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勇的将领层出不穷,像关羽、赵云、典韦等人,都以超凡的勇气和强悍的武艺闻名。可如果要谈论谁最具胆气,敢于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那就不太容易找到几位了。毕竟,很多名将也会有害怕或犹豫的时刻。例如在延津之战中,文丑在追击曹军时,遇到关羽,仅与他对战三合便被杀得胆怯,最终仓皇逃走。而勇冠三军的马超,虽然曾令曹操割须弃袍,却也曾因见到许褚怒目而视而不敢进攻。关羽,作为后汉的第一武将,似乎从不把任何英雄放在眼里,然而面对吕布在辕门射戟时,他也只敢小心翼翼地称呼吕布为“吕将军”,连气都不敢喘。还有像张郃、魏延等一批武将,也以“逃跑大师”著称。所以,在古代的将领中,大多数还是懂得识时务,懂得在生死面前做出权衡。毕竟荣誉与性命相比,苟且偷生常常更为重要。
然而,在三国的众多将领中,确实有一些人,面对任何敌人都毫不退缩,敢于迎战,无论是谁都不轻易妥协,甚至能让许多人拍手称快,感到钦佩。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三国中的几位“平头哥”,他们绝对有胆量,不怕任何困难。
第一位:独眼大将夏侯惇
夏侯惇自陈留起兵时就投身曹操阵营,是曹操最早的支持者之一。在许褚、典韦等人还未加入之前,夏侯惇便已经担当起先锋大将的角色,屡次与名将对决,从不曾胆怯。在荥阳之战时,虽然天下皆知吕布勇武,但夏侯惇依然挺枪迎战吕布。尽管曹操最后中了埋伏大败,责任并不全在夏侯惇身上,毕竟夏侯渊、曹仁等人未能抵挡住李傕和郭汜的进攻,导致战局崩溃,夏侯惇不得不撤退。
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夏侯惇便是第一个与关羽交手的将领。如果不是曹操多次派使者放行,估计夏侯惇绝对不会放过关羽。土山之战时,许褚和徐晃等人被关羽击败,正是夏侯惇果敢出手,才将关羽截回。
徐州之战时,夏侯惇与高顺激战了“四五十合”,最终击败对方。然而,高顺部将曹性射中他的一只眼睛,按理说,任何常人都会因伤势而退却,但夏侯惇竟然拔出暗箭,挺身而上,用长枪将曹性刺死,令两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在博望坡之战中,夏侯惇亲自指挥十万大军与刘备激战。两军对阵时,夏侯惇两度与赵云单挑,而赵云每次都假装败退。虽然有些人认为夏侯惇智谋稍欠,但他显然了解赵云在禳山之战中一枪刺死河北名将高览的英勇,因此他绝不畏惧任何对手。
第二位:嫉恶如仇的张飞
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力大无穷,是三国中暴脾气和刚毅勇敢的象征。张飞以“嫉恶如仇”而闻名,尤其是在面对吕布时,他直接将吕布称作“三姓家奴”,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与吕布的仇恨。他与吕布激战了“五十余合”,依然气吞万里,继续奋勇作战。因此,虎牢关一战奠定了张飞作为三国第一狠人的名号。
后来,张飞在徐州多次挑衅吕布,不仅打败了吕布的岳父曹豹,还劫掠了吕布所购的马匹,令吕布颜面尽失。但尽管如此,吕布还是对张飞有所忌惮。偷袭徐州时,吕布虽然见张飞喝醉,但仍不敢轻易对他出手。
在长坂坡之战时,张飞为了保护刘备并掩护赵云,独自一人面对曹军的大队人马。他单枪匹马与曹军的许褚、张辽、文聘等人对峙,不让任何人敢轻易上前。最终,他一声怒喝震慑了曹军,令夏侯杰从马上跌落,整个曹军纷纷落荒而逃。
第三位:一身是胆的赵云
赵云是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不仅以武艺高超著称,更以无畏的胆量令敌人胆寒。在磐河之战中,年少的赵云勇敢单枪匹马与文丑激战,竟能与他对抗六七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在禳山之战中,赵云一边掩护刘备撤退,一边与许褚、于禁、李典等人周旋,最终成功全身而退,并一枪刺死高览,还在三十回合内击败了张郃。能与如此众多的曹军将领交手而不畏惧,赵云绝非普通武将。
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坂坡之战,赵云为保护刘备的儿子阿斗,突破重围,七进七出曹军阵营。在这场战斗中,赵云的英勇表现令他成为“长坂坡英雄”,其胆略与勇气无人能敌。如果是其他将领,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早已惧怕得失去勇气。
在汉水之战时,赵云率军击败了曹军的张郃、徐晃等人,并成功救回黄忠和张著。在曹军追击时,赵云独自抵挡在辕门,曹军的将领们没有一个敢与他对抗。最终,赵云以一敌众,反败为胜,得到了刘备的高度赞扬,被誉为“一身是胆”。
这三位将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敢于迎难而上,绝不退缩,因此被称为三国中的“平头哥”。
至于许褚与典韦为何未能入选,许褚作为曹军的资深将领,虽然勇猛,但在土山之战拦截关羽和长坂桥面对张飞时,表现得并不突出。特别是在白马之战时,许褚面对颜良的屠杀并未主动请命出战。尽管在渭水之战时,许褚曾与马超约战,但在强敌面前,他显然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无畏。
而典韦虽然勇猛,也为曹操效命,但他与其他名将交手的记录较少。尽管他在宛城之战中壮烈牺牲,但那只是为了掩护曹操逃生,体现了他忠诚的精神,而非单纯的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