到了恒河流域。印度河好比是中国的黄河,恒河好比是中国的长江。不过,印度河和恒河的差别远大于黄河和长江的差异。

恒河流域,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总面积达到了7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7大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两倍。因为地形平坦,其开发的难度就远远小于长江流域。而恒河平原又是热带季风性气候,降雨量非常丰富,十分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恒河流域是整个南亚地区人口密布最大的地区,其总人口目前已经达到了7亿。

南亚地形图

而印度河平原则差了很多。印度河平原的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气候为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因此,这里长期是炎热干燥的,其自然环境和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类似。在早期,印度河两岸比较容易开发,因而能够产生早期文明。不过,印度河流域的人口承载力是不如恒河平原的,因此印度文明起源后,重心就转移到了恒河平原。

南亚气候分布

印度河平原在地形、气候上更接近中亚、西亚,许多从阿富汗侵入印度的游牧民族也更喜欢定居于此。历史上,有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贵霜人、嚈哒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等从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河,他们长期在印度河平原居住,逐渐改变着印度的民族分布状况。

长期以来,印度都能够利用自己先进的文化去同化这些游牧民族,使之成为印度民族的一部分,让他们信仰佛教、印度教等。可是,这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印度的西边就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西亚文明,一旦西亚文明侵略印度,印度文明就会面临毁灭的危险。

三,印巴分治的来源

963年,阿富汗的伽色尼王朝建立,从此阿富汗正式进入了伊斯兰时代。后来,从阿富汗侵入印度的游牧民族都是穆斯林,印度的危机正式到来。最初,伽色尼王朝只是占领了西北的旁遮普,他们在这里大肆屠杀、洗劫,破坏佛教和印度教遗迹,这可不是简单的民族入侵,而是文明的入侵。

此后,古尔王朝继续向印度扩张,它不仅占领了印度河,还攻占了恒河平原,德里正式成为了首都。古尔王朝灭亡后,在德里建立起来的五个伊斯兰王朝被称之为“德里苏丹国”。

古尔王朝的侵入

德里苏丹国灭亡后,从阿富汗来的蒙古人巴布尔又侵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依然是一个伊斯兰帝国。从古尔王朝到莫卧儿帝国,印度几乎被伊斯兰文明统治了1000年。在这个1000年中,印度的民族分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1000年中,印度的两大宗教并未发生有效的融合,而是矛盾越演越烈,导致隔阂越来越深,甚至是水火不容。

南亚宗教分布

到18世纪初期,莫卧儿帝国分裂,而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还想重演历史,继续向印度河发动进攻。不过,英国人来了,马克思说:“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打倒,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部征服了。”最终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在之前的1000年中未能解决宗教问题,英国人更不可能帮助印度解决这个问题了。相反,英国人还利用印度的宗教矛盾实行“分而治之”,使其相互牵制和消耗。

真纳和甘地

在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中,两大势力也是各干各的。1885年,印度成立了“国民大会党”,开始领导印度的独立运动,而穆斯林则在1906年成立了“全印度穆斯林联盟”。1920年,真纳宣布脱离国大党。

当时,印度的穆斯林主要生活在印度河流域,以及孟加拉,一东一西。1930年,穆罕默德·伊克巴尔在全印穆斯林联盟年会上公开反对国大党建立统一印度的方案,而是主张印度河平原的旁遮普、西北边省、信德和俾路支斯坦要单独建立一个国家,此方案被真纳接受。后来,穆斯林又给这几个地方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到1947年,英国最终放弃印度,承认印度独立。英国在撤走之前,实行了“印巴分治”,这不过是承认印度的现状罢了。不过,英国并没有划分克什米尔的边界线,为南亚次大陆埋下了一个火药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盛... 《——·前言·——》 在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后,到了清朝,这一古老的制度为何突然失效?清...
原创 曹... 东汉末年,曹操执掌的战局中,人才如云。在武将方面,曹操手下除了于禁、徐晃、张郃、张辽和乐进这五位佼佼...
原创 许... 许倬云先生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目前担任匹兹堡大学的荣休教授,同时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在历史学...
赵云单骑救主,为何却仍被当作保... 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为蜀汉前五大将,在《三国志》中并列在一篇传记之中。虽然创造过单骑救...
“国际博物馆日”敦化学生“穿越... 在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敦化市精心策划推出四大主题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带市民朋...
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叫“道台... 看多了清宫剧,总觉得清朝最大的官就是总督、巡抚。实际上,有个叫"道台"的官职,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门...
原创 大... 大明皇帝朱元璋: 这三种情况, 说明你被人洗脑了 文 | 雾满拦江 (01) 网友讨论,该不该要孩子...
“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更新 将... 5月18日,新版“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在什刹海城市探索中心发布。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录4000余处北...
原创 汉... 汉末群雄逐鹿,若要说谁最幸运,非袁术莫属。他的运气可谓是一路爆棚——从出生时开始,创业阶段,再到与他...
原创 朱... 咱今天唠唠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一共有 26 个儿子,可奇怪了哈,居然没人敢跟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后来...
原创 别... 回望30年代,中华大地硝烟弥漫,战火蔓延,日军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故土。 无数革命先烈挺身而出,誓死抗...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成功统一六国,创建秦朝之后,他自认为德行兼备于三皇,功绩超越五帝,因而创制了“皇帝”这一称谓...
原创 曹... 在三国乱世中,曹操无疑是最具英雄气概的领袖之一。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他征战四方,逐步...
原创 白... 如果我们要比拼军事成就,那么首先就需要比较战绩,其次是这些战绩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最后才是整体的军事素...
原创 诸... 在蜀汉的创建过程中,诸葛亮无疑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关键人物。要不是他提出的三分天下战略,刘备根本没有机会...
囚徒组成的骊山军团为何那么强?... 很多人有一个问题:秦亡时,助大秦一统天下的虎狼之师身在何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一统...
原创 汉... 面对苛刻的统治,起义成为一种天然的合理选择,因为一旦起义成功,土地和财富就能重新分配,普通百姓也能因...
原创 这... 前言: 韩信,这个名字放眼古今中外,堪称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成就和“出将入相”的声誉,堪称...
原创 为...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其中,蜀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是最为光辉耀眼的一位。 一副对联,涵盖了他一生的经历:...
原创 坐... 公孙瓒去世后,幽州的局势变得异常复杂,三个主要势力在这片土地上争夺控制权: 1. 袁绍的儿子袁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