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位于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重要场所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的授衔仪式。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上,毛主席亲自主持了授予军衔的典礼,并为朱德、彭德怀等10位杰出的革命将领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军衔。
在这十位元帅中,究竟谁是最早结识毛主席的呢?是否是与毛主席共同被称为“朱毛红军”的朱德?还是被毛主席高度赞扬为“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呢?其实,毛主席最早结识的并非这两位,而是另一位重要人物。
追溯到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进入湖南酃县,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第二天,毛泽东便指示何长工前往长沙,联系湖南省委并汇报起义的最新进展。在长沙,何长工得知南昌起义的残部已经向赣南和粤北地区转移,他便决定赶往广州了解更多信息。
进入11月底,何长工辗转来到广州,却碰巧赶上了广州起义爆发,导致城市一片混乱。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从混乱中打听到朱德带领南昌起义残部的行踪——朱德部队曾在三河坝一带活动。获得这一信息后,何长工决定立刻赶往韶关。由于火车停运,他在那里等待了整整十天,直到车站恢复运营。
抵达韶关后,风尘仆仆的何长工决定先去澡堂洗个澡,稍微整理一下自己。不料,澡堂里正好有几名国民党军官在聊天。何长工马上提高了警觉,悄悄竖起耳朵偷听。经过一番仔细聆听,何长工得知朱德已经率队抵达犁铺头,并开始在该地区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了解到朱德的具体位置后,何长工便急忙洗完澡,决定当天晚上就出发前往犁铺头。果然,那几位国民党军官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何长工顺利在犁铺头找到了朱德,心中充满了激动与喜悦。他立刻向朱德汇报了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消息。而朱德也向何长工提到,他曾派毛泽覃去找毛泽东:“我们从南昌撤出来后,跑了好几个月,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落脚地,前不久才得知你们的下落,便派毛泽覃去井冈山找毛泽东同志。”
1928年3月,毛泽东为了响应湘南起义的号召,带领部队来到酃县中村,并安排毛泽覃与朱德的队伍取得联系。期间,毛泽东在中村积极组织部队开展政治教育,并号召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分配土地,打击地主阶级。
湘南起义失败后,朱德率领残部向井冈山进发。毛泽东立即组织兵力分成两路前往接应。在工农革命军的掩护下,朱德顺利到达酃县沔渡。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兴奋不已,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往沔渡与朱德会合。当毛泽东来到张家祠门口时,迎接他的是朱德、陈毅等人。那一年,毛泽东34岁,朱德42岁。从此,两人开始并肩作战,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了无数努力。
那么,毛主席与彭德怀的相识又是在何时呢?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率领红军发动了平江起义,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自己担任红五军军长。起义胜利后,红五军面临敌军围攻,彭德怀决定带领部队展开游击战,同时寻找与红四军的联系。
三个月的游击战中,红五军成功保障了自身安全。然而,彭德怀早在1927年冬就已经关注到井冈山的情况。平江起义成功后,他便产生了与朱毛红军接触的念头。他认为毛泽东在井冈山所开展的工作既真实又切实,尤其是毛泽东能够分田地并建立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吸引了彭德怀。
在给黄攻略的信件中,彭德怀提到过:“秋收起义在农村的失败教训,教会我们盲目行动的危险。毛泽东却能在井冈山高举旗帜,打破了这一局限。”彭德怀带领红五军向井冈山转进,队员们克服了艰苦的条件,心中唯一的目标就是与毛泽东的红四军会合。
毛泽东得知彭德怀即将抵达井冈山时,立即派遣何长工等人前去迎接。11月下旬,何长工在莲花城北九都接应了彭德怀和红五军。12月,彭德怀在何长工的带领下顺利到达井冈山。
当彭德怀走进宁冈县茨坪的一座农民住房时,迎接他的是一个身材瘦高、眼神坚定的男子,伸出手来热情问候:“你也走到了我们这条道路上。中国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社会主义革命必将胜利,民主革命也不会失败。”此人正是毛泽东,彭德怀与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便是在此时发生。
可以看出,朱德和彭德怀都在1928年冬季与毛主席结识,但在十大元帅中,还有一位比他们更早结识毛主席的元帅——罗荣桓。毛主席曾称罗荣桓是他“终身的战友”,在1963年罗荣桓去世后,毛主席更是感慨:“国家有难,谁能解答?”这短短几句话,足以看出毛主席对罗荣桓的深厚信任与惋惜。
1927年4月,罗荣桓考入武昌中山大学,并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许多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中动摇,选择背叛革命,但罗荣桓依然坚定地跟随中国共产党。他曾用五个字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气愤,不服气。”
同年7月,罗荣桓在通城组建了农民自卫军,并担任党代表。在敌军逼近时,他率领部队加入了工农革命军,并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时,罗荣桓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特务连党代表。在文家市,罗荣桓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当晚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明确指出不能再攻打长沙,并提出将部队转移到农村,开展土地改革,最大限度地发动农民群众。通过讨论后,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的战略方向。
秋收起义后,罗荣桓随毛泽东一同前往井冈山,并在此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工作能力,这让毛泽东对他印象深刻。1929年,罗荣桓在古田会议上提出了部队管理问题,毛泽东非常重视。会后,毛泽东与冯文彬散步时提到:“这个同志真是个人才,我们发现他有些晚。”
在十大元帅中,与毛主席最早相识的正是罗荣桓,甚至在秋收起义时的合照中,罗荣桓也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