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齐鲁|屈原曾两度踏上山东大地
迪丽瓦拉
2025-09-09 22:03:44
0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粽子节、五黄节、躲午节、解粽节、五月节、端礼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据《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龙舟竞渡、粽子寄情、游江、乡里“闹晚”等民俗在屈原故里延续至今,形成一种传统。

端午节即将来临,在互祝端午安康、怀念屈原之时,让我们追溯他曾两次踏足山东大地的经历,以及与这两次使齐经历密切相关的屈原的人生命运及历史的轨迹。

文|孙葆元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左徒、三闾大夫,他曾两次从遥远的楚国郢都(湖北江陵)出发,踏上齐国的大地,在山东临淄与齐国国君会晤。两度出使,肩负着合纵抗秦的属国使命,也为《离骚》的诞生打下思想基础。

第一次使齐,欲联齐抗秦

屈原第一次使齐是在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二年秋天。那一年他二十一岁,因出色的政治才华被楚怀王拜为左徒。左徒这个官职不见史籍记载,从职责看,承担着国内的方略制定、分封国之间的外交斡旋。

公元前321年,秦兵犯楚,十九岁的屈原率领家乡子弟奋起抗秦,引起楚怀王的注意,先拜其为县丞,随即调往朝廷。这一时期正是秦师觊觎各分封国土地、意欲吞并的时期,列国忧心忡忡,不知何去何从。大概是屈原提出了联齐抗秦的主张,才促成了这一次出使。出使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与齐国联手,组成抵御秦国扩张的阵线。出使结果,史书没有记载,可以推测,起码宣示了楚国不屈的立场和与齐国结好的愿望。

屈原使齐一年后,公元前318年,即周慎靓王三年,楚、赵、韩、魏、燕五国联兵攻秦,发生了函谷关大战。屈原亲自参加了楚军的作战。“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国殇)但是,战役以五国失败告终。这一战让列国看清了强秦的实力,也看到了自身的弱势,以及作为弱势国的国策制定者应该如何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应该说楚怀王是第一个觉醒者。《史记·屈原列传》说,“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这是一部统筹楚国内政外交基本方略的大法,是楚国奋发图强的一次改革。屈原提出“美政”的政治主张。所谓“美政”,基本指导思想就是社会和谐,在施政上,抑制权贵,举贤任能;在国家治理上,让百姓安居,富国强兵。

变革引人瞩目,也遭到他人的忌恨与污蔑。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心害”屈原“其能”,欲与之“争宠”,几次想占有这份功业。屈原只推说这还是一份不成熟的“草稿”,拒绝了上官大夫的索取。上官大夫妄图贪功之心被拒绝,就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污蔑说,你让屈原制定宪令,天下人尽皆知,每一道令发出,屈原都会对人说,这是我写的,天下“非我莫能”!

上官大夫的谗言果然奏效,屈原被褫去左徒之职,逐出朝廷。

公元前313年,即周赧王二年,秦国的外交纵横家张仪破解了屈原缔结的齐、楚联盟。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师伐秦,被秦军打得大败而归,反而造成汉中郡沦陷。这就是历史上的“丹阳之战”。

张仪成了楚怀王心头一个挥不去的阴影。余怒未消的楚怀王,次年(公元前312年)三次用兵伐秦,结果在蓝田再遭重创。

二次使齐,再度被罢免流放

失去了齐国支援的楚国孤掌难鸣。此时楚怀王想起了屈原,派他再赴齐国,恢复被秦国破坏的联盟。屈原身负使命,第二次踏上齐国的土地。

秦国没有给楚怀王机会。公元前311年,秦军出击楚国,一举夺取召陵。这是秦国给楚国的一点颜色。拿下召陵,秦惠文王便对楚怀王说,愿缔结秦楚之好,并开出结好的条件:秦国愿意把汉中土地分给楚国一半。这是一个休战罢兵的台阶,楚国完全可以顺着这个台阶下来,整顿内政之忧。然而,楚怀王投错了这步关键的棋子,他不要土地,只要张仪,秦楚之盟结成。

要张仪是什么意思?是用张仪的智谋纵横天下,还是削弱秦国的智囊?楚怀王一定认为土地以后还有机会可以夺取,他也怀着一颗争霸的心。但张仪何其聪明,他来到楚国,重金贿赂,从楚怀王宠妃郑袖那里获取途径,重新返回秦国,把楚怀王耍得目瞪口呆。张仪的这趟往返简直可以写成一则人心向背的寓言。当屈原千里迢迢从齐国赶回来,张仪已经离去。屈原责备楚怀王,你为什么不杀了他?楚怀王顿悟,派人去追张仪,可是一切都晚了!

二次使齐归来的屈原,再度被罢免流放,他的政治主张始终被谗言佞语压制,空怀报国之念,无以施展。

与秦结盟的报应终于来了。公元前309年,即周赧王六年,齐国联合六国兴兵讨伐秦国,齐宣王对楚怀王颇有微辞,因为有一个楚秦之盟在。楚怀王为他治国理念的摇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此时屈原已经离开朝廷,在郢都设馆教学,成了一个没有发言权的庶人。他用一个“离”字表达自己的痛心疾首,远离了朝廷,远离了主张,远离了对国家命运的牵挂,便写成那篇震撼千古的《离骚》。司马迁这样评价《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他在说,《离骚》之忧是“离忧”。他继续解释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并评价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就是离怨之辞。后人有“风骚”之语,“风”是《诗经》,骚是《离骚》。这是中国诗的源起。

屈原主张联齐抗秦,他是楚、秦联盟的障碍。公元前304年,周赧王十一年,他被流放到汉江以北地区,楚、秦联盟得以实现。闻听此讯,他写道:“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朝臣皆媚,“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昔日怀王“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他想到了退一步,“愿承间而自察兮”,可是,曲直有度,岂可混淆视听,“心震悼而不敢”。他的人生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这首述怀诗名为《抽思》。屈原的心已成乱麻,他一点一点梳理着、反思着,痛苦吞噬着他。

公元前302年,齐国联合魏国、韩国出动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楚怀王慌了,昔日的盟友突然翻脸讨伐,此时他已经把命运押在秦国身上,乞求秦国援助。秦国说,援助可以,但是须以人为质。楚怀王自己走入了一个死胡同,万般无奈,令太子横为人质入秦。秦方出兵击溃齐、魏、韩联军。怎奈楚太子横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在人家的国内与秦国大夫争斗,将人杀死,畏惧逃回。秦国通缉凶犯,两国再次交恶。

公元前299年,周赧王十六年,屈原从汉北流放返朝。秦国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屈原力阻此行,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楚怀王犹豫间,幼子子兰怕失去秦国这个依靠,力促父王前行。楚怀王再次罔顾屈原的忠告,前往秦国,结果一到武关就被扣留,并被绑架到咸阳,胁迫其割让楚国的巫都和黔中郡土地,不给不予放行。这回人质换了,由太子变成了君主。最后,楚怀王死于自己的盟友之手,楚、秦关系彻底告终。

屈原的最后时刻

公元前298年,秦师出关攻取楚国,在析邑豪取十五个城池,斩楚军五万首级。楚与秦结好,十余年时间不算长,足以收获一颗吞咽不下去的苦果。从此秦、楚绝交。然而,屈原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再度遭到流放,从郢都被贬谪到偏远的沅湘流域(今湖南沅江、湘江一带)。

公元前280年,秦国大将司马错攻楚,楚国被迫割让上庸、汉北。次年,秦国大将白起再度攻楚,又掠走荆州、邓州、西陵大片土地。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拿下郢都,那些进谗言污蔑屈原的贵族们在他们散布的乌云中四散奔逃,楚国亡了。

此时,屈原在岳阳汨罗江畔,《史记》记下了他最后的时刻: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江边的渔父见到他,惊而问之:子莫非是三闾大夫欤,何故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被流放至此。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最后说,洗过头,必须弹掉帽上的尘埃;洗过澡,一定要抖落衣上的灰土。岂可让洁身受污浊的浸染呢?宁可赴清洁的江流,葬身鱼腹,也不能将清白之躯混同于蠼螋之虫!

公元前278年,周赧王三十七年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身汨罗江。《怀沙》是他的绝唱,他唱道:“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这几句被司马迁引用到《史记》中。

不同流合污,不凤鸡同翔,不玉石混杂,以死殉国,以死殉正道。时光过去两千多年,我们珍惜的是屈原留下的爱国情怀与文人风骨。

(本文作者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天边的落日如一抹温柔的光辉洒下,余晖照亮了整片天空,光线柔和却不刺眼,温暖而宽厚,仿佛为这大地披上了...
清代福建私家藏书的鼎盛 清承明之后,福建私家藏书又有了重大的发展,无论在藏书的规模、数量、种类、区域分布等方面,均超过了以往...
原创 刘... 众所周知,刘备的儿子刘禅,被很多人戏称为刘阿斗,因他不仅缺乏进取心,还沉迷于享乐。即使在身边有诸葛亮...
原创 三... 三国正史:假如诸葛亮在东吴被杀,主公刘备会为此复仇吗? 我们都知道,刘备是东汉末年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
原创 古... 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然而,古人创造的许多物品与制度,至今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
文本中的二郎神称号元代记录篇:... 文本中的二郎神称号元代记录篇 老赵闲聊二郎神的真人真君之辨8 老赵闲聊神怪中的二郎系列四十一 老赵闲...
原创 为... 在中国与欧洲的历史演进中,农民运动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频发,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
原创 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和复杂历史背景的朝代。它的历史中有许多鲜为人知...
这就是民国影坛四大女神真实样貌... 这就是民国影坛四大女神真实样貌,都看看吧,这可不是演员饰演的 在民国时期的影坛上,有四位风华绝代的...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史诗之一,其中的众多人物,不仅各具智慧,还对天下风云产生了深远...
原创 6... 1969年的一个深夜,伴随着阵阵汽笛声,一辆从郑州出发的火车缓缓停靠在南京火车站的站台上。 不久后...
原创 被... 有人曾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反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事实:我们常常接受的“历...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帝国,历来争议不断。尤其是关于清朝如何崛起的问题,至今人们有不同的...
原创 三... 在许多人眼中,曹操往往被视为一个典型的反派角色,但这并不能掩盖他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尽管曹操展现出了出...
原创 5... 本文所述的每个细节都来源于可靠的资料和记录。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能够记录下各个地区的人文特色,并通...
原创 《... 《狮城山海》的大结局终于揭开帷幕,充满高潮的终局博弈将江湖权谋与山海精神推向巅峰。在大结局前,郑秋利...
原创 草...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经典智慧之作,许多人对这一历史故事耳熟能详。通过这次行动,诸葛亮不仅展示了卓越...
原创 他... 公元208年,刘备在曹操的雄壮军队追击下狼狈而逃,此时他在当阳遇见了鲁肃,鲁肃出于好奇前来打探情况。...
原创 解... 夏朝在国际历史学界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目前,夏朝仅有文字记载,却缺乏同时代的文物实物作为佐证,...
原创 上... 老照片的魔力,在于它总能在泛黄的色调里藏住鲜活的呼吸,这些被折叠进相册的瞬间,从不是简单的人物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