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的某一天,日本突然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一架不明飞行器正以每小时810公里的速度,从遥远的方向飞向日本。对这架飞行器的警觉,来源于它的起点——苏联。
为什么一架苏联的战斗机会飞向日本?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尽管日本方面用俄语发出了多次警告,这架飞行器依然不为所动,继续保持着飞行轨迹。忽然间,这架飞机在雷达上消失了,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它可能已经改变方向。然而,过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雷达屏幕上又出现了画面,这架飞行器竟然在北海道函馆机场的跑道上迫降。当时附近的居民听见飞机急速降落的轰鸣声,纷纷跑向机场,好奇地望向这架突然降落的战机。就在此时,飞机舱门打开,一名飞行员迅速从驾驶舱中钻出,拔出手枪对准空中开了一枪:“嘭!”
这名飞行员究竟是谁?他为何做出这种举动?
苏联的空中力量分为两类:一类是苏联空军,负责为地面部队和核轰炸机提供支援,另一类是苏联国土防空军,专门负责保卫整个苏联的空域。与苏联空军相比,国土防空军得到的装备和资源要更为丰富,常常享受“优待待遇”。因此,苏联空军虽名义上强大,实际资源却远不及国土防空军。驾机飞往日本的这名飞行员,名叫毕克托·伊万诺维奇·别连科,隶属于“优待部队”国土防空军,担任空军中尉职务。
别连科出生在纳尔奇克市,父亲是二战老兵,后来做矿工。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对她几乎没有任何记忆,因为父亲总是避而不谈母亲的事情。家庭的贫困使得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小时候常常被同龄孩子欺负。1958年,11岁的别连科在学校因为藏有几枚戈比而遭到比自己年长的几个同学暴力殴打,鼻青脸肿。尽管他最终没能保住那点钱,但也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一点:为了不被欺负,只有强大自己。于是,他开始刻苦训练拳击和体操,逐渐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这份坚持为他日后的军校录取和成功从军奠定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顺利进入苏军,成为一名米格-25的飞行员。然而,尽管职位高薪,别连科的生活却充满困境。他居住的地方条件简陋、破旧,连往返部队的公交车也成了他日常的交通工具。与妻子的关系也不和睦,常常争吵,最终妻子将儿子送到千里之外的娘家。而且,家附近的邻居醉酒后常常找麻烦,令他倍感压抑。最终,一起不幸的事件彻底点燃了他内心的反叛火焰。
几个月前,部队的一名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失踪。尽管部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搜寻,但一无所获。几个月后,一名猎人在荒野中发现了他的尸体,死因竟是被饿死。原来,这名飞行员因飞行中发生故障,失去了所有生还的装备和食物,最终死于饥饿。这件事情让别连科深感震撼,他开始思考如果自己也处于那样的境地,可能就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这使他决定放弃目前的生活,并作出叛逃的决定。
1976年9月6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别连科对着妻子和儿子保持沉默,穿上军装,默默地离开了家。坐公交到达防空司令部,吃过早餐后,他换上飞行服,接过手枪,然后与一位将军在食堂里消磨了几个小时,听着将军念叨着诸多注意事项。尽管他表面上专心听讲,心里却在计划自己的叛逃之路。
午餐后,别连科登上了飞往萨哈罗夫空军基地的大卡车,经过一番严格检查后,他终于走进了米格-25的驾驶舱。起飞前,别连科特别叮嘱同事将油箱加满。在起飞后,他迅速脱离飞行编队,猛加油门,向东飞去。飞行途中,别连科知道,如果被追击,自己即使没有被击落,恐怕也会被抓回去接受军事审判。所以,他决定选择低空飞行,以避免雷达的侦测。当飞行进入日本领空时,他才迅速升至6000米的高度。然而,由于他忘记调整无线电频率,导致日本自卫队无法接收到他的信号,双方沟通出现了困难。
别连科原本计划飞往千岁基地,那里是米格-25唯一能够安全着陆的机场。他相信日本自卫队会像以往一样迅速出动拦截并引导自己着陆。然而,他低估了这架米格-25的特殊性。飞行过程中,米格-25的雷达频繁失联,导致日本空军的追踪工作困难重重。随着油量减少,别连科只得决定在函馆机场迫降。
降落后,别连科本以为会遭到严密的警戒和包围,准备好面对来自日本军警的强烈反应。然而,令他惊讶的是,机场周围只聚集了不到70人,许多人还在用相机拍摄这架突然出现的飞机。别连科愤怒地拔出手枪,朝空中开了一枪,以此驱散那些不知情的围观者。拍照的工作人员被吓到,瑟瑟发抖地交出胶卷。
不久后,消防车和警察赶到现场。函馆机场事务所随即向交通管制部门报告:“苏联军用飞机紧急着陆。”米格-25的降落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情报部门,因为这架飞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神秘”的存在。
自50年代起,由于苏联的严密保密措施,西方国家对苏联军力知之甚少。米格-25的存在,尤其是其超音速飞行能力,成为西方国家极为好奇的对象。早在1971年,以色列就曾与米格-25发生过激烈交锋。在一次拦截任务中,甚至出现米格-25飞行速度超过导弹的惊人情况,令美国军方对这款战机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来,日本计划在对米格-25进行技术调查后将其归还苏联。然而,美国则主动提出,愿意派专家协助拆除飞机上的自毁炸弹,并借机进行技术研究。日本最终同意了美国的提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米格-25被拆解,送往美国进行详细检查。美国技术人员最终得出结论,米格-25虽然在速度和威慑力上极具优势,但在实际空战中并不具备灵活机动的优势,且其设计中存在大量问题。
在这之后,别连科被允许与苏联大使馆人员会面,最终于9月9日飞往美国,并申请政治避难。尽管美国CIA起初拒绝让他继续从事飞行工作,但经过一系列帮助和整容手术后,别连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在美国成为一名航空航天顾问,并于1980年获得美国国籍。这一举动在政治避难历史中极为罕见,标志着他彻底脱离了过去的身份。
尽管他在苏联叛逃一事上受到了严厉的审视,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别连科的叛逃行为也逐渐被遗忘,1996年,他还曾回到俄罗斯,但此时早已没有人再提起他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