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关羽斩颜良说起
我叫张辽,张辽的“张”,辽的“辽”——你可能会问,身为曹操的得力大将,我为什么总是与蜀汉那些事扯上关系,尤其是关羽的事情。说实话,我从不愿卷入这些乱七八糟的局面,尤其还是关羽这位我最好的朋友。而且,事儿到了这地步,我也冤枉,毕竟在关羽斩文丑之前,我可是与文丑大战过一场,结果被他一箭射中了面颊,真是万分悲伤,面子都丢尽了。
在如今这个颜值至上的时代,哪怕是最细微的面子问题,也能引发大风波。虽然我张辽并不想成为所谓的网红,但却无法避免这种恶意的中伤。因此,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为自己澄清一下。
首先要指出的是,罗贯中的描述确实让人不解:文丑真的是被关羽斩了吗?实际上,历史上的文丑并非死于关羽之手,而是在乱军中被击杀,关羽与其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真正死于关羽刀下的,只有颜良。换句话说,这个功劳归关羽,文丑的死,跟关羽完全没关系。
再者,我要说说陈寿。根据正史,关羽斩杀颜良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功绩,但为什么要把我张辽完全抹去,仿佛我根本没有参与?事实上,曹操当时亲自点将,最先派的是我,紧随其后才是关羽。我张辽是主将,关羽只是副将。
于是,我们带领着兄弟们冲向颜良大军。原本我以为关羽会与我并肩作战,结果一打着打着,发现关羽没影了。等我忙着搞乱颜良军队,为曹操即将发动的主攻扫清障碍时,突然间一阵欢声雷动,颜良的军士纷纷溃败。我纳闷,怎么颜良突然间就败了?忽然听到有人喊:“关羽杀了颜良!”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当我带着敢死队吸引敌人注意力时,关羽悄悄绕到颜良身边,瞬间出手斩杀了他。
如果没有我张辽在前方吸引火力,关羽怎么可能单枪匹马在敌人阵中杀得那么干净?毫无疑问,若没有我这位配角的掩护,关羽不可能轻松斩杀颜良。虽然我不是一个争功的人,但也不能被历史误解,尤其是被陈寿如此简化我的角色。
《三国志·武帝记》里,陈寿提到“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这些内容,公平得多。可是到了《关羽传》,竟然把我张辽完全删掉了,不仅如此,整个事件的经过仿佛变成关羽一人之功。历史也不该如此写作!
你说关羽斩颜良没问题,但我的角色为何这么轻描淡写,连一点功劳都没得?这种不公,我忍不了。
二、赵云大战文丑五十合
说到赵云,我也并不十分清楚当时的详细情况,只是听人提过。当时,袁绍与公孙瓒大战,结果公孙瓒这个主公却亲自出马挑战。于是文丑便成了袁绍阵中的关键人物。
有些地方,我真的有点疑惑。公孙瓒怎么也像吕布一样喜欢单挑?我曾跟着吕布待过,吕布确实喜欢单挑。但后来他逐渐少了这种单打独斗的行为,我总结了两个原因。
第一,吕布当年一直是小弟,先是跟丁原,再跟董卓,做小弟最重要的就是要出色,才能得到主公赏识。而当吕布击败董卓,自己成了大哥,旧习难改,虽然他是大哥,但始终想表现自己。
第二,吕布性格多变,容易疑心他人。这使得他不断怀疑身边的朋友——比如高顺,尽管高顺人品不输赵云,武艺也堪比关羽,但吕布总是不放心他。因此,吕布慢慢放弃了与别人单挑的爱好,成了自己的孤岛。
难道公孙瓒也是这样吗?虽然我和他不熟,但从外面看,公孙瓒也许跟吕布一样,越是当了大哥,越喜欢亲自出马挑战。其实,我认为作为大哥,应该给下属们创造施展的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才是曹操那样的大哥,他从不轻易亲自抢下手下的风头。
和公孙瓒单挑文丑,结果自然是败局已定。文丑不仅击败了公孙瓒,还追杀了他的手下。就在最危急时,赵云出现了。他那八尺身躯,浓眉大眼,威风凛凛,硬生生与文丑大战了五十回合,最终不分胜负。
从我张辽的角度看,文丑的实力不可小觑。他先击败了公孙瓒,接着斩杀了他四位勇将,再与赵云硬刚了五十回合,堪称河北一绝。这种战力,即便在《三国演义》中也极为罕见。
赵云的表现也值得称赞,凭借他年轻的气概和英勇的斗志,敢与文丑这样的大将对抗,可以预见,日后赵云必将成为三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武将之一。那时,哪怕是我张辽也会在心里打个鼓。幸运的是,我和关羽是好哥们,曹操很赏识我,才把我安排在对抗东吴的战场,避免了与赵云、关羽、张飞这三位猛将对抗。这虽然是幸运,但也带着一些遗憾。
三、为啥关羽三合能斩文丑?
在官渡之战后,颜良死于关羽之手,文丑成了袁绍大军的中坚力量。尤其在延津之战中,文丑再次展现了他的勇猛,硬是咬住了曹操丢下的辎重。这一举动,并非没有道理,曹操利用计谋围攻文丑,结果如果文丑真的如想象中强大,可能会将曹操的计划彻底击破。
文丑果然顶住了曹操的围攻,一度展现了强大的反击能力。后来曹操命令我和徐晃夹击文丑,虽然我们联手作战,但文丑还是给了我们相当大的压力。最初,我冲得太猛,没想到文丑射中了我脸上,差点让我掉马。幸运的是,徐晃及时支援,帮我挡住了文丑的攻击。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关羽如猛虎出山,直接冲了过来,大喊:“贼将休走!”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文丑交手,才三回合,文丑便开始心生怯意,撤退至河边。关羽凭借快速的赤兔马,追上文丑,一刀斩下了他的首级。
为何关羽能在三回合内斩杀文丑?有三点原因。第一,文丑之前已与我们作战,体力严重受损;第二,关羽的赤兔马速度超快,让文丑根本来不及反应;第三,关羽和张飞的习惯是“不战则罢,战必决绝”,这种斗志在关键时刻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这就是关羽在战场上能超常发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