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与中国比,欧洲政治制度高明在哪,为什么不受王朝周期律的限制?
迪丽瓦拉
2025-09-09 04:33:56
0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谈到“中国的历史总是表现出一种典型的周期性变化:兴起时气吞山河,衰败时却又骤然崩塌。”他认为,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未能突破这种王朝更替的规律。从汉代起,王朝普遍难以存续超过三百年,往往面临农民起义的冲击,最终被新兴的政权所取代。

然而,若我们将目光放到全球范围,尤其是欧洲,我们会发现这种“王朝周期律”并不普遍。尽管欧洲也经历了王朝的更替,但这些更替通常是在具有血脉传承的王朝之间进行,权力交接多通过继承,而非武力夺权。例如,英国从1066年诺曼王朝开始至今的温莎王朝,法国也是从卡佩王朝到最后的波旁王朝,血统延续贯穿其中。那么,为什么欧洲各国不受这种王朝周期律的限制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为何存在普遍的王朝周期律,根本原因在于“大一统”的弊端,这也是我在之前一篇文章《西方历史上为什么很少有农民起义》中提到过的。大一统体制导致了国家的极度集中与高度统一,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大一统的治乱交替

大一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治大乱”。新王朝建立初期,往往迎来一个贤明的君主和得力的辅佐官员,再加上经历过前朝的动荡,王朝的总人口常常急剧下降。举例来说,隋朝在人口高峰时约为4600万,而唐代初期有户籍人口仅为1000万;在唐代开元盛世时,人口回升至4800万,但经历了八年安史之乱后,人口骤减至1692万。再如,宋金夏三个王朝人口在13世纪初超过1.4亿,但蒙古的崛起使这一数字减少一半。

这一人口骤减有两方面的好处:首先,由于人口下降,社会资源相对充裕,百姓生活基本无忧,造反的动力较弱;其次,人口不足,难以通过简单的数量优势发动一场大规模的革命。正因如此,许多王朝在初期会有相对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期,社会相对平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大治。

大一统体制确保了皇权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集中,保证了治理效率和稳定性,进而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的激增会逼近土地的承载极限。若这种矛盾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王朝的统治便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战争作为资源再分配的手段

当王朝面临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时,有两种解决办法。

一种是通过提升土地的承载能力来缓解矛盾。具体方法包括:一是开垦更多的土地,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对私田的开发;二是通过对外扩张增加土地,像汉唐时期的扩张;三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如铁农具代替青铜工具、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轮作方式等。

另一种解决方式则是通过对外战争来消耗过剩人口,拓展国土。战争不仅能消耗多余的人口,还能带来新的土地和资源。但这两种办法并非始终有效,开垦土地是有限的,生产技术的提高需要时间,而战争则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大部分王朝在晚期,往往难以调和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从而陷入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

除此之外,王朝末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财富严重不均,底层百姓陷入贫困,生存压力陡增。如果不进行资源的再分配,这些底层民众将难以生存下去。此时,暴动与起义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为了生存,甚至宁可冒死一搏,成功则可以一跃而成新王朝的开国功臣。这种情况在中国历朝的末期非常常见,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为了推翻旧政权,迎接新政权的催化剂。

随着这些起义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损失,新王朝在建立之初往往拥有较为有利的“地多人少”的局面,这也为他们提供了治理上的优势,开始了治乱交替的新一轮历史周期。

这就是中国王朝周期律的根本原因:大一统下的高效治理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一旦土地的承载极限被突破,底层民众因生存困境发起暴力反抗,形成了大乱。而这些反抗为新政权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什么欧洲没有类似的王朝周期律?

相比之下,欧洲历史上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就一直没有形成过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封建分封制导致的持续战争

自查理大帝时期起,封建分封制成为西欧的政治基础。这种制度使得领土的分割十分细化,导致了各国之间的纷争不断,政权难以集中形成统一的“大治”局面。由于国家间的领土割据,战争不断,欧洲各地的王国、公国、小国并存,形成了一个高度分裂的局面。

这一政治格局使得欧洲人口不断被战争消耗。与中国不同,欧洲没有出现人口过度增长,达到土地承载极限的情况,因此没有像中国那样的社会不稳定与暴动频发。即便有一些地区的农民生活困苦,也未必能形成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

王权神授与宗教的束缚

另外,欧洲的国王并非凭借个人实力通过武力夺权,而是需要得到教会的认可,接受教皇或大主教的加冕。这使得君主的合法性不仅仅来自世俗的政治力量,更有宗教的背书。民众反抗国王的统治就等于反对教会,反对上帝,这在信仰虔诚的中世纪欧洲是不被容忍的。因此,虽然欧洲也爆发过多次农民起义,如瓦特·泰勒起义、扎克雷起义等,这些起义的目的是争取更多的生存与政治权利,而非推翻国王的统治。

复杂的王室联姻与权力垄断

此外,欧洲的王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姻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王室圈子,使得只有王室血统的人才能继承王位。即便是拿破仑在19世纪成为法国皇帝,也未能获得其他欧洲王室的承认,反映出王室的血统垄断了政权的高位。在这种背景下,普通百姓几乎不可能挑战现有的王权体系。

总结

总的来说,欧洲没有出现类似中国的王朝周期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形成大一统的王朝,政权割据,战争不断,人口增长始终受到战争限制;二是欧洲的王权体系由教会和上帝背书,民众的反抗遭遇巨大的宗教压力;三是王室通过复杂的婚姻关系形成了权力的垄断,使得普通民众无法通过继承权来挑战王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前两天,老覃在《大人物真性情: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和黄兴互相甩锅,手段都很高》一文中,通过“覃仕勇说...
原创 三... 咱都知道,关羽关二爷在民间那地位,那可是相当高,作为中国武圣,“关公” 这名号,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
原创 他...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军队高级将领因地方缺乏干部,选择转业离开军队,其中孙志远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对于孙志...
原创 取... 最近,关于“取消对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周世虹指出,“一人犯罪,影响三代”的考公...
原创 唐... 在现代经济学中,通货膨胀几乎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经济的影响深远,甚至能让纸币变得一文不值。...
原创 平... "先生,您需要帮助吗?"2018年深秋的平壤地铁里,我抓着锈迹斑斑的扶手,眼前的世界开始天旋地转。就...
原创 他... 1927年4月,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致使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在敌人的残暴面...
原创 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您可以更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带给您一种独特的参与感...
还原花荣射杀晁盖过程:有一个重... 最让人费解的是晁盖的去世。大家都知道,宋江能当上首领,全靠晁盖不在。晁盖意外中箭身亡,这件事充满了疑...
原创 中...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并不允许自由发挥,自唐代起,关于建筑工程的规范已逐渐成形。比如在元代,政府对...
原创 民... 泛黄纸页间,一组穿越近百年的民国老照片被赋予鲜活色彩,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旧时光的斑驳窗牖。当黑白影像...
原创 军... 在历史的长河中,郭威的崛起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郭威曾公开表示,他并没有打算称帝,而是带领自己的...
原创 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才华如璀璨星辰,却在命运的漩涡中跌宕起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明朝的...
宰相临终警告儿子:我死后必遭灭... 公元 721 年,长安城中秋意渐浓,萧瑟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一代名相姚崇,静静地躺在病榻之上,眼...
原创 志... 当南韩第3军团长刘载兴得知五马寺已经被敌人占领时,他的表情顿时变得惊恐万分。敌军竟然在晚上23点至零...
她是两宋期间唯一能和李清照媲美... 在南宋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朱淑真以其独特的才情与坎坷的人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宛如...
家族遗珍再现:丙午户部鄂字版大... 在江苏张家港,杜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珍贵的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面值当制钱十文。这枚铜币承载着杜家三...
原创 他...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军队将领中,有不少人年轻时曾在老一辈革命家身边工作,长期接受他们的指导、教诲乃至...
原创 蒋... 赤壁之战,一场以火焚江的惊天逆转,不仅改写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更成为历史长河中权力与谋略较量的经典样本...
原创 海... 1950年7月19日,毛主席居住的中南海菊香书屋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访客——邓华将军,他是“四野三大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