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事件余波未平,令人感到震惊和愤怒的事情又再次浮出水面。去年,小学生数学课本中出现的唐氏综合征人物插图、倒挂五星红旗和性暗示等让人瞠目结舌的内容仍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萦绕。近日,又有家长在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中发现了一幅“丁汝昌投降图”,这一内容显然严重扭曲了历史的真实。尽管该书的出版方已经公开道歉,但丁汝昌的后代及广大的网友依旧对此表示不满,并对此持有质疑态度。
丁汝昌在早年的军事生涯中曾参与过太平天国运动,后来的归顺选择则使他投身于清朝,在湘军和淮军中任职。他因获得李鸿章的赏识,被提拔为北洋水师炮船的督操,从此正式进入海军。清朝光绪皇帝正值变法图强之际,向外国购买了多艘军舰,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超勇”、“扬威”号巡洋舰以及“定远舰”、“镇远舰”等。丁汝昌当时被派与林泰曾等人前往英国接收“超勇”、“扬威”号巡洋舰,进一步扩大了海军力量。
1882年,随着朝鲜王朝内乱和壬午兵变的爆发,日本趁乱出兵。作为朝鲜的宗主国,清朝接到了朝鲜的求援,便命丁汝昌率领“威远”、“超勇”、“扬威”等舰只前往朝鲜,观察局势并防止事态恶化。丁汝昌率队将声势浩大的朝鲜大院君李昰应控制,并押送至天津进行软禁,成功稳定了紧张的局势,挫败了日本在朝鲜的干涉计划。
1886年8月,为了保护朝鲜的永兴湾不被沙皇俄国占领,清廷再次派遣丁汝昌与琅威理率领包括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超勇和扬威在内的六舰前往朝鲜的釜山和元山进行巡逻。北洋水师的到来引发了日本民众的羡慕与敌意,随后长崎事件爆发。当时,北洋水师总查琅威理甚至考虑向日本宣战,如果真开战,历史的走向或许会大相径庭,甲午战争的惨败也许会有所不同。
这场长崎事件以日本赔偿五万余元了结,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但这一事件彻底激发了日本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日本天皇的号召下,民众开始紧缩开支,全力以赴发展海军,他们将中国的北洋水师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彼时,北洋水师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九,这对日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经过几年的艰苦发展,日本海军的力量实现了飞速提升,渐渐开始对清朝的海军发起挑战。然而,日本海军并未遵循战斗的道义,毫无预兆地在丰岛海域对北洋护卫舰队进行了突袭,甲午战争由此爆发。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遭遇惨败,损失了五艘战舰。丁汝昌被罢免尚书的头衔,甚至连原有的职务也遭到了革去。尽管处处艰难,丁汝昌依旧努力召集将士,商讨水陆作战的应对之策。
日本在看到丁汝昌即将被清廷抛弃后,向其发送了劝降信函,但丁汝昌决心不为所动,立志奋战到底。他甚至为家人写下绝笔信,表达自己的忠诚与决心。随即,丁汝昌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镇远舰上督战时,他一度想与舰同沉,最终在部下的奋力营救下逃脱。尽管日军再次发来了劝降书,丁汝昌依然毫不留情地拒绝,并选择了在当天晚上自尽,以此表达自己的抱负与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