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在清朝灭亡之前,清廷设立了九位总督,分别负责全国各个重要区域的治理: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以及云贵总督。这九位总督统管着清朝的二十个省份,部分总督管辖一个省,部分则管理多个省。
具体来说,东三省总督负责黑龙江、吉林和奉天(即今辽宁)三省;直隶总督管辖直隶省(现今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和山东的一些地区);两江总督负责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其中包括今天的上海);两广总督则管理广东和广西两省,并涵盖了今天的海南省;闽浙总督管辖福建、浙江和台湾;湖广总督则负责湖南和湖北两省;陕甘总督则是陕西、甘肃和新疆的总督;四川总督则仅管理四川;云贵总督管辖云南和贵州两省。
清朝的地方治理体系设立了总督和巡抚的职务,而三省——山东、山西、河南——没有设立总督,而是设立了巡抚。这些省份位于中原,离京师较近,中央政府能直接进行管理。此外,周边的直隶和陕西总督已有强大的权力,给这三省设总督并不合适,因此清廷选择了仅设巡抚。
总督是清朝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掌管地方的行政、军事与财政事务。成为总督,意味着成为了地方的最高权威。在清朝,所有的总督,都是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如于成龙、李卫、李鸿章、曾国藩等名臣,他们大多担任过总督职务。
九位总督中,最具地位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督”的直隶总督,其次是东三省总督,而两江总督则位列第三,其他总督地位相等。而论权力的大小,东三省总督则最为强大,其它总督无法与之比拟。
在光绪年间,东北地区因双重行政体制失效,使得日俄势力有机可乘,许多领土遭到侵占。为了挽救东北,清廷决定将东北的行政体制与内地行省统一,强化对东北的治理。1907年4月20日,东三省正式成立。为增强对东北的控制,清廷特设东三省总督,负责统管黑龙江、吉林和奉天三省,并设置了专门的巡抚以协助治理。
东三省总督的设立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清廷赋予其比其他总督更大的权力,体现了对东北地区的特殊重视。在清朝,内地总督与巡抚的关系并非上下级,而在东三省,清廷明确东三省总督的地位高于三省巡抚,拥有更大的权力。
东三省总督所掌握的权力非常大,可以说没有其他总督能够与之抗衡。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东三省总督的权力再度加强,奉天巡抚程德全被调任江苏巡抚后,清廷决定撤销奉天巡抚的职务,由东三省总督兼任奉天巡抚,使得东三省总督成为清朝最为强大的总督,权力达到了顶峰。
说到东三省总督的历史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第一任东三省总督,后来成为民国“文治总统”的徐世昌。徐世昌到任后,积极推行一系列改革,目标是振兴东北、赶走日俄势力。他加强了腐败治理、推动经济发展,并大力整顿吏治,力图将东北从腐败中解救出来。
徐世昌在任期间,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复兴,民生改善,时人称之为“徐世昌新政”。他的治理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时任清宗室载涛曾经过东北,看到马路、电灯等设施,称赞不已。徐世昌所推行的政策,不仅改善了东北的经济环境,还让整个地区焕然一新。
面对日俄入侵,徐世昌采取了坚决的立场,拒绝让步,保护了东北的领土完整。例如,当日本企图通过秘密划界入侵东北时,徐世昌立即命令军队将其清除,维护了我国的领土。
但即使徐世昌在任期内表现突出,清朝却依然在历史的浪潮中难以挽回。宣统元年(1909年),徐世昌被调往中枢,成为清朝的高官。此后,他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成为了清朝政权中的实权人物,但即便如此,清朝已走到了灭亡的边缘。徐世昌在中枢一开始有意进行改革,但深知清朝的腐朽与弊端,改革难以逆转朝廷衰败的命运。
徐世昌深知清朝的未来难以挽回,于是他将希望寄托于袁世凯身上。袁世凯和徐世昌之间曾有过深厚的恩情,徐世昌曾经推举袁世凯担任新军要职,两人相互扶持,共同推动了清朝末期的变革。最终,徐世昌和袁世凯合作,成功推翻了清朝政权,迫使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灭亡。
然而,尽管徐世昌在清朝灭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民国成立后却选择了退出政治舞台。虽然袁世凯曾邀请他在民国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但徐世昌却婉拒了这些邀请。他认为此时的局势尚未稳固,袁世凯的政权并不牢靠,因此他选择了远离政治纷争。
不过,在袁世凯去世后,徐世昌重新回到了政坛,成为民国的第二任总统,竭力推动南北和解。然而,面对复杂的局势,他的两面手法让他饱受批评,最终在直奉战争中被迫下台。
晚年的徐世昌在天津过上了隐居生活,并保持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决拒绝了日本方面的邀请,始终站在国家利益的一边,未曾屈服。
徐世昌于1939年因病去世,享年85岁。他的墓地简单朴素,碑文简洁明了,称他为“国之耆宿,望重群伦”。徐世昌的一生充满波折,既有政绩,也有遗憾,但他的忠诚与节操,仍然是值得后人铭记的。
在他去世后的几年里,锡良曾接替了东三省总督的职位,并在任期内表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无论是在云贵,还是在东三省,锡良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尽管最后因清朝腐败的局面,他也未能避免政治的失意,但他仍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
继锡良之后,赵尔巽接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在任职期间,同样为清朝竭力捍卫东三省的稳定。面对日益激烈的革命浪潮,赵尔巽顽强抵抗,并试图保护清朝的统治。尽管最终未能阻止清朝的灭亡,赵尔巽忠诚于大清,并尽全力保卫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