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地缘战略方面注定是一个处境复杂的国家。它拥有全球最辽阔的国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强大武装力量,但却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与美国相提并论的超级大国,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当然,俄罗斯未能恢复苏联的辉煌,未能成为全球超级强国,原因多种多样。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后苏联时代,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压力始终没有减弱过,这些外部压力成了俄罗斯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
那么,问题来了,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是否仅仅是由历史积怨所致,而美国与俄罗斯则根本没有任何历史仇怨,为什么美国和欧洲总是联手对抗俄罗斯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俄罗斯的历史,首先回顾一下欧洲与俄罗斯的恩怨,毕竟美国作为欧洲的后代,必然受到欧洲历史的影响。
俄罗斯第一个真正建立起来的统一国家是基辅罗斯。那时的“俄罗斯人”并不叫俄罗斯人,他们与今天的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有共同的祖先——东斯拉夫人。然而,这些东斯拉夫人并不团结,在统一国家未建立之前,他们以部落为单位分散在东欧大平原上,常常为了土地发生激烈的争斗,战争无休无止。经过长时间的内斗后,他们决定通过外力来结束这场恶性循环,于是从北欧请来了一个叫做留里克的维京人来领导他们。
维京人以强悍著称,体格健壮,手持各类武器,沿着欧洲各岛屿和海岸线进行抢劫。由于维京人勇猛无畏,东斯拉夫人认为,只要他们任命这位武力强大的维京人作为领导,内部的争斗便可得到解决。事实证明,维京人确实没有辜负东斯拉夫人的期望。留里克带领他们在基辅建立了强大的基辅罗斯,并迅速统一了东斯拉夫各部。凭借其地理上的优势,基辅罗斯在商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好景不长,蒙古帝国的“上帝之鞭”横扫而来。此时的基辅罗斯已经衰弱,分裂成了若干公国,内部战乱不断。而蒙古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快征服了基辅罗斯,并建立了金帐汗国。蒙古人崇尚武力,对投降者从不加害,而对于反抗者则毫不手软。许多顽强的公国在蒙古铁骑下消失殆尽,而位于基辅罗斯东北的莫斯科公国则通过贿赂和与蒙古人建立友好关系,保住了自己的领土。
莫斯科公国通过不断向蒙古人进贡黄金和财宝,建立了稳固的关系,还与蒙古贵族结亲。经过三百多年的忍耐,等到金帐汗国衰落、分裂后,莫斯科公国崛起,最终取代了蒙古的统治,成为了沙俄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基辅罗斯的名字本来叫做“罗斯”,但由于蒙古语的发音问题,金帐汗国的人将其称为“俄罗斯”,这也使得“罗斯”和“俄罗斯”实际上是同一个词。而“俄罗斯”一词并不一开始就专指今天的俄罗斯,它原本更多的是指代一种文化的正统象征。
此外,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地理问题,它还与俄罗斯内部的文化和宗教密切相关。在俄罗斯的历史中,基督教的东正教自始至终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信仰与西欧天主教产生了深刻的对立和隔阂。特别是当蒙古人征服基辅罗斯并迫使其在宗教上割裂时,俄罗斯开始与西欧彻底决裂。
俄罗斯的这段历史导致了其与欧洲的隔阂不断加深。普希金曾总结道:“在蒙古统治的那段时期,我们几乎完全没有参与欧洲的重要事务,这也导致了俄罗斯与欧洲日益疏远。”
蒙古人的统治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事件,它还深刻地改变了俄罗斯人的政治和文化面貌。蒙古人以高压的统治方式将游牧民族的习惯带到了俄罗斯,这使得俄罗斯的政治文化逐渐变得更加集中化,并与西欧的分权体制产生了根本性的差异。
正如西欧国家一直以来所看待俄罗斯那样,他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未被开化、野蛮的民族,他们的政治体系、文化习惯甚至行为举止都被认为粗鲁、不堪。因此,西欧国家视俄罗斯为一个永远无法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国家,这种偏见深深地植根于俄罗斯与西欧的关系之中。
然而,俄罗斯的崛起不仅仅与蒙古的影响有关,早在蒙古侵略之前,俄罗斯与欧洲的文化和宗教差异就已经埋下了深深的隔阂。从罗马帝国分裂时起,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便与西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展开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宗教上的分裂,为后来的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深刻隔阂埋下了种子。
综合来看,俄罗斯与欧洲的敌对关系是由历史、宗教、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美国虽然与俄罗斯的历史没有直接关系,但其地缘战略上的利益却与俄罗斯的存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美国与俄罗斯的对立,实际上根源于地理和战略位置。俄罗斯的广袤国土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位置,使得它在全球力量对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深知,俄罗斯地理上与美国拥有接近的领土,尤其是白令海峡两岸的近距离,使得俄罗斯在军事上具备威胁。
总的来说,尽管美国与俄罗斯历史上没有什么恩怨,但由于俄罗斯的地理、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其战略地位的特殊性,使得美国始终视俄罗斯为潜在的威胁。因此,尽管两国在历史上并无直接冲突,但美国和欧洲始终联合起来对抗俄罗斯,这就是美国与俄罗斯之间深刻矛盾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