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9年,日本天皇裕仁88岁去世,曾说:我低估了中国!无耻至极
迪丽瓦拉
2025-09-08 02:04:01
0

1989年,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去世。作为日本历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君主,裕仁在其统治期间,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这段历史充满了争议。许多人对他存在误解,甚至在东京审判时,他通过美国的庇护以“天皇无权”的理由逃脱了审判。由于他曾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许多日本人认为他对战争的结束起到了关键作用,甚至被尊称为“热爱和平”的天皇。然而,这一观点显然不符事实,显得极为荒谬。

事实上,裕仁天皇就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的始作俑者。日本在二战期间沦为战争机器,裕仁无疑是背后煽风点火的重要人物。而且,和他的国民一样,裕仁从未意识到侵华战争的错误,也并不认为战争本身存在什么不妥之处。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时,裕仁多次对下属抱怨,称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显示出他对战争失败的焦虑。但他并未反思战争本身,而是集中精力埋怨战况的不利。

那裕仁天皇在侵华战争中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通常认为日本天皇类似英国王室,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实际权力有限,但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尤其在二战之前,天皇在日本拥有实权,尤其是在军事、政治和外交决策方面。裕仁天皇,作为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一位天皇,几乎完全掌控了日本的政治决策。他对侵华战争的推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于裕仁是否直接参与发动战争,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他对此负有直接责任,另一种则认为裕仁天皇无罪,战争是军方的决定,天皇只是被动接受。然而,支持“裕仁有罪论”的美国作家比克斯在他的著作《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通过详细研究裕仁与其周围人的记载,揭示了天皇的虚伪面目。

比克斯认为,裕仁从小就被儒教和武士道思想熏陶,崇尚武力,性格偏执,甚至可以说是个病态的神经病。在位的前二十年,他只关注如何保护皇室和扩张日本帝国,而不惜牺牲任何人或任何国家,包括中国。

在《真相》一书中,比克斯详细描述了裕仁如何在二战中积极参与日本的战争决策。1925年,裕仁指示驻朝鲜的日军进入中国东北,这被视为日本侵略的前奏。到1931年,他制定了以控制满洲为基础的军事计划,并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明确表示支持军方的行动。裕仁虽然在此时表现出一些犹豫,但并非因战争不正当,而是担心战争无法胜利。

1937年,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裕仁天皇不仅完全支持了这场战争,还亲自批准了向中国华北增兵的方案,并为日军的战斗提供了“敕语”进行表扬。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的发生,裕仁天皇也知情并未加以制止,反而通过下达“谕旨”表达对日军行为的支持。

裕仁天皇在侵华战争中的责任远不止于此。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不仅了解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还对其进行了嘉奖,激励更多战争行为。尤其是他任命了如东条英机这样的军国主义者担任首相,这一行动无疑是对战争机器的推动。

然而,随着战局的恶化,裕仁天皇对战争进展的不满逐渐显现。从1940年起,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的困境让裕仁焦虑不已。他不断批评军方低估了中国军力,并对战争判断错误表达愤怒。然而,这时的日本社会已经深陷战争泥潭,裕仁即使心存犹豫,也无法停止战争的进程。

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裕仁曾短暂地幻想着能够通过太平洋战争翻身,恢复日本的优势。然而,战局并未如他所愿,反而进一步恶化。裕仁的梦再次破碎,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初为何要发动战争,但依旧没有对战争带给中国的灾难表示悔恨,更多的是担心自己国家的损失。

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裕仁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投降前的演讲中,他表现出对民众痛苦的“关怀”,试图塑造自己为一个无私的君主。但这种表现实际上是极为虚伪的,因为要不是他当初发动了战争,日本民众又岂会遭受如此巨大痛苦?

在东京审判中,裕仁天皇得以逃脱责任,他以“天皇无权”作为辩护理由,成功让自己免于审判。然而,这一说法并不成立,事实上,裕仁当时并非没有权力,而是他不愿承担责任。美国曾明确表示,裕仁负有战争责任,但由于冷战时期的政治需要,美国为了稳住日本政府并避免社会动荡,最终决定保住裕仁的“平民君主”形象。

虽然东京审判未追究裕仁的罪行,但历史学者和战争亲历者普遍认为,他对战争的责任不可推卸。事实上,裕仁天皇虽然以和平主义者的形象示人,但他的罪行却如影随形。直到他1989年去世,裕仁留下的历史阴影依然无法抹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元璋是贫苦出身,他一辈子南征北战、漂泊异乡,到了晚年,心里逐渐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 于是后来就...
原创 苏...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就能持续收到我们推送的类似内容,并能便于您分享和讨论。您...
原创 陈... 1949年12月,38军114师的师长刘贤权接到了一项重要命令,要求他指挥38军的114师和151师...
原创 张... 《——·前言·——》 张居正去世不到半年,戚继光也悄然离世,大明帝国的核心支柱随之崩塌。 在政务上,...
原创 革... 对于每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中国人而言,领土的变化始终是最为敏感的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那些曾为国家...
原创 叶... 在1934年红军长征胜利之后,中央军委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成立了两个野战纵队。第一野战纵队的指挥官由...
原创 敌... 1943年秋,日军调集超过四万人,发起了一场长达三个月、规模空前的大规模“扫荡”,目标是八路军控制的...
又一国!非洲迎来“二次觉醒” 本文转自【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据俄罗斯媒体当地时间21日报道,塞内加尔总理奥斯曼·松科日前宣布,所...
数字技术赋能长沙窑文化保护与传... □ 胡榕 长沙窑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陶瓷窑口,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符号。长沙窑首创釉下多彩装饰...
新发现可缀合敦煌残卷近万号,藏... 5月17日,“卷中文明,字里乾坤:张涌泉等撰著《拼接丝路文明——敦煌残卷缀合研究》《敦煌文献语言大词...
原创 阿...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阿房宫的故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曾是秦始皇权力与财富的象征。这座壮丽的宫殿...
原创 彭... 1958年8月,彭总因一封“万言书”在庐山遭遇了严峻的政治困境。这位横刀跃马的英雄人物,没想到因这封...
原创 东... 在东晋历史的浩渺篇章中,四大家族的兴衰交替仿佛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展现了权力、智慧与野心的激烈碰...
原创 他...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水利建设项目之一,它对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控...
52岁的唐玄宗看上了20多岁的... 你能想象吗?就在盛世繁华的唐朝,一个52岁的皇帝,竟然开口要娶自己20多岁的儿媳为妻。这不是八点档宫...
原创 北... 知名宋史学者赵冬梅在《赵宋:如是我闻》一书中,把北宋称为华夏群星闪耀时。这种说法并不夸张,我们知道以...
原创 北...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1949年,经过多年的分裂与动荡,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统一。这场...
原创 法... 随着近年来清宫剧的热播,观众们渐渐对清朝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满族女子那种异域风情的独特魅...
原创 俄... 一直有个说法是美国特别擅长“打老二”,从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再到苏联、日本,一个个挑战者都没能逃脱被美国...
原创 皖... 1940年11月,为了支持新四军顺利向江北转移,经过军部批准,第三支队第五团与军部特务团进行了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