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安,千年一叹,唐代人的生活有多少让我们难以想象?
迪丽瓦拉
2025-09-09 03:02:55
0

漫步河北博物院展厅,220件唐代遗珍无声讲述着盛唐的风华:从百姓灶台到贵族餐桌,从女子妆匣到帝王礼器,每一件文物都是解锁唐人生活的钥匙。为何他们用银碗却不用炒锅?为何发髻越高越显贵?答案,就藏在眼前的金玉流光中。

近日,河北博物院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天下长安——唐代文物精品展”,从不同视角再现大唐盛世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文化。置身于这些琳琅满目的大唐遗宝之中,一幅大唐盛世的生活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01

唐代吃炒菜是个奢望

在介绍到唐代饮食这一部分,发现唐代食物丰富多样,采用蒸、煮、烙、烧、煎、炸、烤等烹调方法,使得人们的味觉感受更加丰富。

但我注意到,烹调方法中唯独没有写炒。作为现代烹饪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唐代很少用炒呢?

原来,唐代烹饪受几个条件限制。

一是炒菜需要高温快炒技术和合适的炊具,当时的金属加工工艺有限,铁锅等适合炒菜的炊具尚未广泛使用,人们多使用陶器、铜器,这些炊具导热性和耐用性不佳,不太适合炒菜。

二是油料供应不足。炒菜需要大量油脂,唐代油料作物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不够发达,油料产量有限,主要用于照明等,难以满足炒菜对油脂的大量需求。直到明朝,北美花生油才被引进中国,使得炒菜技术更加成熟。

三是饮食习惯和食材。唐代人饮食习惯受食材和地域影响。例如,西红柿、青椒、土豆等现代常见的蔬菜在唐代并不存在,而当时常见的蔬菜如韭菜、菠菜等也不适合炒菜。即便有炒菜,也仅见于宫廷或特殊场合,民间较少采用。‌

02

金饭碗吃出皇家排场

吃饭前要洗手。用什么洗呢?古代人洗手不仅为清洁去污,还是典礼仪式中的必要环节,称为沃盥之礼。“沃”有自上浇下之意,“盥”指洗手,王公贵族在祭祀宴飨时要行沃盥之礼,用银盆。

而吃饭的时候,则用银碗。上图这个银碗有墨书题记,应当是中央官府或皇室收藏入库时登记称重留下的记录。墨书是银碗的标重。唐代金银器的计量词共有五个,即“斤”“两”“分”“钱”“字”。在中晚唐时,一两合约40.3克,那么图中银碗折算下来是576.29克,一斤多重,还是挺沉的。

上图是另一个折腹银碗。唐代有明确规定,一品之上可以使用金玉食器,六品以下不能使用银食器,所以金银食器在唐代是仅限于皇室及高等级贵族使用的,这也让金银食器成为了当时人们身份的标志。

这个可是妥妥的金饭碗,被称为鸳鸯莲瓣纹金碗,是唐代皇帝和官僚贵族的食用器皿。金碗内壁墨书“九两半”,换算一下就是382.85克。有人可能忍不住用现在的金价算算它值多少钱,格局小了不是?这只金碗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宝级文物,妥妥的无价之宝。

它腹壁采用双层凸瓣,在栗特金银器上常见,其渊源可能来自更遥远的希腊罗马。装饰上,金碗的内底平錾团花,外壁压出交错排列的双层莲瓣,每层10瓣,上层每瓣中心錾刻一只飞禽或走兽作为主题纹饰,碗底外壁中心是一只飞翔于花草之中的鸳鸯。金碗的装饰主次分明,动静有序,展现了精湛华美的盛唐气韵。

这个食器更有意思,银碗中间有一个小孔,旁边立着一根管子。我专门从侧面拍照,可以发现它的独特作用。它被称为鎏金莲花型银器,花形口,器身呈华宝形,底心有孔,外接焊一弯管,方便吸吮酒水等液体。

03

假发金钗卷出时尚天花板

唐代女性多喜爱梳高髻,将头发高耸于头顶,如半翻髻、反绾髻等,显得端庄大气、高贵优雅,且发髻越高越能体现身份地位。

有时真发长度不足以满足高髻的要求,就需要于头上接装假髻,也称义髻。假髻常用铁丝固定,麻布为衬,将他人真发顺纹粘贴于麻布之上。另有一种假髻以薄木制成,涂以黑漆,绘有彩画,缀以珠宝,称为“木髻”。

发髻常搭配簪钗、步摇、珠翠等饰品。簪钗用于固定发髻,步摇随身体晃动而摇曳生姿,珠翠则使发髻更加华丽璀璨。

簪钗虽都为绾结发髻之物,但各有特点。

簪柄为单股,通常由簪首和簪柄两部分组成,呈长条形,材质多样,包括金属、骨头、玉石等。簪首往往雕刻有精美的花纹或图案,既实用又美观。

钗柄为双股,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因此也称“双股簪”。钗的形制较为复杂,钗头装饰丰富,底部有两股插针,用以插入发髻中固定。钗的材质同样多样,金、银、玉、铜等皆有,且常镶嵌宝石或珠翠,更显华丽。

钗在古代还常被用作区分身份等级的标志,如宫廷中的贵妇常佩戴华丽的金钗、玉钗,而普通民女只能佩戴银钗或铜钗。

无论簪还是钗,作为日常男女结发之物,在唐代诗词中常被提及。

比如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说白头发掉得厉害,几乎都不能用簪子固定了。

杜牧在《送人》中写道:“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是说将半边明镜、一股钗子交付给爱人,只要人生还在,在哪里都会再度相逢。

简单来说,就是簪子束发,钗子扎心。

04

观展必知的三个小细节

省博半日游,看尽长安花。最后提醒一下前来观展的朋友,“天下长安——唐代文物精品展”将持续到8月18日,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尽量从南门进。北门人多,排队很长。而南门人少,很快进入。

二是观展时间长,需要不停拍照,最好带个充电宝。虽说展馆休息区准备了USD充电口,但充电口是安装在走廊的一侧墙上,而长凳是在另一侧,需要把手机放到地上充,不太方便。

三是如果观展时间长,中间需要吃东西,最好随身带一些面包饼干,注意不要带泡面。一方面是泡面味道大影响他人,另一方面是没有开水。一至三楼公共饮水处提供的是常温和温开水,饮用是没问题的。

走出展厅,盛唐的烟火气犹在眼前。那些金碗银器、高髻华服,不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唐人“以物铭志”的生存哲学。若你也想亲历这场穿越之旅,记得带上充电宝和好奇心——毕竟,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可不是那么好约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