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崖山海战”后,大宋皇族未灭绝,700年来隐居深山,已传承36世
迪丽瓦拉
2025-09-09 03:32:16
0

每当朝代更替,前朝的皇族宗室,无论是主支还是旁支,往往要么满门抄斩,要么四处逃亡,流离失所。历史的长河中,经历几百年甚至千年的沧桑变化,如今仍能在同一地方找到大量的皇族后裔,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福建漳州市区以东约90公里的高山脚下,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名为“赵家堡”。提起姓氏“赵”,人们自然会想到与大宋皇族相关的赵氏。无疑,这个赵家堡与大宋的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答案不言而喻,这正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美的第十代孙赵若和的藏身之地,当年他曾因战乱逃亡于此。

700多年过去,赵氏的后裔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如今,这里已经有100多户家庭,超过600人,都是赵家皇族的后代,保留着赵氏血脉。

崖山海战后,赵家后裔的命运究竟如何?他们如何从那场几乎灭顶的灾难中逃脱生天?

成吉思汗统一了漠北,势如破竹,南宋的江山岌岌可危。元军的步步紧逼,最终迫使宋端宗在逃亡广东雷州途中不幸落水,伤势严重,几日后便去世。端宗的弟弟——年仅7岁的赵昺登基为新一任宋帝。在张世杰与陆秀夫的保护下,年幼的赵昺被带至崖山——即今日广东新会的地区。

元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崖山海战一触即发。尽管崖山有20万宋军,但张世杰的眉头依然紧锁,形势极为严峻。元军的主帅张弘范指挥大军对崖山进行三面围攻,只有一片辽阔的海域留给宋军一线生机。张世杰将1000余艘船只排成一字型,赵昺所在的船只位于最中央。

元军严密封锁了唯一的出路——去砍柴挑水的通道,宋军只能靠海水解渴,士兵们因腹泻呕吐,军心涣散。此时,张弘范趁机发动进攻,直接冲向宋军中央,宋军猝不及防。张世杰意识到无法再逆转局势,立刻命令断开绳索,带着十几只船突围。

而赵昺和陆秀夫正位于最中心的军船上。在元军的围困下,陆秀夫背着年幼的赵昺,毅然跳入冰冷的海水中。陆秀夫背负的不仅是小皇帝的生命,更承载着大宋最后的尊严。若不跳海,他们将成为元军的俘虏,遭遇屈辱。无数忠臣良将和百姓也紧随其后,纷纷跳入海中,誓死捍卫大宋的尊严。崖山海战的悲壮场面以十余万宋人跳海殉国的壮烈一幕结束,也标志着大宋的覆灭。

自此,关于赵氏皇族后裔的历史几乎断绝,直到赵家堡一位村民家中的《赵氏家谱》被意外发现。

在一次人口普查中,工作人员偶然发现漳浦县硕高山周边有一个赵姓村庄。按照常理,这一带应该是畲族的聚居地,畲族一族并不以赵姓为主。令人惊讶的是,一位村民递上了自家的家谱,上面赫然写着“汴京国族——赵氏家谱”。打开家谱,序言部分的签名是赵若和。

赵若和,乃南宋闽冲郡王,赵匡胤弟弟赵匡美的第十代孙。家谱中还记录了赵若和的逃亡经过:“不期年元兵且至……与许达甫、黄侍臣等以十六舟夺港而出……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

《赵氏家谱》中详细记载了赵若和的逃亡路线。崖山海战时,为保留赵氏血脉,16艘军船护送赵若和突围。历经艰难险阻,赵若和最终抵达福建漳浦,隐姓埋名,改姓黄,在积美村安顿下来。

黄姓与皇姓“赵”音近,或许赵若和心中依旧抱有复兴大宋的梦想,因此不愿割舍赵氏的血脉。赵若和及其后代从未向外透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生怕身份暴露会被元军抓捕。

直到一件意外的事件发生,揭开了赵家血脉的秘密。由于积美村禁同姓通婚,赵若和的某位后代黄惠官与黄姓的黄材结婚,最终被揭露。这一事件引起了官府的关注。为了保住黄惠官,赵若和的兄长黄明官将赵家族谱交给了官府,并如实交待了家族的历史。

御史朱鉴在调查后,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认定赵家后裔的复现是一个吉兆,于是批准了黄明官一族恢复赵姓,并且赐予他们官职。从此,赵氏后代不再需要隐藏身份,重新找回了失落的荣耀。

万历二十八年,赵若和的十代孙赵范回乡时,赵家族迁至硕高山脚下,决定重建赵家堡。尽管赵氏后裔在这片山区隐居了700多年,赵家堡的历史却仅有400年。整个赵家堡占地约173亩,建筑风格深受北宋影响,城内布局仿照当年汴京城的繁华。

赵家堡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有四个城门,每个门楼高耸。城墙用三合土夯筑而成,传说三合土是由沙土、红糖与糯米混合而成,历经四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城墙上设有六座马脸,另有藏兵洞、墩台等防御设施。为了抵御倭寇的侵扰,赵家堡的建筑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布满了军事防御装置。

在城内的东南方,内城的中心是一个三层四合式的正方形建筑,名为“完璧楼”。有专家认为此名寓意着赵家血脉的归复,也有说法认为它象征着赵氏王族复辟的希望。完璧楼从远处看,雄伟壮丽,宛如一名坚毅的战士,守护着赵家堡的百姓。

赵家堡的中心是赵范的府邸,府邸与城墙之间有一潭莲花池,池水被堤坝分成两部分,一侧为潘湖,另一侧为杨湖,象征着忠奸分明。池上有一座单孔拱桥,名为“汴派桥”,它的设计理念与汴京城的汴州桥相呼应。

尽管赵家堡在风风雨雨中屹立了400多年,但赵氏后裔依然坚守着祖先的传统。每年元宵节,赵家堡都会举行“丁棹”仪式。凡是年满16岁的赵家男子,都要参与这一仪式,这象征着家族的繁荣昌盛,提醒每一位族人记住他们是大宋皇族的后裔。

自赵若和逃亡以来,赵家后裔已在这片偏远的山区隐居了700多年。时光荏苒,或许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再记得他们的祖先曾是大宋的皇帝,但这并不重要。历史的风云变幻,逝去的先人们最希望的是他们的后代能够安稳生活,过上无忧的日子,这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