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同集宁战役,傅作义如何保密的?居然让我军卧底失灵
迪丽瓦拉
2025-09-08 07:32:19
0

1946年,我军与蒋军在大同至集宁一带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斗。此次对抗,虽然我军兵力多达20万,而敌军仅有7万,按理说这应当是一次毫无悬念的胜利,但结果却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我军在此次战斗中投入了前后总计20万兵力,由聂荣臻、贺龙和罗瑞卿三位指挥员领军,张宗逊、杨成武、杨得志、郭天民、陈正湘和姚喆等五位纵队司令也悉数登场。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一举攻占大同。此战前,所有人都对胜利充满信心。

然而,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我军却意外地败给了傅作义,最终损失了5万兵力。参战的将领多达130多位,其中包括2位元帅、2位大将、11位上将、20位中将和105位少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看似必胜的战役出现如此大的变数呢?

大同集宁战役,我军的战略思路是集结华北和晋绥野战军的50个团,共计12万人,集中优势兵力攻占大同。敌方驻守大同的只有阎锡山的1.9万部队,因此,攻占大同显得理所当然。打下大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战略要地,也为了缓解张家口战线的压力。张家口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城市,也是华北、东北、察绥三地的交通咽喉,因而被视为当时我军的重要战略目标。

那时,我军已经控制了广阔的解放区,面积和人口资源都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总部给贺龙和聂荣臻下达的命令是,调集50万兵力,夺取大同、石家庄、保定等地。由于大同附近煤矿资源丰富,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

7月31日,杨成武将军指挥部队清除大同外围的敌军据点,紧接着集结兵力准备攻城。大同的守军指挥官楚溪春此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紧急请求蒋军支援。蒋军随即派遣傅作义前去增援。

我军指挥层对这一局势非常清楚,因为蒋军作战厅长郭汝瑰其实是我军的卧底。一旦蒋军有任何动向,郭厅长都会及时将情报传递给我军。蒋军的命令发出后,聂荣臻和贺龙很快得知了情况。问题在于,傅作义是否会按命令出兵呢?蒋军内部派系复杂,矛盾重重,傅作义是否会直接执行命令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傅作义一向低调,从不轻易表态,但执行起来却非常坚决。他的治军风格严格,部队素质较高,善于夜战和恶劣环境下作战,这在抗战期间的多个战役中得到了验证。比如百灵庙战役、加包头战役等,他一向以“不言多,行动强”著称。

然而,傅作义的策略从来都是为自己保留实力。对蒋军的命令,他并不打算完全听从。首先,大同是阎锡山的地盘,傅作义认为自己没必要去出手解围,因为不管结果如何,他都难免会为蒋军卖命,损失兵力。蒋军深知这一点,因此为了确保傅作义按命令行事,蒋氏给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若解了大同之围,大同的控制权将交给傅作义。

最终,傅作义决定前去增援大同,但他的做法充满了计谋。他并没有直接前往大同,而是先向张家口推进,打算用“围魏救赵”的战术迫使我军撤退,这样既能解围,又能制造我军的混乱。傅作义的部队果然开始向张家口进发,但这仅仅是一个诱饵,他的部队由董其武率领,直奔集宁而去。

集宁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是大同北部的门户。王尚荣的一个旅驻守在那里,虽然实力不足以应对董其武,但很快董部围住了集宁。得知消息后,贺龙立即派遣4万兵力前去增援。4万对2万,守城的士兵只需要支援,就能轻松歼灭董其武。但就在此时,傅作义派遣了郭景云的101师前来支援董其武,战局急转直下。董其武部的一个师长为鼓舞士气甚至剁掉了手指,这激励了士兵们的斗志,最终成功占领集宁。

我军在此战中损失了6万,傅作义的部队则损失了2万,大同依旧未能攻下。有人将失败归结于指挥失误,认为当郭景云的101师前来时,我军应当全力击溃董其武,随后再转向郭景云。这样的话,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但从整体战况来看,战役的关键在于战场范围过大。我军没有精准掌握傅作义的战略意图,傅作义兵力虽少,但他巧妙地分兵四路,造成我军的分散和混乱。他并未直接前往大同,而是通过多方调动迷惑我军,将我军的兵力分散,使得我军的防线出现漏洞。

最终,即便是具备高超指挥艺术的将领,如韩信或孙子,若没有准确判断傅作义的意图,也很难赢得这场战斗。傅作义的胜利,首先依赖于他的决策能力,其次则得益于他在保密方面的卓越手段。在大集宁战役中,傅作义通过严格的保密措施,避免了我军的情报掌握,这也是他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

1948年10月,蒋军再次命令傅作义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但这次傅作义并未保持以往的严密保密,最终导致任务失败。傅作义此时的计划包括动用3个军、10个师、1个旅共10万兵力,力图夺取石家庄。然而,因情报泄露,我军得以提前准备,最终避免了损失。

总的来说,傅作义在大集宁战役中的成功,归功于他出色的决断力与对军事行动的保密程度,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成就了他在战场上的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日本建筑师在北京胡同里感受古都焕新 新华社...
中国龙再添新形象、千年王冠重现... 今天(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其中3项成果聚...
走进故宫 赏“彩画千年” 5月27日,“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览...
营造视野:中国古代坛庙~殷墟与... “中国古代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
原创 志... 金珍彪,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等功臣,凭借着卓越的表现被冠以英雄之名,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然而...
原创 他... 1949年4月,四野的主力部队开始向南挺进,解放中南地区。12兵团作为先锋,率先南下,途经湖北并最终...
原创 建... 军长与政委成了农村基层干部,副排长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改革完成后,在湖南祁阳的一个小乡村里,一名...
原创 他... 开国少将中,第一个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人是谁呢? 他就是龙书金少将,一位擅长攻坚作战,并且在东北野战...
原创 疑... 中国的抗战史,是人们都不想再回顾的过去,日本法西斯对当时中国造成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可不愿回...
原创 他... 1975年,吴华夺在陕西省军区挂职多年,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几年前扣在自己头上的那个帽子彻底摘掉。如...
原创 他... 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野战军正式成立,最初下辖1纵、2纵、3纵和4纵等部队。随着形势的变化,6纵、7纵...
原创 日... 公元1644年3月,崇祯皇帝发布诏令,命令已经晋封为平西伯的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率领军队进京勤王。吴三...
原创 清... 在洪武年间,曾秉正因为卖女儿筹集回乡的路费,令朱元璋大为震怒,这一事件最终使得这位清官落得一个悲惨的...
原创 皇... 在汉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关于忠诚与智慧的传奇故事,主人公是名垂千古的将军霍去病。故事始于一次极为严...
原创 他... 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不过,他并不姓高,而是来自一个非常显赫的...
【视频】衡阳保卫战中阵亡的涟水... 近日,抖音博主“罗威 抗战史田野调查”发布视频称,他们发现一张涟水籍抗日阵亡军官陈霍仁的照片,目前信...
原创 先... 一场突然爆发的宫廷清洗,把唐朝最具权势的女人送上绝路。太平公主死了,赐死在家中。而出手的人,正是她曾...
原创 他... 在开国将领中,郭化若以“儒将”的头衔而闻名。这一称号源于他在战争年代致力于军事教育和研究的悠久历程。...
原创 此... #忠魂不灭,老将的抗争 在曹魏那风云变幻的朝堂与乱世之中,有这样一位大将,他一生忠诚于曹魏,宛如一...
原创 清...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减少。女性们为了吸引心仪之人的目光而精心打扮,爱美更是她们与生俱来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