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这位五虎上将带领五千精兵来到了天水郡城外,站在城下大声喊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若识破计策,速速献城,方可保全性命!”他声如洪钟,响彻天地。赵云以威慑为先,试图迫使天水郡的守军投降,免于遭受屠戮。
然而,诸葛亮的谋略虽然深远,却未能完全避开姜维的眼睛。姜维早已看穿了诸葛亮的计划,知道他会诱出天水郡的主力兵力去救援夏侯楙,随后趁虚而入。于是,姜维巧妙地设下圈套,让天水郡太守马遵带领军队出城,行进三十里后迅速折返,企图与姜维的兵力形成夹击,一举击败蜀军。姜维心中有数,如果诸葛亮亲自带兵而来,他便可以在这场战斗中擒获诸葛亮。
接下来的局势果然如姜维所料,赵云见马遵带领兵力出城,便准备攻城。突然,四周响起震耳欲聋的喊声,火光冲天,战斗瞬间爆发。姜维挥枪向赵云发起进攻,二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姜维的猛攻让赵云一时措手不及,局面一度对赵云不利。就在此时,马遵带领军队迅速杀回,姜维与马遵的军队夹击赵云,赵云此时首尾难顾,只得暂时撤退。姜维紧追不舍,若姜维此刻拼尽全力追杀赵云,赵云能否活命?这一切也许并不那么简单,分析起来有三大原因。
首先,赵云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超凡的战斗力。蜀汉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已先后战死,唯独赵云仍然活跃在战场上。尽管赵云已接近七十岁,年纪不再年轻,但他依旧英勇无比,未见丝毫衰退。回想凤鸣山之战,赵云单枪匹马与西凉大将韩德及其四子激战。韩德的开山大斧威猛异常,四子个个武艺高强。第一位上场的韩瑛不到三回合便被赵云一枪刺死;紧接着韩瑶上阵,虽然勉力支撑,但也未能挡住赵云的锋芒。韩琼与韩琪加入战团,试图围攻赵云,但赵云越战越勇。最终,韩瑶被生擒,韩德也未能幸免,被赵云亲手刺死。由此可见,赵云的战力丝毫未减,姜维难以轻松将其困住。
其次,张翼与高翔两名蜀将及时赶到,成功救援赵云。张翼和高翔本是奉命拦截马遵的军队,但因未能遇到敌军,他们判断形势不妙,迅速向天水郡进发。正好在赵云被困时,两人赶到,及时给予援助,帮助赵云突围。赵云在两位将军的支援下成功脱险,安全回到了蜀军的大营,见到诸葛亮时,更是盛赞姜维的枪法与智谋。
第三,赵云身经百战,冲阵经验丰富。即使没有张翼与高翔的帮助,赵云也不会轻易陷入困境。姜维虽然抓住赵云一时的不备,但若赵云从惊讶中恢复过来,凭借他的战斗经验与能力,他完全可以逆转局势,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即使他暂时败退,凭借赵云深厚的冲阵经验,他依然能够顺利脱险。回想长坂坡之战,赵云单枪匹马冲破曹军重围,救出了刘备之子小阿斗。相比之下,天水郡的战斗不过是小菜一碟,赵云要冲破包围圈,易如反掌。
综上所述,虽然姜维在天水郡城外对赵云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即便他全力追杀,赵云也不可能轻易丧命。赵云的超凡战力、张翼与高翔的及时援救,以及他丰富的冲阵经验,使得他在险境中依旧能生还,最终成功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