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经过长达七年的工作中断,傅崇碧终于重返岗位,担任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傅崇碧的任命引发了不同的看法,部分人并不欢迎他回到北京军区,反而希望将他调往广州军区或成都、昆明军区等地。然而,对于傅崇碧去留的问题,周总理亲自出面发声,坚决表示:“你就在北京工作吧。”
傅崇碧是一名出乎意料的“黑马”,在新中国成立前,他在政治思想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担任军长被派往前线,虽然不少人对他的战斗能力存有疑虑,认为他更像是一位“儒将”,是否能在真正的战斗中挺身而出,大家心中并没有确切答案。长期以来,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政治事务。在铁原阻击战之前,有人甚至提议更换指挥官,但彭总却坚决支持让傅崇碧来指挥这场战斗。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铁原阻击战使得傅崇碧名声大噪,杨得志、韩先楚等著名将领也对他刮目相看。战后,他继续担任军长的职务,并随后前往高等军事学院进修。到了1961年,他被调任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开启了他新的工作篇章。
在军区工作了六年后,没想到上级会对傅崇碧委以重任,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这一角色意味着他直接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全北京的安保工作。他的职责不仅是维护首都的治安,还需保护老干部等重要人士的安全。
然而到了1968年,因追查鲁迅的手稿而进入文革的办公地点,傅崇碧遭到指责,被指控涉及“武装冲击”。此后,他被调至沈阳军区任职,虽然表面上似乎有了新的岗位,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最终,他在辽源被监护,直至1974年突然接到回北京的通知。
1975年,傅崇碧的工作终于得到落实,重返原单位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然而,仍然有一些人对他的回归表示不满,希望他被派往广州、成都或昆明等地。但周总理对傅崇碧有着深刻的了解,也给予了支持,要求他留在北京,期望能重新振兴卫戍区的工作。
面对新的挑战,傅崇碧感到些许压力,他半开玩笑地说:“搞了一年多的工作,停了一整整的七年。”听到这番话,领导们无不莞尔一笑。
当他重新上岗后,暂时住在京西宾馆,妻子也从辽源赶回来与他团聚。傅崇碧的儿女在这七年里经历了不少波折,成长轨迹有所变化,原本他们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学校,也可能会有更理想的工作安排,但由于他的原因,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牵连。不过,最终几个孩子的情况并不算差,依然顺利上了大学,开始了新的学业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