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泽生率60军起义,对3名部下不放心,是如何解决的?
迪丽瓦拉
2025-09-09 01:04:01
0

1948年10月16日,60军的军长曾泽生派遣了两位副师长与我军进行谈判。经过一番交流,双方基本达成了协议,接着,曾泽生便开始着手动员部下,为即将来临的起义做最后的准备。

长春起义是辽沈战役中的一关键步骤。60军在长春被我军围困了好几个月,陷入了绝境。由于没有粮草补给,且也没有外部援助,60军的唯一出路,便是选择起义投降。

曾泽生率先赶到了暂编21师的师部,召集了营以上的军官们。他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空投已经断绝,若继续坚守,大家就会饿死。突围只会等同于自投罗网。兄弟们已经饿了半年,体力也所剩无几,今天我来和大家商议一条死中求生的路,请诸位各抒己见。”

短暂的沉默后,一些军官表示愿意听从军长的命令,另一些则提议突围,也有的建议继续死守。然而,却没有一位提出起义。曾泽生一时哑口无言。作为军长,尽管他自己早已准备好起义,并且亲信白肇学和陇耀两位师长也已经表示支持,但在这种情况下,若没人主动提起起义,他也不好开口。

就在气氛变得稍显尴尬时,第一团团长李树民站了起来,打破了僵局:“如果想活命,我们只能效仿潘朔端师长!”

潘朔端曾是60军184师的师长,在1946年海城起义时就选择了投降。李树民此话等同于表明了起义的意思。曾泽生听到李树民的建议后,松了一口气,立刻表态:“这确实是唯一的生路,我支持!”

此时,军官们终于明白了曾泽生的意图,纷纷响应并表示支持起义。在旧国军队中,军官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士兵们则是严格按照军官的命令行事。再加上60军大多是云南的子弟,曾泽生对暂编21师的情况并不担心。

接下来,曾泽生赶到了白肇学所在的182师,再次与军官们沟通,结果也如预期一样,大家纷纷响应支持起义。曾泽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巧妙地避开了与蒋介石政权的争论,而是将实际困境和出路呈现给了军官们。

虽然蒋介石的统治并不受军官们的欢迎,但他们为蒋军效力多年,早已形成深厚的联系。然而,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抉择时,这一切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特别是蒋介石对滇军的冷待和60军被蒋军嫡系的压迫,这种深刻的体会让军官们更加认同曾泽生的选择。

通过曾泽生的耐心说服,暂编21师和182师的军官们最终全力支持起义,紧接着,各团团长、营长们也开始将起义的决策传达给士兵们。60军的起义已经在筹划之中,只差最后的行动。

然而,接下来出现了一个难题。60军有三个师,其中暂编21师和182师的态度明确,支持起义,但暂编52师情况复杂。暂编52师并不听从曾泽生的指挥,而且它是由杜聿明派遣来的,任务就是监视60军,这支部队也并非滇军系统。因此,李嵩领导的暂编52师肯定不会支持曾泽生的起义,唯一的办法便是通过直接扣押,逼其就范。

此外,曾泽生心中还有三个担忧:军部副官处处长张维鹏、军政工处处长姜弼武以及军政工处副处长张弟东。在我军中,政工干部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但在国军中,政工官员往往涉及间谍、审讯甚至暗杀等罪恶勾当。这三人不仅与我军的战士有过生死对立的交情,还与蒋军的相关人员有着深厚的联系,特别是与新7军军长的关系密切。

我军在与曾泽生联络时,曾要求他扣押这些特务和政工官员。但由于这三人有些是曾泽生提拔的,直接扣押可能显得不合情理,因此曾泽生决定在起义前进行一番试探。他询问三人关于60军的未来发展,姜弼武的回答是和新7军一起突围,如果突围失败,则死守等待增援。张维鹏则表示会遵循军长的命令,张弟东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起义,但态度上还是偏向军长的决定。

虽然他们都知道,只有投诚起义才是唯一的生路,但因为过去的种种原因,他们并不愿意选择起义。毕竟,这三人都参与过很多对我军的迫害,也和我军结下了血海深仇。为了确保他们的忠诚,曾泽生不得不小心谨慎。

最终,曾泽生与白肇学、陇耀师长商量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考验这三人的忠诚。这一计划不仅能验证三人的立场,还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曾泽生决定让这三人去扣押李嵩,同时自己留有后手。若他们顺利扣押李嵩,便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站在了曾泽生一方;如果他们拒不行动,曾泽生则可以将其一并交给我军处理。

曾泽生随即给李嵩打了电话:“今晚11点,带着3个团长来我这里开作战会议,务必准时到达。”尽管李嵩心中有不满,但他作为曾泽生的下属,不敢拒绝。为了逼迫李嵩带上3个团长,曾泽生特别提出了这一要求。

晚上11点,李嵩带着团长们准时抵达60军军部,迎接他们的是曾泽生与姜弼武、张维鹏、张弟东三人。经过短暂的分析与权衡后,三人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最终决定与曾泽生共同行动。不久后,曾泽生收到了成功扣押的消息。

11点30分,张维鹏向曾泽生汇报:“李嵩师长及三位团长已被扣押。”在曾泽生的劝说下,暂编52师副师长也决定随军起义,并表示将坚定服从军长的指挥。

曾泽生让三人扣押李嵩师长的目的,除了测试他们的忠诚度外,还希望给他们留下生路。毕竟,他们在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曾泽生也能借此机会为他们争取在我军面前的宽大处理。

最终,60军成功发动了长春起义,三支师完整撤出长春。曾泽生不仅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60军的兄弟们的性命。长春起义能够顺利成功,曾泽生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