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其实早就识破空城计,为何仍然撤军?专家:不撤是自取灭亡
迪丽瓦拉
2025-09-10 15:32:16
0

自古帝王高居权力之巅,身处权力漩涡之中,难免生疑。即便是那些曾并肩作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臣,也难免被皇帝怀疑。对此,我们可以理解,毕竟“高处不胜寒”,皇帝常常自称孤家寡人,身边无人可依,身处险境的孤独感无可避免。这种心态并非没有道理,始终令人警惕。

然而,作为臣子,如何才能避免被皇帝猜忌,安然无忧呢?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不仅能与诸葛亮分庭抗礼,显示其非凡才智,还在众多权臣中保持低调、深思熟虑,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要不是他恪守臣子本分,韬光养晦,曹操早就一百次机会将他斩杀了。至于司马懿为何在诸葛亮使出空城计时明知有陷阱却撤兵,经过史学家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如果他贸然进攻,必定自取灭亡。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的空城计漏洞百出,理论上来说,司马懿应当一眼看穿。然而,司马懿并非简单人物,老谋深算且深知诸葛亮的性格与用意。他岂会不明白诸葛亮的这一手空城计?司马懿的最终胜利,靠的正是他过人的智慧和深藏不露的谋略,最后他家族称帝,岂是庸人所能做到的。

假如是一般的将军,在这种情形下,最起码会派兵前往城中探查虚实,决策不能仅凭猜测下令撤退。实际上,司马懿的儿子当时便提议带领一小队人马前去探听敌情,但司马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儿子的提议。儿子只能无奈听从,军令如山,即便父亲是将军,依然不能违抗。这时,司马懿究竟看出了什么呢?他为何如此坚持自己的决定?

诸葛亮的空城计,实际上是针对司马懿的个性设下的局,正因为司马懿心思缜密且生性多疑,诸葛亮才敢如此大胆。为了让司马懿误以为城中有埋伏,诸葛亮指示将城门大开,自在地抱琴在城楼上弹奏,表现出一副轻松的姿态。司马懿看后必定会有所警觉,认为其中必有诈,甚至怀疑城中有埋伏。果然,司马懿当即下令撤军,让诸葛亮得以安然脱险。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对父亲这一决策一直难以理解。直到司马懿临终时,他才向儿子解释了其中的深意。原来,司马家族在魏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与兵权,而曹操必定对其心生忌惮。若是当时司马懿果断进城斩杀诸葛亮,那么曹家必定会觉得蜀国威胁不大,司马家族的作用便可被轻易取代,随即会开始打压司马家,致使家族覆灭。相反,保持诸葛亮的生命,等于是给曹家带来一个制衡的力量,这使得曹家即便忌惮司马家,也不得不继续依赖司马家族的支持。通过这一手棋,司马懿巧妙地为家族保全了未来的权力。

司马懿早已意识到,曹操对他和司马家族深怀戒心。在临终前,曹操曾对儿子曹丕说,如果司马懿不能为你所用,就要果断除掉他;即便使用他,也永远保持警惕,不可完全信任。这番话,足以证明曹操和司马懿之间潜在的深深裂痕。所有人心里都有数,但只是没有点破罢了。

从这一点看,诸葛亮的空城计并非单纯的虚张声势,它的核心在于让司马懿意识到,杀掉诸葛亮意味着切断了司马家与曹家的制衡力量。诸葛亮不仅仅是智计超群,更懂得如何攻心,打蛇打七寸。

在这场智斗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较量如同棋局一般,每一步都充满了心机和深思。两人的默契,实际上揭示了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与尊重,尽管司马懿多次被诸葛亮气得不行,但他始终承认诸葛亮是唯一能与自己匹敌的知音。

这场空城计,不仅是诸葛亮智谋的象征,也揭示了高手之间的较量有时无需声张,静默之间的较量才最为致命。而司马懿之所以最终能成为胜者,除了其长寿之外,也与他超凡的才能密不可分。即使曹操那样的枭雄都未能熬过他,后期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基本没有对手,最终自然登上了帝位。如果当时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仍在,或许历史的结局会有所不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3年6月中旬,夏季反击战进入了白热化的第二阶段。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的180师,...
原创 他...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数十年的漂泊与艰难,深切体会到官僚政治的阴暗面。正因如此,...
原创 被...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在宫中举行了一场宴会,宴请了当时著名的诗人高启以及新任苏...
原创 戚... 自古以来,帝王多有宠妃,而这些宠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确实可以说皇帝性情浮躁。通常来说,获得皇...
原创 血... 血色牛庄:湘军末路与晚清帝国的最后挽歌 1895年3月4日,辽东半岛的寒风裹挟着硝烟在牛庄街巷间肆虐...
原创 韩... (一)韩信为项羽设下了陷阱:开辟第二战场 在成功攻下魏国之后,韩信开始精心策划,他所要为项羽埋下的巨...
文化中国行丨长城考古的天津贡献 天津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完成展陈更新后重新开放。记者 钱进 潘立峰 摄 巍巍长城,绵延千年。从战国烽烟到...
原创 朱... 一个人能否成功,除了自身的才能,往往还需要贵人的帮助。对朱元璋来说,郭子兴无疑是他生命中的贵人。那么...
原创 波... 1945年夏天,战火烧尽的欧洲战场刚平静下来,远东的局势却依然紧张。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德国...
原创 如... 在整个历史上,有一句话常常被热爱岳飞的历史爱好者引用:“敌未灭,何以家为?”这句名言传达了岳飞坚定的...
原创 朱... 民间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可谓是充满智慧。虽然今天已经是民主社会,言辞失当不至于让人丢命,...
原创 《... 在《庆余年》中,有六位实力接近大宗师的人物,他们的境界几乎触及顶峰,但遗憾的是,最终没有一位能够突破...
原创 关... 《三国演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小说,其中的英雄人物关羽更是家喻户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广为...
原创 明... 明朝自开国之君朱元璋到覆亡之帝朱由检,共有16位皇帝。然而,位于北京的明皇陵却只埋葬了其中的十三位,...
原创 石... 942年,契丹的皇帝耶律德光派遣使者前来后晋,质问关于后晋招纳吐谷浑一事的情况。面对契丹方面的强大压...
原创 刘...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历史片段,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故事不仅仅源自于徐庶的推荐,还有众多诸葛亮...
原创 刘...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长时间的纷争与争霸,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三...
原创 李... 引言: 铠甲在身,气吞万里,胸中暗藏着难以言喻的曲折。那熟悉的“秋畦私窃谷”的小偷,寂寞的夜晚下,他...
原创 朱... 历史上有位名人曾说过:“明朝没有明君,清朝也没有昏君。”对此,我的看法截然不同。先不论清朝是否真的存...
原创 历... 第一个反骨仔是魏延,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刘备曾称赞他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杰出大将,魏延的一生中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