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发布了一篇名为《杨得志带兵入朝,不幸遇险,关键时刻,一个小男孩救下了他的性命》的文章,文章中提到:1951年3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第四次战役,我军的第二批作战部队成功入朝。这次入朝作战的部队包括了陈赓指挥的三兵团和杨得志指挥的十九兵团。
事实上,老覃在7月16日发布的另一篇文章《敌人进攻了,彭德怀最怕的事发生了,毛主席的指令更让他头皮发麻》中,也提到过陈赓。文章回顾了陈赓在帮助胡志明与武元甲抗法援越后,刚刚回国不久,彭德怀便亲自点将,要求毛主席任命陈赓为志愿军的第二副司令,赶紧前来朝鲜支援。那时,陈赓的三兵团正在四川,而他自己匆忙赶到朝鲜进行实地考察,但因旧伤复发,不得不返回国内养病。
这次三兵团入朝时,由于陈赓无法亲自前往,副司令王近山暂时代为指挥。王近山是位令人敬畏的猛将,许多老覃此前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他,比如《他是李云龙原型,刘伯承称赞他是: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等。
王近山,以他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经历为人所熟知。他无畏生死,作战时敢于拼命,堪称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将。刘伯承曾亲切地称他为“王疯子”,这个名字足以表明他在军中的特殊地位。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洪洞县的韩略村进行了一次伏击战,成功击毙了日军的少将旅团长和6名大佐联队长,堪称一场精彩的军事行动。
毛主席也曾亲自见过王近山,并激动地紧握着他的手,感慨道:“我早就听说四方面军有个‘王疯子’,了不起啊!革命就需要这样的疯子!”王近山的英勇与果敢深得毛主席的欣赏。1949年末,王近山跟随刘伯承进军大西南。解放重庆后,他带领第十二军进驻了国民党重庆警备司令李根固的公馆,找到了一张地图,刘伯承问他找什么地图,王近山直言:“我要找印度和缅甸的地图,我们要消灭帝国主义,接下来我们就要打到印度,甚至美国!”
刘伯承听后既惊讶又感叹:“真是个疯子!”然而,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勇气和信念让王近山成为了革命中的一员猛将,受到毛主席与刘伯承等人的高度赞赏。邓小平也曾评价王近山的“疯劲”是革命英雄主义的体现。
王近山于1978年春去世,时隔13年,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纪念王近山的文集题词,写下“一个战将”四个字,这是邓小平唯一一次为一位中将题词,足见他对王近山的深情与敬意。
彭德怀与王近山一样,都是性格刚烈、正直无畏的军事人物。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王近山豪气干云的话让彭德怀不禁大笑。王近山曾激昂地对彭德怀说:“美国能派多少兵?就算把李承晚的伪军加进来也不及我们一个军区多!我们几个兵团只要站在三八线上尿泡尿,就能把他们滋到釜山去!”
彭德怀听后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似乎这是他自入朝以来,第一次笑得这么痛快。那时,彭德怀已经经历了将近三个月的艰难战斗,心中充满了不满和委屈,而王近山的豪爽和乐观情绪却让他获得了暂时的释放。他笑着说道:“敌人自称‘联合国军’,可我们的一个省就比他们的国家加起来还要大。现在二野、三野、四野、一野的部队都来了,他们根本受不了我们。”
在前天发布的《抗美援朝,彭德怀第二次与韩先楚等人发生激烈争执,危险由此构成》一文中,老覃提到,彭德怀早在王近山等人到达之前,就与韩先楚、邓华、洪学智、解方、杜平等人商讨过“打出去”的方案。当时,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开赴朝鲜,预计人数将达到95万人,加上朝鲜人民军,兵力可达130万人。如果不趁此机会发动进攻,便再无其他更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