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是开国少将中的一位杰出将领,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衡宝战役中表现突出,一举成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丁大胆”。他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使自己在战场上显赫一时。
英雄之间常常相惜,能得到丁盛赞誉的将领中,黄鹄显无疑是一位出色的人才。丁盛对黄鹄显的看法极高,他认为黄鹄显不仅具备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且文化素养也相对较高。在早期,黄鹄显曾担任朱老总的参谋,并在军事教育和指挥作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示出其在这领域的全能性。
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阶段,丁盛与黄鹄显并未共事,甚至彼此互不相识。然而,抗战结束后,两人都奔赴东北展开新的工作。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成立了八纵队,丁盛被任命为135师的师长,而黄鹄显则调任为纵队的参谋长,开始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合作。
1949年,由于原134师长因各种原因被调离,黄鹄显接任了134师长的职位。尽管黄鹄显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大多担任参谋工作,作为军事指挥员带兵作战的时机相对较短,这让人不得不质疑他在新角色上的适应能力。
黄鹄显的文化底蕴相对扎实,自1931年加入红军以来,他一直积极参与各项军事工作,曾调任红军总司令部任作战参谋,负责协助朱老总的战略部署,这一经历为他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在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被抽调至四方面军,出任红30军的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八路军特务团团长,负责保护总部的安全工作,但不久后又被调回后方,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任职,并在此期间接受了中央党校的培训。
抗战结束后,黄鹄显被调往东北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先后担任热河纵队的参谋长和冀察热辽独立13旅的旅长。东北民主联军八纵成立后,他担任参谋长,积极协助指挥员黄永胜和段苏权展开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包括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的锦州攻坚战、辽西会战和天津战役等。
在1949年4月以后,随着四野主力南下进行中南解放,黄鹄显调任134师长。在衡宝战役中,八纵表现尤为出色,尤其是丁盛巧妙地渗透到敌军的核心区域,给予白崇禧部致命打击。作为师长,黄鹄显统领着超过一万人,在解放中南的战斗中屡次取得胜利。这无疑让人心生敬佩,尤其是他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纪律相对涣散的134师统一起来并战斗,绝非易事,这也令丁盛对他倍感钦佩。
对于熟悉黄鹄显的人来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军事指挥官;而对于不太了解他的人而言,他的名字可能并不那么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