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卫家最巅峰的时期,应当是在公元前122年到公元前106年之间的那段时间。这十五年中,卫家几乎完全掌控了汉朝大约一半的军队,而另一半则与卫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除此之外,朝廷中不少大臣,也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卫家有着深厚的渊源。从高层到中下层,卫家几乎无所不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时代,卫家就如同汉朝的核心力量,独占了绝大部分的统治资源。
要深刻理解卫家的权力与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卫家的成员分别从事了什么工作。只有理清了这些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卫家的巨大势力!
在卫家内部,最为核心的人物无疑是皇后卫子夫。卫子夫出身平阳侯府,年少时在汉武帝姐姐家当歌女,凭借出色的容貌吸引了汉武帝的青睐,最终成为了他的宠妃。当时,汉武帝急需有力的外戚家族来支持自己的政治权力,于是卫子夫便顺利崛起,卫家也随之飞黄腾达。
随着卫家地位的提升,卫子夫在宫中的权势也愈发强大。尤其是在公元前128年,卫子夫为汉武帝诞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成为太子的刘据。刘据作为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很快被立为太子。这也使得卫子夫成为了更为尊贵的皇后,巩固了卫家在宫中的地位。
对于卫家而言,卫子夫与刘据的关系是其权力的基石。只要卫子夫仍为皇后,刘据仍为太子,卫家作为朝廷的第一外戚,便能稳坐高位。卫家的整个权力架构几乎都围绕着这母子二人展开。
卫子夫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卫子夫的弟弟们,均在卫家权势的庇护下,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卫家大姐卫君孺,早年仅是平阳侯府的一个仆人,后来通过卫子夫的支持,她嫁给了当时的太仆公孙贺。公孙贺并非普通人,他曾是汉武帝的心腹,并在中期时成为丞相。他的儿子公孙敬声继承了父亲的职务,成为太仆。
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虽为单亲妈妈,却依然不失为一位有着强大影响力的女性。她曾因与霍去病的父亲有过一段恋情,生下了霍去病,后又嫁给了陈平的曾孙陈掌。陈掌在汉武帝的信任下,成为了皇宫内的重要人物,最终担任了詹事。
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虽在卫家兴盛时被提拔为侍中,但不幸早逝,未能长时间参与家族事务,因此卫家大哥的影响力并未延续下去。而卫子夫的三个弟弟中,卫青尤为出名,作为著名的大将军,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卫家的贡献,几乎奠定了卫家在汉朝的绝对权势。
卫青的崛起几乎是一段传奇。他原本是平阳侯府的骑奴,凭借姐姐卫子夫的权力支持,逐步进入军事领域。卫青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成长为一名顶尖的将领。尤其是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卫青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带领汉朝大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最终将匈奴打回漠北。卫青的成功,不仅使得他个人声名远扬,也使卫家成为了汉朝军中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
卫青的原配妻子去世后,他娶了平阳公主,这使得他成为了汉武帝的姐夫。卫青的身份逐渐变得举足轻重,成为了卫家权力的顶梁柱。
卫青之后,卫家还有两位重要人物。卫广在南线军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平定西南夷的战役中,卫广亲自带兵灭掉了且兰国,并为汉朝开辟了西南的战略通道。卫步在历史上较为低调,几乎没有留下多少记载。
在卫子夫的下一代中,虽然一些后代并未显赫一时,但也有不少重要人物。例如,卫家大姐的儿子公孙敬声后来担任了太仆,而卫家二姐的儿子霍去病,凭借卓越的军事成就最终封狼居胥,成为汉朝著名的名将。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则被立为太子。卫子夫的大女儿嫁给了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而其余两位女儿也与极为显赫的权贵家族结成姻亲,虽然史书未有详细记载。
卫家四位男丁中,卫青的三位儿子虽然被封为王,但并未展现出过人的才能。卫青的大儿子卫伉曾参与边防工作,但由于匈奴问题已得到解决,他的军事成就相对较为平淡。
除了卫家自己的后代,其门生故吏更为可怕。卫青麾下的将领,很多都在卫家的权力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卫青为汉朝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军事胜利,也为卫家培养了众多高层军事人物。
卫家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军队。在文官体系中,卫家同样拥有大量的支持者。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虽然在年少时曾有些不幸,但在监国期间,他依靠卫家的支持,成功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巅峰时期的卫家,几乎主宰了整个汉朝的政权。从军队到文官,卫家几乎渗透到汉朝的每个角落。若是在其他朝代,这样的权力集中肯定会引发皇帝的怀疑。然而,幸运的是,卫家遇到了如汉武帝这样的雄主,他的手腕足够强大,能够容忍卫家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到了汉武帝晚年,他对于卫家的权力日益增长感到了忌惮,最终发生了巫蛊之祸,标志着卫家权势的衰落。
无论如何,巅峰时期的卫家,的确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