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二军团的将领之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名字?像贺炳炎、王尚荣、黄新廷和杨秀山等,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激烈的战争年代中,都曾在战场上负过伤,而救助他们的,正是卫生部部长贺彪,他以高超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医疗帮助。
回到历史的某一时刻,1938年2月,日军趁机侵占了岢岚等重要地区,导致120师迅速下令以359旅为主力,向岢岚发起围堵。在敌军慌忙退城之际,120师志愿队伍对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追击,尽显战斗意志,最终重创敌军,歼灭敌军300余人。同时,358旅在义井以南对增援部队发起攻击,再次成功围剿300余名敌军,随后在神池以南的凤凰山下再度歼灭敌军300余人,战果辉煌。
当时,宁武正处于日军的控制之下。120师首长做出了决定,全力消灭宁武的敌军,并准备做好围城打援的准备。敌军在增援途中遭到359旅的伏击,宁武的500名敌军企图反扑城外。王尚荣指挥715团,从两侧对敌军进行了有力的夹击,最终使敌军再次损失惨重,歼敌300余人。
在这次战斗中,120师巧妙击退日本军队的多路围攻,成功收复了晋西北的七座城市,歼灭敌人总数超过1500人。然而,在战斗中,王尚荣不幸重伤,子弹从他的左锁骨穿过,严重损害了肺部,从背部破出,被战士们担架抬回。贺老总接到消息后,迅速做出指示,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王尚荣。715团的卫生队长贺彪回到团部后,发现王尚荣面色苍白,神情恍惚,刚开口说了几句话便晕厥过去。
那天的天气依然寒冷,王尚荣受伤后又紧接着得了急性感冒,而前线作战频繁、生死攸关,紧急手术并不容易实现。贺彪立即决定先治疗王尚荣的感冒,以确保伤口不再流血。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王尚荣的感冒症状逐渐缓解,伤势也得到了控制。
考虑到战斗前线的安全隐患,贺彪决定将王尚荣转移至120师的师部。然而,从战场到师部的路途却不近,足足有百余里。贺彪挑选了四名身体健壮的战士,带着担架连夜赶往师部。途中,山路崎岖,寒冬的严峻考验让行动变得异常艰难,担架员们艰难前行,步履维艰。
为了节省时间,五名担架员轮流脱掉自己的棉衣,在冰冷的环境中拼命往前跑,他们的脚底磨出血泡仍然不愿停下,最终终于赶到了120师部。在那里,相对安全且医疗条件也较为理想,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王尚荣终于痊愈,并重燃战斗欲望,迫切要求返回前线。
此后,王尚荣继续在战场前线指挥,他一如既往地勇猛无畏,成为120师中屡次战斗的核心人物。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西北战场上表现得尤为出色。新中国建立后,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历,他被评为正军级,并荣获中将军衔。从那时起,他一直受到重用。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刘帅亲自推荐他担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期间他联系了张震,请他向总长聂老总转达自己的想法。
在后来的公共事务中,王尚荣与张震密切合作。而在1954年,王尚荣作为张震的助手调往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进行学习,随后代理总参作战部部长这一职务,忙碌于此长达十多年,尽心尽力地服务于国家的军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