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谈到“中国的历史总是表现出一种典型的周期性变化:兴起时气吞山河,衰败时却又骤然崩塌。”他认为,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未能突破这种王朝更替的规律。从汉代起,王朝普遍难以存续超过三百年,往往面临农民起义的冲击,最终被新兴的政权所取代。
然而,若我们将目光放到全球范围,尤其是欧洲,我们会发现这种“王朝周期律”并不普遍。尽管欧洲也经历了王朝的更替,但这些更替通常是在具有血脉传承的王朝之间进行,权力交接多通过继承,而非武力夺权。例如,英国从1066年诺曼王朝开始至今的温莎王朝,法国也是从卡佩王朝到最后的波旁王朝,血统延续贯穿其中。那么,为什么欧洲各国不受这种王朝周期律的限制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为何存在普遍的王朝周期律,根本原因在于“大一统”的弊端,这也是我在之前一篇文章《西方历史上为什么很少有农民起义》中提到过的。大一统体制导致了国家的极度集中与高度统一,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大一统的治乱交替
大一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治大乱”。新王朝建立初期,往往迎来一个贤明的君主和得力的辅佐官员,再加上经历过前朝的动荡,王朝的总人口常常急剧下降。举例来说,隋朝在人口高峰时约为4600万,而唐代初期有户籍人口仅为1000万;在唐代开元盛世时,人口回升至4800万,但经历了八年安史之乱后,人口骤减至1692万。再如,宋金夏三个王朝人口在13世纪初超过1.4亿,但蒙古的崛起使这一数字减少一半。
这一人口骤减有两方面的好处:首先,由于人口下降,社会资源相对充裕,百姓生活基本无忧,造反的动力较弱;其次,人口不足,难以通过简单的数量优势发动一场大规模的革命。正因如此,许多王朝在初期会有相对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期,社会相对平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大治。
大一统体制确保了皇权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集中,保证了治理效率和稳定性,进而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的激增会逼近土地的承载极限。若这种矛盾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王朝的统治便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战争作为资源再分配的手段
当王朝面临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时,有两种解决办法。
一种是通过提升土地的承载能力来缓解矛盾。具体方法包括:一是开垦更多的土地,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对私田的开发;二是通过对外扩张增加土地,像汉唐时期的扩张;三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如铁农具代替青铜工具、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轮作方式等。
另一种解决方式则是通过对外战争来消耗过剩人口,拓展国土。战争不仅能消耗多余的人口,还能带来新的土地和资源。但这两种办法并非始终有效,开垦土地是有限的,生产技术的提高需要时间,而战争则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大部分王朝在晚期,往往难以调和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从而陷入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
除此之外,王朝末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财富严重不均,底层百姓陷入贫困,生存压力陡增。如果不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这些底层民众将难以生存下去。此时,暴动与起义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为了生存,甚至宁可冒死一搏,成功则可以一跃而成新王朝的开国功臣。这种情况在中国历朝的末期非常常见,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为了推翻旧政权,迎接新政权的催化剂。
随着这些起义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损失,新王朝在建立之初往往拥有较为有利的“地多人少”的局面,这也为他们提供了治理上的优势,开始了治乱交替的新一轮历史周期。
这就是中国王朝周期律的根本原因:大一统下的高效治理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一旦土地的承载极限被突破,底层民众因生存困境发起暴力反抗,形成了大乱。而这些反抗为新政权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什么欧洲没有类似的王朝周期律?
相比之下,欧洲历史上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就一直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封建分封制导致的持续战争
自查理大帝时期起,封建分封制成为西欧的政治基础。这种制度使得领土的分割十分细化,导致了各国之间的纷争不断,政权难以集中形成统一的“大治”局面。由于国家间的领土割据,战争不断,欧洲各地的王国、公国、小国并存,形成了一个高度分裂的局面。
这一政治格局使得欧洲人口不断被战争消耗。与中国不同,欧洲没有出现人口过度增长,达到土地承载极限的情况,因此没有像中国那样的社会不稳定与暴动频发。即便有一些地区的农民生活困苦,也未必能形成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
王权神授与宗教的束缚
另外,欧洲的国王并非凭借个人实力通过武力夺权,而是需要得到教会的认可,接受教皇或大主教的加冕。这使得君主的合法性不仅仅来自世俗的政治力量,更有宗教的背书。民众反抗国王的统治就等于反对教会,反对上帝,这在信仰虔诚的中世纪欧洲是不被容忍的。因此,虽然欧洲也爆发过多次农民起义,如瓦特·泰勒起义、扎克雷起义等,这些起义的目的是争取更多的生存与政治权利,而非推翻国王的统治。
复杂的王室联姻与权力垄断
此外,欧洲的王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姻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王室圈子,使得只有王室血统的人才能继承王位。即便是拿破仑在19世纪成为法国皇帝,也未能获得其他欧洲王室的承认,反映出王室的血统垄断了政权的高位。在这种背景下,普通百姓几乎不可能挑战现有的王权体系。
总结
总的来说,欧洲没有出现类似中国的王朝周期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形成大一统的王朝,政权割据,战争不断,人口增长始终受到战争限制;二是欧洲的王权体系由教会和上帝背书,民众的反抗遭遇巨大的宗教压力;三是王室通过复杂的婚姻关系形成了权力的垄断,使得普通民众无法通过继承权来挑战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