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年间,管仲辅佐公子纠时,悄然向公子小白射出一箭,原本是设下埋伏,没想到未能射杀公子小白。射不中也罢,最让人意外的是,管仲心中竟自以为已成功致命,结果却意外促成了公子小白的崛起,最终封他为齐桓公。
齐桓公心中怀恨,渴望报复那一箭之仇,甚至想要置管仲于死地。多亏了鲍叔牙的劝说和游说,齐桓公才最终决定任命管仲为相。在岁月流逝,当管仲面临垂危时刻,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出任相位,管仲却认为这并不合适,始终坚持不愿。
召忽与管仲乃是公子纠生涯中的坚定助手。公子纠被鲁庄公杀害后,召忽选择了自杀以示忠诚。而管仲则表示:“我母亲辛苦抚养我长大,不容易。”于是他没有追随自杀,这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给人一种对其品行的质疑。
然而,鲍叔牙为何偏偏要向齐桓公强烈推荐这样一个人?这其中的原因,莫非就是两人自小一起玩耍的友情。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童年时光,鲍叔牙从小就意识到管仲的“贤良”,尽管具体的品德表现未被一一列举,但显然他对管仲的能力早有印象。
“常欺鲍叔”的“欺”字,绝非如今我们常用的“欺负”。《康熙字典》的解释为:“自昧其心曰欺。”也就是说,管仲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厚颜无耻。
管仲的“不要脸”究竟表现在何处?一言以蔽之,就是他总是把自己置于中心。无论是与鲍叔牙一起经商、赚取丰厚的利润时,管仲总是优先多拿一份,理由是:“我母亲养我不易”;或是在战场上纵然遭遇嘲笑,管仲的回应也是:“我母亲辛苦抚养我不容易”;就连在召忽自尽殉节的那一刻,管仲的心思依然是:“我妈把我养大不容易”。
虽然管仲的战斗方式不见得古怪,但他所展现的手段却异常犀利。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鲍叔牙便会替他圆场,以免管仲自己出面解释。李小龙曾说过:“我不怕练一万招的人,我只怕把一招练一万遍的人!”看来,管仲这句口头禅的重复,早已将鲍叔牙洗脑得即便明理也不得不认同。
以上的表述虽有些调侃,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鲍叔牙与管仲从小一起成长,鲍叔牙目睹了管仲的优缺点,因此对于他能力的认识早已深植心中。与管仲不熟悉的人,自然难以领略到他的真实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