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中,杨杰上将的传奇人生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尤为引人注目。他不仅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学者,还曾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被外国人誉为“中国三个半参谋长”之一,和蒋百里、白崇禧、刘斐齐名。
然而,杨杰的转变令人叹为观止。从蒋介石的得力军事顾问,杨杰竟然成为坚定的反蒋派,与蒋介石由“相爱”到“相杀”,充满了戏剧性。他曾因发现妻子被国民党特务收买而愤而离婚。最终,蒋介石暗中派人刺杀杨杰,而新中国政府则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927年,国民党建立南京政权后,新的军阀斗争不断,杨杰始终坚定地支持蒋介石。无论是在蒋唐之战、蒋冯之战,还是中原大战中,他都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深得蒋的器重。由于他的卓越表现,蒋介石将他任命为陆军大学的负责人。
然而,杨杰的个性与蒋介石周围的权贵难以融合。他自视甚高,不肯迎合权贵,尤其与何应钦和陈诚这两位蒋介石的亲信常有冲突。更令人惊讶的是,蒋介石将他们拟定的战略计划交给杨杰审阅时,他毫不留情地批评这些计划是“狗屁”。这种行为让他渐渐被边缘化,离开了国民党军事领导的核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杰的立场发生了根本转变,成为他从“拥蒋”到“反蒋”的转折点。战争初期,他被派遣前往苏联,负责组织从苏联援华的军火和物资运输。在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下,杨杰荣获了斯大林颁发的勋章。随后,蒋介石任命他为驻苏大使,这一职务使他有机会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文化和国防进行深入考察,从而激发了他对中国未来的全新政治见解。
杨杰不再满足于国民党的反共政策,开始向蒋介石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主张国民党应放弃反共拒苏政策,推动内政改革并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这些言论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不满,蒋介石愤怒地撤掉了杨杰的大使职务,并将他调回重庆,给了他一个虚职,军事委员会顾问。蒋介石甚至将自己的《家书》交给杨杰,希望他能够思过。然而,杨杰并未屈服,他直接将《家书》扔在了纸堆里,并开始公开演讲和写书,表达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思考,尤其强调三点:首先,中国的独立和解放需要全民族的团结;其次,坚决反对国民党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进攻,这样的内战最终会让发起者陷入致命危机;最后,他坚信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战胜德国法西斯。显然,杨杰的立场与蒋介石彻底对立。
蒋介石愤怒至极,多次派王世杰、戴笠等人上门警告,但杨杰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回应道:“你们同去告诉他,该办就办,我不怕!”由于杨杰曾是老同盟会员,参与过武昌起义、护国战争等多次重要革命活动,且国民党军中许多高级将领曾是他的学生,他们对这位老师极为尊敬,因此蒋介石一时也无法对他采取有效的措施。
杨杰的言论与行动逐渐受到中国共产党关注。中共高层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多次与杨杰接触,介绍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进展,进一步激发了杨杰对中国未来的希望。在这些接触和交流中,杨杰的思想逐渐靠拢中共。1943年起,杨杰与谭平山、陈铭枢等人开始发起座谈会,推动国民党左派的团结,并最终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代表性政治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联积极推动反蒋独裁的政治斗争,而杨杰也成为其中的核心人物。随着蒋介石对他的关注加剧,杨杰的行动也变得更加谨慎。然而,国民党特务却逐渐逼近,他的妻子杨容秋被收买,成为特务的线人。杨杰一次发现家中重要机密文件失踪后,追问妻子,最终从她身上找到了丢失的文件。这一发现令他痛心不已,最终与杨容秋离婚。此后,蒋介石仍试图利用杨杰,但他已不再受蒋的重用。
蒋介石曾为杨杰设定了一些虚职,甚至要求他随同回南京,但杨杰以健康问题为由推辞,继续在重庆活动。蒋介石在得知杨杰的活动后,立即下令将他软禁。为了躲避蒋介石的打压,杨杰前往昆明,加入了当时在当地兴起的反内战、反独裁的民主运动,并积极宣传军事理论。
他曾公开批评国民党高层,尤其是陈诚的“三个月消灭关外共军”言论,指出这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他坚信,中共将最终战胜国民党,并且断言:“三个月消灭不了,三十年消灭不了,永远消灭不了。”为了支持人民解放战争,杨杰还多次联系各地国民党军事将领,鼓励他们进行武装起义。
1948年,民联与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等组织联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杨杰成为民革中央委员,并加紧在川滇地区的发展民革组织,策划反蒋军事行动。随着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接连败北,蒋介石逐渐认识到杨杰已成为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决定采取措施铲除他。
1949年夏,蒋介石下令暗杀杨杰,密令下达给云南保密局。然而,中国共产党早已关注到杨杰的安全问题,及时通知他北上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协助新中国建设。杨杰虽然身处危险之中,却表示:“蒋介石要杀我,我能躲到哪里去呢?生死并不重要。”
然而,当他得知卢汉已经安全返回昆明后,迅速判断出自己所依赖的保护已不复存在。杨杰决定离开重庆,逃往香港,并在亲属的帮助下安排好航班。然而,特务们追踪到了他即将飞往香港的行踪,紧急行动导致杨杰在香港遭遇暗杀。1949年9月19日,特务闯入杨杰住所,实施了毒弹暗杀,杨杰英勇殉国,享年60岁。
两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周恩来代表大会宣读吊唁杨杰的消息。杨杰的遗体被友人贺耀祖等人安葬于东华义庄。1950年,党和政府派人协同杨杰家属处理善后事宜,并将其骨灰安葬于昆明。1982年,杨杰被国务院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墓地成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