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一个小男孩在广东的中南军区41军军营中诞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于是他被取名刘粤军。这位军人父亲刘义德,是一名老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跟随罗荣桓率领的115师主力进入山东参军,后又随罗荣桓渡海北上,参加东北的战斗,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一员。1949年,刘义德跟随四野南下,随军一直打到广东。刘粤军从小便生活在军营中,他的父亲对他严格要求,每逢放假,刘粤军便进入部队与士兵们一起训练和生活,培养了他坚韧的军人品质。
1969年,年仅16岁的刘粤军终于如愿参军。尽管当时部队领导看他年纪尚小,身形瘦弱,曾建议他从事轻松的工作,如学外语或开汽车,但刘粤军坚定拒绝,几番争执后,他终于加入了步兵部队,并进入了赫赫有名的41军“塔山英雄团”。在塔山英雄团,刘粤军度过了将近20年的军旅生涯,这段经历成了他一生最珍贵、最值得铭记的财富。
尽管入伍时刘粤军年纪小,身体条件不理想,但他从小在军营中培养出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在部队训练中毫不退缩。当时,他只有167厘米高,体重不足100斤,但每次进行拉练时,他都咬牙坚持,背负五六十斤的装备,努力超越自己。有一次,部队进行负重爬山训练,刘粤军摔倒了40多次,然而他的副班长看到这一情况后,悄悄地减轻了他的负重。回忆起这一幕,刘粤军依旧感动不已。
1973年底,刘粤军入伍四年后,由于他的勤奋和上进心,他被提拔为排长,成为了部队中的“老兵”。不久后,年仅20岁的刘粤军再次被提拔为塔山英雄团2营4连连长。如何判断一名军人是否出色,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其送上战场,接受生死考验。1979年,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刘粤军迎来了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
在这场战斗中,刘粤军所在的41军123师承担了最为艰巨的任务——大规模穿插,在敌后孤军作战。尽管后勤保障困难,他们依旧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回忆起战斗中的表现,战友们表示,无论是在冲锋还是后卫,刘粤军总是冲在最前面,作战时一手端着冲锋枪,身上插满了弹匣,纵横于战场上,势如破竹。在一次战斗中,时任123师副师长的李德元负伤,被困于敌军包围中,刘粤军毫不犹豫地抓起重机枪,向敌人的火力点猛烈开火。刘粤军的果敢与英勇让在场的所有人震惊。
由于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刘粤军荣获了二等功,并登上了解放军画报封面,一跃成为全军知名的青年连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后,刘粤军迅速晋升,先后担任了营长、团参谋长,最终成为了塔山英雄团的团长。
1989年,刘粤军被调往121师担任参谋长,四年后晋升为副师长,随后又担任了师长。1995年,他回归老部队123师,担任师长,并参与了98抗洪行动。123师在抗洪中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当地数万百姓为这支部队送行,纷纷向他们敬礼。事后,刘粤军晋升为41集团军参谋长。
2001年,刘粤军进入国防大学指挥员班进行深造,毕业后,他被任命为42集团军军长,随后升任兰州军区参谋长,并最终成为兰州军区司令员。2015年,刘粤军晋升为上将。
刘粤军的履历丰富且步步高升,展现了他全方位的领导能力。更为难得的是,他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出色的指挥才能。根据刘粤军的部下回忆,他当连长时,团里的会议上总是有人低声交谈,但一旦刘粤军上台,整个会场立刻安静下来。因为刘粤军不仅作战勇猛,口才也非常出色,他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也能在指挥台上滔滔不绝。早期就有很多人看好他,认为他前途无限。
2016年,刘粤军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员。三年后,65岁的刘粤军光荣退役,结束了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