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躲谁?考古显示: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迪丽瓦拉
2025-09-08 04:33:21
0

自然界以冷酷无情的方式支配一切。任何抗拒它的力量,都必将被无情地排除在外;而顺从它的力量,则会享受到其所给予的恩惠与恩赐。——雨果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永远保持着一种冷酷无情的态度。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愿望而改变,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我们应当学会顺应自然法则,正如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尽管现代科技已经突飞猛进,我们有了很多手段可以提前预测灾难并尽可能规避它们,但在古代,远没有今天这种技术支持。那时很多国家面临自然灾害时,只能不停逃避,艰难度日,甚至有许多国家因此灭亡。

举例来说,曾有一段时间我们认为商朝频繁的迁都是为了躲避洪水。然而,近年来的考古学发现却表明,商朝的迁都并非单纯为了躲避洪水,这一发现让我们产生了疑惑:如果夏朝灭亡了,商朝的不断迁都到底是在躲避什么呢?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正式记载的朝代,存在了五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那时,商朝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来自何处。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商朝的始祖契和夏朝的治水英雄禹帝舜大致是同一时期的人物。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禹帝正在进行艰苦的治水工作。幸运的是,契为禹帝提供了不懈的支持和帮助,才使得那场灾难得以避免。因此,禹帝感激契,给予他丰厚的赏赐,不仅赠送他财富,还划分了一块土地,让他和他的族人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

契带领族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虽然他们的规模不如夏朝庞大,但他们逐步稳步发展,学会了如何驯服牛,利用牛来耕地、拉车等,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节省了劳动力。除此之外,他们还学会了进行商业交易,虽然当时没有钱币,但他们可以进行物物交换,用多余的物资换取所需的物品或稀有物品。就这样,契的族群渐渐壮大,到了夏朝末期,他们已经发展成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

当时夏朝最后一任君主桀暴虐无道,腐化堕落,百姓疾苦。桀一心沉迷享乐,根本不顾百姓生死,民众怨声载道。契的第十四代孙子,汤看到了夏朝的衰败,看到自己国家民众众多、国力强大,便开始筹备推翻夏朝。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汤终于发起了进攻。当时夏朝早已腐败不堪,根本无法抵挡强大的敌军,最终在汤的军队进攻下,夏朝的桀被杀害,宣告了夏朝的灭亡。

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定都于毫,国号商,即商朝的开端。商朝的建立,不仅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还在农业和手工业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朝的建立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一帆风顺地走向繁荣。商朝的统治者们起初非常勤政爱民,百姓的支持度较高。然而,频繁迁都的问题开始困扰商朝。都城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不禁要问,商朝为何会频繁迁都呢?

早期,专家普遍认为商朝的迁都是由于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毕竟商朝的都城最初临近黄河,而黄河常年洪水泛滥,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洪水灾害使得百姓无法正常劳作,国家生产力逐渐下降。因此,国君做出了迁都的决定。

然而,迁都一次两次可能是因为洪水,但如果迁都多次就不仅仅是为了洪水。从考古学的证据来看,商朝的迁都并不仅仅是为避水灾。那么,是因为外部敌人吗?可是当时强大的夏朝早已灭亡,商朝根本不需要躲避外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商朝频繁迁都呢?

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商朝内部出现了混乱。大家都知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在获得了权力之后,很多官员逐渐沉迷于权力和财富,开始剥削百姓,谋取私利。对于这些问题,商朝的国君当然无法容忍,但由于这些官员掌握着自己的势力和领土,国君又不敢和他们直接发生冲突。于是,迁都成为一种可以分散这些官员注意力的办法。新都城的迁移,也能够让皇室避免受到王侯们的势力干扰,更好地平衡朝中权力。

然而,迁都之后,商朝的国君发现宗教势力过于强大,百姓对宗教的依赖远超过对王权的认同。这种状况对王权的集中无疑造成了困扰,最终商朝的国君不得不再次决定迁都。

直到盘庚时代,商朝的迁都问题才得到了缓解。盘庚不仅极其精明,还不急于作出决策,而是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分析朝中的政局,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迁都到殷,这一举措稳定了政权,商朝此后两百多年都再没有迁都。

因此,可以说商朝频繁迁都的真正原因并非是自然灾害,而是由于内部矛盾不断,阶级对立加剧,国家的内部不稳定所致。正如那句古话所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守住天下,意味着要治理国家,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处理内部官员的腐败问题。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应更好地理解国家作出的各种决定,毕竟这些决定都旨在为民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秦国的发源地,究竟是在甘肃还是... 秦国从西周初年就存在,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诸侯国,同时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实现了统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
原创 刘... 刘秀与刘备之间的强弱之分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刘秀能够成功复兴汉朝的江山,而刘备却未能实现同样的...
原创 唯...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的故事犹如一部充满悬疑和不可预测转折的小说。这个人物便是《水浒...
原创 民... 1932年5月6日的午夜,皓月当空,星辰点缀着漆黑的天幕。在杭州西湖南岸的一座豪华别墅中,37岁的“...
原创 朱... 朱瞻基究竟有多卓越?他的功绩不亚于朱元璋和朱棣,但却险些葬送了明朝的命运。 永乐二十二年(1424...
原创 宋...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日后继续接收类似文章,同时也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您...
原创 难... 曹丕自登基以来仅六年,便因病早逝,这一消息在226年轰动了整个魏国。人们不禁要问,曹丕为何如此短命?...
原创 上... 牟其中这个名字,在中国商界那可是响当当的。他从一个普通的玻璃厂工人,一路折腾成了亿万富翁,被吹得天花...
原创 周... 周恩溥,周恩来的亲弟弟,年纪比周恩来小了一岁。1945年,他在国民党当局的拘捕下,被严酷折磨。特务们...
秦始皇为什么重用赵高? 秦始皇重用赵高,是因为他的才干,不是因为别的。 有人说是因为赵高善于溜须拍马、阿谀逢迎,才仕途顺利,...
原创 灭... 匈奴这个词汇,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并不陌生,它常常出现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无论是古老的历史,还是现代...
原创 羌... 每天清晨,旭日东升,霜雪悄然融化,雾气散去,空气清新,百鸟的鸣叫声交织成一片,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也因晨...
原创 新... “何司令,田岫山是个极为难以捉摸的家伙,单凭你一人去太过冒险了,太危险了!” “谭政委,为了阻止...
原创 追... 《人生若如初见》正热播,剧情紧张刺激,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心灵的震撼。这部剧成功再现...
原创 曾...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便于您今后持续接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与我们共同讨论、分...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无线电向全体国民宣布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这一广播宣告了第二次世界...
原创 皇... 在清朝历史的辉煌篇章中,八大铁帽子王的传说无疑烙印在了王朝的兴盛与稳固之上,这些王侯是清朝建立与扩展...
马谡丢失的街亭在哪?兵家必争之... 全文共2137字 | 阅读需5分钟 228年春,蜀军兵分两路,诸葛亮亲率主力,走祁山道,西出祁山。镇...
原创 宁... 在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发配宁古塔”、“流放宁古塔”等类似的刑罚。那么,宁古塔...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数十万大军停驻在一片名为沙丘的地方,浩浩荡荡的队伍排成一列长龙,队伍中除了士兵,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