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鄩之谜:潍坊与二里头,谁更有可能是夏朝都城
迪丽瓦拉
2025-09-10 22:33:09
0

老版本的《竹书纪年》写道:“太康住在斟鄩,后来羿也住了进去,桀还是住在那里”。《史记》的《夏本纪》部分也说了:“太康在斟鄩住过,羿接着住,桀也住过”。这些书都说,斟鄩是夏朝晚期挺重要的一个城市,跟夏朝的好多大事都有关系。

斟鄩是夏朝时的一个重要城市,它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最近几年,通过很多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大部分学者都觉得斟鄩可能在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这个看法得到了很多书籍记载和地理位置信息的支持。接下来,我们会详细看看这些证据,聊聊斟鄩是否真的在潍坊,以及这个发现对我们了解夏朝历史有多重要。

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两者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 历史资料的记录

《竹书纪年》里头说得很清楚,从夏朝第二个皇上太康一直到夏桀,斟鄩都是夏朝的都城,这说明它在夏朝历史里头可重要了。

《左传》里头说:“寒浞派他儿子浇去灭了斟灌和斟鄩两族”,杜预注解道:“在北海平寿县的东南边,有个叫斟亭的地方”。

《太平御览》里提到了《帝王世纪》的说法:“寒浞这个人,原本是有穷氏的族人,他不但抢了后羿的王位,还继续用了有穷氏的名号。……他打败了斟灌和斟鄩两个小国后,人们又起来反抗他,最终杀掉了寒浞,让少康当上了国王。”

斟鄩和斟灌是夏朝时期的两个国家,它们关系紧密,后来都被寒浞的儿子寒浇给打败了,这两个国家大概就在现在的山东潍坊那边。

《路史·国名记丙》里头说:“济南有个平寿县,以前叫斟寻国。……现在北海这块地方归潍坊管,往东南走大约五十里地,有个叫斟城或斟亭的地方,也有人写成鄩。”

- 《汉书·地理志上》里说到北海郡:“斟是个古国,是大禹后代住的地方。”应劭解释说:“古代那个斟寻国,大禹的后代就在那儿,现在说的斟城就是那儿。”

- 在《后汉书》的《郡国志四》里说到北海国时,提到“平寿有个叫斟城的地方。”注解里又说:“杜预说那有个斟亭。”说的是古代的斟国,原来是个县,后来被撤销了。

《括地志》里说:“斟寻古城,现在指的就是青州的北海县。”

《太平寰宇记》的第十八卷里,写到河南道的潍州北海县时,提到了这么个地方,叫“斟亭”。

《汉书》里写道:往北海倒酒的地方,班固觉得那是他的故乡,是大禹的后代所在之处。那个亭子就在州城东南大约五十里的地方。

《通志二十略》里的“都邑略·夏都”部分写道:“斟寻是夏朝的一个同姓国家。汉朝时北海郡有个斟县,大概位置在今天潍州东南五十里的地方,那儿还有个斟亭。京相璠说:‘斟寻离斟亭有七里远。’”

2. 地方的历史情况被地方志记载下来,同时也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

《嘉靖山东通志》里的第二十二卷,说到青州府的古迹时提到:“斟鄩城啊,就是现在的寿光县城,是夏朝斟鄩族人住的地方。那时候,寒浞派浇去攻打斟鄩族人,就是这事儿。”

《读史方舆纪要》里头的第三十六卷,讲的是山东来州府下的潍县,它说:“再往西南走五十里,有个斟城,那里是以前的斟寻国,是大禹后代建的。太康、后羿、夏桀都住过这儿。杜预说平寿那儿的斟亭,就是古时候的斟寻,后来被后羿给灭了。汉朝时这儿设了个斟县,归北海郡管,但到了后汉就没了。”

《光绪山东通志》里头的第三十七卷,说的是《疆域志》第三部分里头的古迹,讲到莱州府的潍县:“在县城往南五十里的地方,有个斟县的老城墙,那是以前的斟鄩国。汉朝时候这里就设了县,归北海郡管。”

根据《潍县志稿·疆域志》的记载:“从大禹开始治理洪水那会儿起,潍河和淄河就有了固定的河道。后来,潍河西边的平原上建立了四个国家,分别是斟鄩、斟灌、三寿和寒。除了斟灌在现在寿光市的东边以外,其他三个国家都在潍县的地盘上。”

实地探访和研究证明,这里的地形地貌和古代文献里写的一样,给斟鄩故都的真实性添上了有力的证明。

确定地理位置的坐标

《山东考古录》里引用了《竹书记年》的说法,说帝相二十七年那场大战就在潍河那一带打的,大概就是现在潍坊市边上的穆村和丁村那块地方。

《太平寰宇记》里头说了,斟鄩在哪儿更清楚了,它就在平寿县的东南边,离现在的潍坊市区没多远。

2. 经过现代考古和地理学的实际查证

在潍坊进行的考古挖掘找到了和夏朝时代相匹配的文化层次,挖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和夏朝文化的特点很像,这让人们更加相信斟鄩就在潍坊这个地方。

地质勘探发现,潍坊地区的水文条件跟古书上写的斟鄩周围景色特别像,这又一次证明了历史记载是靠谱的。

结论:斟鄩和潍坊其实是有关联的。

综合上面的信息来看,斟鄩古都的大致位置就在山东潍坊市那一带,这既跟古代书籍里写的相吻合,也在地理考察和考古发掘中得到了证实。

潍坊这座老城的再现,让我们看到了夏朝历史的真面目,加深了对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认识。所以,潍坊不光是一座现代城市,它还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保存着夏朝先民的生活印记和文明的火种。

找到斟鄩在潍坊的确切地点,就像是解开了一个历史老谜题,同时也是在向咱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致敬。以后研究越来越深入,肯定还会有更多关于斟鄩的秘密被发现,给后人展示一个更加全面、鲜活的夏朝模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
“草鞋皇叔”刘备:一生都在狼狈... 三国虽是一个乱世,却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在三足鼎立的国家掌权人中,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 最早的时...
古韵悠长 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 11月25日,江苏扬州,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镇。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邵伯古镇南濒长江、西邻邵伯...
原创 清... 清朝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完善和具有代表性的制度之一,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体制,它对官员的等级...
原创 历... 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指的就是韩、赵、魏三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家是如何将强大的晋国瓜分的。 在西周时...
原创 从... 蒋介石,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与衰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中国政局动荡的年...
周公礼乐如何奠定三千年中华文明...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晓明)作为诞生于河洛地区的经典思想,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
原创 韩... 2000多年前,在江苏淮阴的大街上,热闹非凡,街头人们聚集在一起看戏,吃着瓜,议论纷纷。就在这时,一...
原创 姜... 有记载提到:姜太公辅佐周武王攻打纣王,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成功后,便遵从元始天尊的命令,手捧玉符和金令,...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山东省无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山东位于太行山以东,因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