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伍云召之子:连败程咬金等三将,战平尉迟恭秦琼,李世民却不重用
迪丽瓦拉
2025-09-10 12:30:57
0

伍云召是许多古典历史小说中的重要角色,如《说唐》、《兴唐传》和《隋唐演义》等。在《说唐》中,他被排在隋朝英雄榜的第五位,显现出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伍云召乃是隋朝老臣伍建章的儿子。随着杨广的非法篡位,伍建章因直言进谏而被满门抄斩,为了为父报仇,伍云召在南阳关集结了十万精兵,发起了反隋起义。他尽管勇猛无比,却不敌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最终在城破之际,心爱的妻子李氏为了保护家族的名誉悲惨跳井自尽。绝望之际,伍云召只得抱着年幼的儿子突破包围,并在关帝庙将其托孤于诚实忠厚的农民朱灿。

伍云召的儿子以“伍登”为名,后来,朱灿被封为南阳王,伍登也随之成为“小王爷”,一直在朱灿的细心照料下长大。尽管伍云召武艺高强,但他在扬州比武时却遭逢不幸,被左雄的坐骑无情地撞死,伍家也因此只剩下了幼小的伍登,成为家族的唯一继承人。

在五龙会时,伍登受刘黑闼的邀请前来助阵。尽管刘黑闼出师受挫,伍登依然勇往直前,戴上盔甲勇敢出战。此时,他已改名为“朱登”,因为他随着养父朱灿的姓氏而改名。伍登首先迎战程咬金,经过几轮交锋,伍登用力一鞭重击在程咬金的肩膀上,迫使程咬金退去,随之齐国远和史大奈也试图迎敌,却同样败在伍登之下。当尉迟恭出战,伍登则与他展开了长达百余回合的酣战,三次比试未分胜负,双方之间斗成平手。

最终,秦琼登场与伍登交锋,尽管经过三十回合的较量依旧未能分出胜负。秦琼得知伍登的背景后,劝他投降唐朝。伍登经过深思熟虑,觉得顺从天意是明智之选,于是私下决定降唐,协助李世民铲除刘黑闼及其余党。虽然伍登的武艺出众,理应备受李世民重用,然而李世民却选择了让他继续驻守南阳,随后对他的记载便渐渐稀少,或许李世民对他还有些许不信任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玄...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原创 韩... 功高震主:古代将领的宿命困局与韩信悲剧 历史长河中,不乏以智勇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但他们的结局往往令...
原创 1... 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曾一度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之一,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政治与军事成就。然而,斯...
原创 朱... 在谈及中国历史上各位帝王所留下的印记时,有些皇帝确实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君...
颂莎瓦丽王妃究竟有多美?一组最... 颂莎瓦丽王妃究竟有多美?一组最全的老照片,带你了解真正颂妃 作为泰国玛哈·哇集拉隆功的第一任妻子,...
原创 诸...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的生活可谓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他曾遭吕布欺凌,又被曹操追赶,几乎丧命。很多时...
原创 袁...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这个统治中原数百年的古老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动乱中,天灾...
原创 封...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穷人的处境似乎愈加艰难。虽然我们不再像古代那...
殿试现场突现3筐稻谷!刘伯温见... 文|小玉 编辑|小玉 前言 洪武年间的一场殿试,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朱元璋下令搬进...
原创 被... 清朝的历史悠久,历时276年,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以及多个标志性的人物。这个...
原创 孙... 我们都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拥有不平凡的历史背景与成就。起初,他在医学院学习医学。那么...
国民党军大撤退乱象:嫡系先走,... 01 上海守军派系繁杂 1949年,在经过三大战役之后,民国政府的地盘大量丢失,到1949年3月,国...
原创 桑... 你可能想象不到,西汉的一位“理财高手”,竟然凭借一身**“专权”与“苛政”的本领,赢得了汉武帝的青睐...
原创 曹... 曹操,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枭雄,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时期占据强大的地位,归根结底在于他身边聚集了许多杰出...
原创 清... 清朝能够成功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常常被一些人认为是“捡漏”之举。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在...
原创 汉... 历史上,皇帝为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往往可谓煞费苦心,经历了重重考量和复杂的权谋斗争。虽然按照传统的继承法...
原创 司... 自古帝王高居权力之巅,身处权力漩涡之中,难免生疑。即便是那些曾并肩作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臣,也难免被...
原创 蜀... 《三国志 陈震传》:陈震抵达武昌,孙权与陈震共同举行升坛誓盟,明确划定两国的疆域:东吴获得徐州、豫州...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群雄并立,战火连天。无数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他们或以谋略决胜千里,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原创 曹... 中国历史上实行分封制度的封建朝代,除了西汉、西晋和明朝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朝代。在这其中,西晋朝仅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