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关羽关二爷在民间那地位,那可是相当高,作为中国武圣,“关公” 这名号,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你知道吗,在三国正史的记载里,“威震华夏” 这四个字,可就只用来形容过关羽这么一回。那关羽到底得有多猛,才能担得起这四个字呢?今天咱就来唠唠。
先说说关羽的勇猛,那在白马之战里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关羽暂时在曹操手下效力,奉命去解白马之围。他远远地就瞧见袁绍的大将颜良,正稳稳地坐在戎车之中。嘿,你猜怎么着?关羽二话不说,直接就策动战马,开始了一场长途奔袭。就这么单枪匹马地,一头扎进了万军丛中。这场景,简直就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降临啊!结果呢,关羽硬是在千军万马之中,把颜良的脑袋给砍了下来,然后还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大摇大摆地回来了。随后曹操一声令下,军队出击,一下子就把袁绍大军的白马之围给解了。这可不是小说里瞎编的情节啊,是正儿八经记载在正史《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里的:“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在古代正史里,对战争的结果和谋略那是相当看重,很少会去描写武将个人的勇武。但一旦有这样的描写,那就说明这位将领在这场战役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这寥寥几笔对关羽的记述,一个视万军如无物的勇将形象,立马就鲜活地展现在咱们眼前了,这勇猛劲儿,真让人不得不服。
不过要说关羽最让人震撼的一战,还得是襄樊之战,也叫关羽北伐,这也是关羽的最后一战了。这场战役前期,关羽那势头,简直就是无人能挡啊。他带着军队,采用了陆地战、马战、水战等等各种各样的战争方式,一路过关斩将。这期间,还发生了著名的 “刮骨疗毒” 的故事呢。关羽在战场上中了毒箭,可他愣是一边让人给自己刮骨疗毒,一边还面不改色地继续下棋,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咱一般人,手指头破个小口子都得疼得龇牙咧嘴的,关二爷这可是骨头都露出来了,还能如此淡定,真不愧是神人啊!
在这场战役里,关羽还斩杀了曹魏大将庞德,生擒了名将于禁。这于禁,那可是曹操手下 “五子良将” 之一啊,在曹魏阵营里的地位举足轻重。可关羽呢,硬是凭借自己的本事,把他给活捉了。更厉害的是,关羽还利用天时地利,来了一场漂亮的水淹七军。当时天下大雨,汉水泛滥,关羽瞅准这个机会,果断出击。这一战,直接把于禁率领的七军打得是全军覆没。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那可真是震动无比,甚至都产生了迁都的想法。你想想,能把曹操吓得都要迁都了,这得是多大的威慑力啊!正史里对关羽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来的智勇和影响力,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 ——“威震华夏”。这也是三国正史中,唯一一次出现 “威震华夏” 这四个字。
有人可能会说,关羽能打赢,是不是运气好啊?就拿水淹七军来说,那水说不定就是碰巧涨起来的,又不是关羽故意决堤放水。可咱仔细想想,就算那水不是关羽放的,他能敏锐地察觉到这场暴雨洪水带来的战机,并且果断地利用它来发动进攻,最终歼灭魏军,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本事吗?同样是面对这场暴雨洪水,于禁那边是全军覆没,可关羽这边却能俘虏三万人,这对比还不够明显吗?这怎么能说不是军事才能,而是运气呢?
而且啊,关羽在其他方面也很厉害。比如说他早期跟着曹操的时候,曹操那可是一眼就看中了他的才能,立马就任命他为偏将军。当时曹操手下的 “五子良将”,像张辽、乐进、于禁、徐晃等人,官职都还没关羽高呢。曹操可不是个糊涂人,他这么做,肯定是觉得关羽的才能,完全配得上这个职位。同时代的其他人,像周瑜、刘晔、陈寿等等,对关羽的评价也都非常高。周瑜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刘晔说:“刘备,人杰也…… 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 陈寿在《三国志》里也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这些可都是非蜀汉势力的人给出的评价,应该说是相当客观的了。
可惜啊,关羽虽然厉害,但他的威胁实在太大了,曹魏和孙吴两家最后联合起来对付他。曾经的盟友孙吴,在关羽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最终,关羽败亡身死,实在是让人叹息。但不管怎么说,关羽的勇猛和忠义,都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里。他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好啦,今天关于关羽 “威震华夏” 的故事就给大家讲到这儿啦。觉得有意思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祝您发大财,生活越来越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