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田光庆: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创建
迪丽瓦拉
2025-09-07 16:35:18
0

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的诞生

文/田光庆

提到“供销社”,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画面,它承载了不少人的记忆。大家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那些回忆尤为深刻:凭票购买物资、排长队、偶尔通过走后门拿到批条子,而那些售货员总是高高在上,不轻易搭理人,给人一种无法接近的感觉。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供销社却是百姓生产和生活的支柱,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逛供销社曾是每个孩子心中的美好向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五颜六色的日常用品和布匹,甚至是散发着浓郁酱油香味的各类调料与酱菜,都勾起了几代人深刻的记忆。

你是否曾好奇,这个曾经让人向往的供销社是如何诞生的呢?

供销社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商业模式,起源于广大农民集资成立的集体商业,曾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追溯历史,供销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的鄂豫皖苏区。1928年,徐向前元帅带领红军进入鄂豫皖地区,并在他的指挥下使得这个区域迅速发展,逐渐建立了由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组成的红四方面军。

随着红四方面军的军事力量逐步壮大,国民党对其的关注和恐惧也日益增加。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蒋介石四次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并对该地区实施了严格的经济封锁,这让当地的物资供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是油、盐、布匹等基本生活物资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根据地的正常运转和建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年仅22岁的吴焕先,凭借智慧和勇气,在1934年创立了供销合作社这一新型商业模式。他通过集资入股的方式,设立了合作社,参与的每个成员都被发放了购买证,经营的商品包括柴米油盐、糖烟茶、布匹等日常所需物品。供销合作社的诞生,解决了根据地军民物资匮乏的问题,同时也为当地贫苦百姓提供了创收的机会,深得人们的欢迎与赞誉。随着首个供销合作社的成功建立,吴焕先将这一商业模式推广至全国各大根据地,甚至在一些国统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商南县的供销社起源,可以追溯到民国三十年(1941)8月,当时,国民党商南县政府为了推销本地的漆和桐油,经陕西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商南县漆桐产销合作社联合社,各乡镇的互助社成为其成员。到年底,全县已有90个互助社,社员人数达到3362人。县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合作指导室,负责组织和指导各项合作社工作。

到了1947年,国民党政府在商南县继续推进合作社建设,并在县级机关中成立了职工消费合作社,涉及城关地区以及各机关、学校,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合作社网络。这一时期,商南县供销合作社的初步构建,也沿袭了鄂豫皖苏区时期供销合作社的运作模式。

1948年8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持续发展,中共商南县的党、政、军机关开始迁往赵川镇,赵川成为了商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赵川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距离商南县的中心地带较远,当地群众常常需要到百余里外的湖北郧县或河南荆紫关购买生活必需品,交通不便,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制约。

在中共党政机关迁入赵川后,当地的人口急剧增加,生活需求随之扩大,赵川的物资供需矛盾愈发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共商洛地委、专署和军分区决定在赵川镇成立供销合作社,以缓解因人口激增所带来的物资紧张问题。这个供销社主要经营烟、酒、食盐等基础物资,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布匹、百货及生产资料的销售,同时也兼营土特产如生漆、桐油、木耳等。

在日复一日的经营过程中,供销社为当地群众和驻地机关提供了丰富的物资,保证了基础生活需求的供应,深受大家的信赖与欢迎。通过供销合作社,群众不再为买不到东西或卖不了货而犯愁,商洛根据地的经济也因此得到了活跃和促进。到1949年春,供销社的经营范围已拓展到230多种商品,净资产达到了30000元。

随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根据地群众的买卖困难,也为解放区的货币流通提供了支持。解放区的货币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人民群众之间交易的通用货币。

1949年8月,随着中共机关的撤离,赵川供销合作社也移交给了当地的人民政府,并继续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供销合作社的成功,不仅为商洛的经济恢复和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培养了一批商业人才,成为商南乃至整个商洛地区最早且最成功的集体经济示范。

赵川供销合作社的创建,是商南历史上集体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开创了共产党领导下商洛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后来商洛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插图:悠闲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田光庆,陕西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作家报》《西北文学》《秦岭文化》《陕西日报》《商洛日报》等20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240余篇,参与编辑《商洛宝典》《商南县志》《中共商南历史》《商南年鉴》等20多部书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一、蜀汉七大将 在蜀汉历史上,真正具有大将作用的只有七位,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四位重要将领。 首...
原创 蒋... 在暑期创作大赛中,蒋介石常常感到骄傲的是他所培养的黄埔军校学员大多数忠诚于他,成为他得力的助手和支持...
原创 古... 在如今的古代题材影视剧中,商品交换的场景里常常能看到白银的身影。无论是做成元宝形状的银条,还是一些零...
励双杰:家谱装订中的异见针眼数 另外如国家图书馆的鲍国强先生在《新入藏古籍札记》一文中,对针眼有特别详细的记载,如“《文选纂注》十二...
原创 诸...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去世,无疑给蜀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紧随其后,刘禅做出了一个令所...
原创 蒋... 1948年11月,在徐州“剿总”司令部内,参谋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地图,地图上的红色箭头代表了解放军的进...
原创 红... 1942年冬,苏联科坎加采石场的寒风刺骨,雪花如针一般在空中飞舞,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正在用冻得发紫的...
原创 至... 回顾近代百年历史征程,在那段峥嵘岁月中,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原创 刘... 建国之后,周总理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通过陈毅评元帅一事,便可以窥见一斑。周总理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改变...
原创 玄... 一、引言 提起唐朝的魏征,许多人都知道他是那位敢于直言劝谏的忠诚大臣。他直言不讳地劝谏李世民,即...
原创 《... “我真的非常害怕死亡。”这是刘羡阳对陈平安深切的心声。为了保护陈平安,他被迫抛售了祖传的宝甲;而因拒...
原创 蒋... 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领兵25万向北进军中原,首次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由南至北统一的先例。5...
原创 5...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人借助高考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有一个人却在面临这个机会时,做出了一个完...
原创 日...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东洋馆里头,王羲之写的《丧乱帖》被稳稳当当地锁在防弹玻璃里头,展柜标签上明晃晃地写...
原创 她... “知青”是知识青年这一名称的缩写,同时也象征着一个特定的群体: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直到1976年,...
《史记》中的人物:小人物影响大... 有人说,皇皇二十四史,能够在里面露过一两次脸的,一定是某个时代牛人中的牛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大...
原创 陈...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由陈毅担任代军长。代字,通常意味着这个职务是...
被美国强占79年的“国宝”,终... 5月18日,应该是举国欢庆、自豪威武的日子。 因为,被老美强占了79年的“国宝”——“子弹库帛书”第...
探秘非洲伊甸园:恩戈罗火山口 在坦桑尼亚北部那片广袤无垠、野性与神秘交织的大地之上,隐匿着一处大自然用雄浑笔触绘就的杰作 —— 恩...
原创 清... 道光年间,皇后过生辰,按照宫廷惯例,皇帝应赠送贵重的礼物和相应的银两,作为对她的寿礼。然而,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