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死后,你咋办?武则天用8个字救下自己
迪丽瓦拉
2025-09-08 21:05:26
0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原本是李治的皇后,后来她手段强硬,改变了朝代和制度,成了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不过,有人晓得武则天其实当过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吗?

她到底是凭什么本事,能让两位皇帝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最后还当上了女皇帝呢?

【召入后宫】

在唐朝成立的第六个年头,一个女娃娃来到了这个世界。

那时候,武家的每一个人都因为她的到来而满心欢喜,可谁也没想到,她这一出生,竟然会改变唐朝的历史走向。

她将会是我国历史上头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女皇帝。

但是,武家的所有人现在都乐呵呵的,一点也没察觉到将来会有什么变故。

那时候,武家是个很有地位的大户人家,很得唐高祖李渊的信任和喜爱。

李渊在打天下那会儿,武家原本是做些买卖木材的小生意,他们出手阔绰,给了李渊父子好多钱,帮他们发动起义。

唐朝成立后,武家因为立下功劳得到了奖赏,被皇帝任命为工部尚书。

所以,武则天在父亲去世前,度过了一段快乐自在的童年。

爸爸走了以后,因为她还小,又是个女孩子,所以她和妈妈经常被族里的哥哥们欺负。

于是,妈妈带着她离开了武家,回到洛阳城的自己父母家生活。

洛阳城在唐朝时是东都,城里住了有十万户人家。

不过,初次踏入洛阳城的武则天,就凭着她那天然去雕饰的绝美面容,迅速成为了城里人人皆知的小美女。

武则天十五岁那年,李世民某天心血来潮去了东都洛阳逛逛,头一回见到她,立马被她的美貌给惊艳到了。

从那以后,武则天就改名叫武媚娘了。

尽管这个五品才人听起来“官职”挺大,但在后宫里,她的地位其实很低,就像是个宫廷里的侍女一样。

她们得给皇帝送上茶水,要是走运的话,还能帮他准备好纸笔,留在皇帝身旁伺候。

而且一旦进了皇宫那个大院子,这辈子可就很难再出去了。

甚至有些特别有才华的女子,进了皇宫也只能待在妃子和皇后的身旁。

要是待在妃子身旁,首先就很难见到皇帝,就算侥幸得到皇帝的喜欢,也会遭到妃子们的排挤。

要进宫前,妈妈担心她年纪太小,会在皇宫里吃亏受苦,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但武媚娘一点都没慌张,反倒像个小大人似的,反过来安慰起了母亲。

她说:“能给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的大人物服务,是我的运气,我哪会轻易掉眼泪呢?”

挺遗憾的,武媚娘不是那种爱巴结人、会看人脸色的性格,也不懂怎么去讨皇帝和妃子们的欢心。

在皇宫里,她只能干些洗衣服、喂马的零碎活儿,是才人里面地位最差的那一个。

落到这种境地的武媚娘,究竟是怎么一步步掌控整个朝廷大权的呢?

【暗通情愫】

在皇宫里,不少妃子和才人都对她不以为然,认为她脾气太硬了。

她们都觉得,作为皇上的妃子,就应该像那缠绕的藤条,把皇上紧紧围在身边,这样才能得到他的宠爱。

可武媚娘却不为所动,还是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有一天,李世民忽然记起不久前外国进贡的一匹野马,不管是勇猛的大将军还是尊贵的皇子,都没法把它驯服。

所以,他打算去马棚瞅瞅,到底是咋样的一匹烈性马,能让好多人都吓得不敢靠近?

到了马棚,李世民瞧见那匹原本没人能驯的野马,此刻竟乖乖地跟在武媚娘屁股后面,一点野性都没有了。

因此,唐太宗感到非常惊奇,就问起了怎样让马驯服的办法。

武媚娘就细心地说:“野马难驯,是因为咱们没下狠劲儿,要是狠狠抽它几鞭子,肯定能制服它!”

李世民压根儿没想过,一个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竟然能讲出“驾驭帝王之术”这样的话,让他非常惊讶。

但是李世民非但没怪她,还夸她很有骨气。

但是这事过后,她还是没怎么受到宠爱,依然在后宫里不怎么受重视。

还好她不太被人关注,所以才侥幸躲过了这一难。

唐太宗晚年时候,天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原本只在夜里露面的太白星,却好几次在大白天冒了出来。

没过多久,老百姓中间又传开了一句话——皇帝传三代后,武姓的人会取代李家兴盛起来。

这八个字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唐朝的皇帝只能传三代,之后“武”家就会取代“李”家。

因此,这事让唐太宗非常吃惊。

而且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心里很怕大唐王朝会出问题,所以就派人去查查这件事。

幸运的是,那时候有个叫李君羡的开国大将,因为长得特别好看,有点像女孩子,加上他在家里排行第五,小时候大家就叫他“五娘子”。

而且他后来又接二连三地得到了五个官职,每个官职名称里都带了个“武”字,可以说他全身上下都是和“武”有关的缘分。

所以,李世民就觉得“武代李兴”这句话里的“武”指的是李君羡。尽管他心里不太相信这个说法,但还是把李君羡给撤了职,发配到了一个特别冷的地方。

武媚娘心里也挺高兴,自己算是逃过一难了。

那时候,她还正值青春年华,在宫里碰到了一个帅气逼人的少年,两人渐渐地喜欢上了对方。

真让人惊讶,这个少年原来叫李治,是当今的太子呢。

作为唐太宗的妃子,却和太子偷偷相爱,这事儿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会连累全家被杀头的大罪。

正当她心里犯嘀咕时,好久没理她的李世民,冷不丁派人把她接到了长安城外那座行宫里。

李世民不会已经知道她和太子的事情了吧?

【权倾朝野】

去往终南山的途中,武媚娘心里七上八下,脸色白得像纸一样。

但她硬着头皮到了翠微宫,走到病床旁边,可李世民却没提起她和太子的事情,反而又聊起了“武姓女子取代李氏兴盛”的话题。

李世民其实心里对她有猜疑,毕竟当年谣言四起的时候,他让人把所有和“武”字有关的人都查了个遍。

像武媚娘这样有才华的女子,怎么可能不被注意到呢?

唐太宗心想,这么个小丫头片子,哪能把大唐给顶替了,于是就把她从名单上给删掉了。

现在,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心里还是放心不下,于是把武媚娘叫到跟前,对她说:“我要是走了,你打算怎么办呢?”

接着,李世民紧紧盯着她的双眼,只要她一开口说错半个字,他就会立刻下令杀了她,免除将来的麻烦。

要是换作一般人,大概会说些“想一直陪在皇上身边”,“好好把皇子拉扯大”,要么就是“安心待在后宫”之类的场面话。

但武媚娘没有直接这么说,她只是对李世民说了“青灯伴着古佛,度过余生”这八个字,意思是她以后不想再卷入权力斗争了。

李世民听了她的话,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随后就吩咐手下人代他写了道命令,让她和一帮妃子一起去当尼姑。

出家以后,她每天都在寺里念经拜佛,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出乎意料的是,有个人要来,又要搅乱她的宁静生活了。

李治当上皇帝后,有次来寺庙祭拜,碰巧又见到了武媚娘。

以前那份感情又重新冒了出来,刚好那时候皇后和另一个妃子正在争谁更得宠,就把她叫进了宫里,让她帮忙对付那个得宠的妃子。

回到皇宫的武媚娘,完全赢得了李治的喜爱,最终在这场争宠中胜出,被立为皇后。

当上皇后以后,她使出“管夫子的手段”,在朝廷里把权力玩得团团转。

结果,她真的就像唐太宗担心的一样,把李家王朝给推翻了,自己建了个武周王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