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胡乱华时胡人政权为何快速衰败?
迪丽瓦拉
2025-09-11 12:02:40
0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五胡乱华这段历史。西晋那时候,出了个八王之乱,好家伙,西晋自己内部打成一锅粥,国力 “唰” 地一下就不行了。这时候,塞外那些游牧民族瞅准机会,呼啦啦地就往中原冲,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大的胡人民族,还有其他好多小部落,都纷纷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但让人奇怪的是,这些政权大多像昙花一现,很快就分崩离析了,这到底是为啥呢?咱一个一个来看。

先看成汉政权,李特和李雄父子带着一帮流民跑到了巴蜀。当时西晋统治那叫一个黑暗,益州官府也没什么能耐。这父子俩就趁机团结了那些受苦的底层百姓,主要是流民,然后揭竿而起,建立了成汉。可成汉建立之后呢,李家出身边陲胡人,根本没啥治国的经验,对老百姓就只会简单粗暴地横征暴敛。高层之间更是为了权力打来打去,乱成一团。李雄一死,他儿子李越就把法定接班人继子李班给杀了,把兄弟李期推上皇位。李期也没好到哪儿去,没多久又被叔叔李寿给反杀了。李寿死后李势继位,他弟弟李广先起来作乱,结果被杀,接着太保李奕又起兵造反,最后两败俱伤,都死在战场上。这么一折腾,巴蜀大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百姓疲于使役,呼嗟满道,思乱者十室而九矣”,最后被桓温带着万人精兵轻轻松松就给灭了。

再说说前赵,刘渊趁着西晋八王之乱,摆脱了西晋的控制,回到匈奴屠各部。他带着五部匈奴,在乱世里浑水摸鱼,拉拢了各种胡人和流民,最后竟然把西晋给灭了。可刘渊一死,刘家马上陷入内乱,刘聪杀了太子刘和登上皇位,之后就是残暴统治,后宫也搞得乱七八糟,老百姓怨声载道。刘聪死后,外戚靳准发动政变,弄死了隐帝刘粲。再后来,刘曜和石勒瓜分了前赵的江山。刘曜占据关中后,继续搞高压统治,各部胡人和汉人都被折磨得不行,到处都是兵乱,最后也被石勒轻松灭国。说起来挺逗的,刘曜居然是因为醉驾丢了性命,喝得醉醺醺的还带兵去冲锋,结果被擒杀,和东晋造反的苏峻死法一模一样。

还有后赵,石勒原本是奴隶出身,但他天生有股带头大哥的气质,靠着军功慢慢崛起。他也是拉拢那些没身份、没保障的底层人,还有被晋朝抛弃的汉人邬堡势力,最后建立了后赵。后赵就像个大杂烩,什么人都有,成分特别复杂。石勒活着的时候,还能想办法平衡好各方关系和利益。可他一死,石虎发动政变夺权,然后开启了灭绝人性的暴力统治,把压榨底层群体和敌对势力这事儿发挥到了极致。石虎死后,后赵就开始剧烈崩塌,石遵杀了兄弟石世登上皇位,石冲不服,结果被灭。石鉴耍心眼,借冉闵的手杀了石遵自己当皇帝,结果又把冉闵给逼反了。冉闵这一怒,可不得了,不光灭了后赵,还差点把羯族人杀得干干净净。

前燕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奠基人慕容廆一直坚持向汉人靠拢、学习,对汉人比较友好包容,永嘉之乱后,吸引了一大波汉人来投奔,势力逐渐壮大。他儿子慕容皝接着努力,成了东北一哥,还统一了东北,建立了前燕政权。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儁继续南下扩张,在冉魏和后赵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加入战场,成了最后的赢家。可前燕在慕容儁去世后,仅仅稳定发展了 9 年,慕容恪主政那 6 年还算太平。但慕容恪一去世,才 3 年时间,就因为政治内斗,把战神慕容垂给逼走了,最后被前秦轻松灭掉。

那为啥这些胡人政权都逃不过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的命运呢?我觉得啊,首先,这些胡人建立政权的逻辑和过程,跟咱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差不多。当权者无道,大家都不满意,然后野心家就趁机靠武力起事,利用民族仇恨和阶级仇恨,裹挟那些不如意的人,势力越来越大,最后称帝。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迅速壮大力量,但坏处也很明显,集资方式简单粗暴,导致政权成分复杂、根基浅薄、内核不足。

而且,胡人政权主体势力体量一般都太小。就靠自己本部那点人,根本打不下大片地盘,所以只能不择手段吸收外来力量,这就把自己原有的体系给打乱了。比如说羯族建立的后赵,羯族本身就是个小民族,就那点人,能打下多大地方?所以即便石勒跟乞活军有仇,也得把他们吸收进来;明知汉人邬堡势力不好对付,也得想办法拿下;像蒲洪、姚弋仲这些胡人势力有野心,也得安抚着。这么一来,胡人政权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太好的路。

还有啊,胡人在管理方面确实没啥底蕴和经验。他们以前在部落里,小国寡民的,生活简单,靠拳头解决问题。现在要管理一个大政权,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成汉李家在益州瞎搞,搞得大家都不待见他们;前赵刘曜上位后,连原来跟匈奴关系好的六夷势力,都因为利益问题成了敌人;后赵石勒死后,用羌人、氐人和汉奸压榨底层汉人,结果蒲洪、姚弋仲、冉闵这些人壮大后,反过来把后赵给灭了;后燕慕容恪去世后,民族政策立马崩塌,阶级斗争就爆发了。在五胡乱华这段时间里,石勒、苻坚和慕容恪在管理和建设思维上还算不错,但石勒和苻坚能有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边有汉人幕僚帮忙,像石勒身边的张宾、苻坚身边的王猛。而且你看,张宾一去世,石勒的政治就开始走下坡路;王猛一不在,苻坚更是急剧衰落。

另外,胡人潜在意识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维。他们大多是游牧民族,以前就是夏秋牧马打猎,春冬喝酒抢劫,过一天算一天。在骑兵战术和军事侵略方面,他们确实厉害,但搞管理和建设,真的不行。一旦入主中原,就只知道变本加厉地剥削,根本不考虑长远。比如说,他们不懂得好好发展生产,只知道压榨百姓,等名声坏了,有能力的人都不愿意来为他们效力,这政权还怎么长久呢?

当然啦,除了这些主观原因,还有客观原因。普世的胡汉矛盾就是一个大问题。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民族意识和阶级立场都很强,都记得自己的根在哪儿。就算生活过得去,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所以,胡人政权很难真正让汉人完全归顺,这也为政权的不稳定埋下了隐患。

好啦,今天关于五胡乱华时胡人政权为啥快速衰败的事儿就跟大家唠到这儿。家人们觉得有意思的话,就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祝大家都发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华雄在历史上算是一个挺悲情的角色,他无意间成了关羽扬名立万的踏脚石。虽然在《三国演义》里他的表现略显...
青龙偃月照忠义:关羽从流亡剑客... 他是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武将,面如重枣,髯长二尺,手持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跨下嘶鸣的赤兔马,于千...
原创 清... 在古代宫廷中,有一群特殊而不可忽视的人物,那就是太监。作为宫廷中的独特群体,他们生活在后宫,为皇帝和...
原创 曾... 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曾国藩 晚清名臣曾国藩不仅以治国理政而闻名,还凭借其在为人处世...
原创 清... 清代官场中流行着一个独特的术语——“开复”。那么,开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当官员受到...
原创 五... 席珍\文 题记:《五律·唆鲁禾帖尼》,歌咏中国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唆鲁禾帖尼,她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
原创 岳... 南宋时期,岳飞这位抗金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怀,成为了历史上备受敬仰的英雄。岳飞文武...
原创 大... 提到清朝最著名的太监,非李莲英莫属。作为太监,他不仅获得了慈禧太后的极高宠信,还打破了“太监品级以四...
原创 真... 狄仁杰,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眼中几乎等同于“神探”二字。电视剧中的他,总是以智慧和冷静破案,宛如天生的断...
原创 大... 雍正帝自从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密折制度改革后,成功为自己掌控至高无上的皇权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制度下,密折...
原创 明... 《明史》在中国历史学界享有极高的评价。从清朝1645年设立明史馆,到1739年定稿,经过了近一个世纪...
原创 清... 近年来,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愈发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尤其是以宫斗为题材的剧集,几乎成为了大家茶余饭...
原创 中...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登上鹦鹉螺号,和我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在明朝洪武十三年正月戊戌(公元...
原创 全... 看过《杨家将》的人,大多数都为杨家将的英勇及他们忠诚于君国的信念所感动。然而,当宋朝灭亡之际,为何我...
原创 蜀... 263年冬,蜀汉的后主刘禅决定向曹魏投降,标志着蜀汉的灭亡。然而,战后的西川并没有恢复平静,钟会和邓...
原创 为...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朝大业元年,旨在通过考试选拔寒门学子进入朝廷任职。然而,科举制度直到唐朝时期才趋...
邵书修:“没了身份,我也要为组... 实习记者 熊珂 抗战老兵邵书修。 本报记者 邓伟摄 虽然右眼完全失明,但百岁高龄的邵书修每天仍坚持...
原创 李... 在古代历史中,皇权的地位始终高于一切,所有人都深知其重要性。而每一个有资格争夺皇权的人,都愿意不惜一...
原创 李... 让皇位,没有心甘情愿的成分,大多情况下,更多的是迫不得已,而尧、舜、禹的“禅让”也不过是流传下来的一...
原创 原... 荆州在三国时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论是魏、蜀还是吴,任何一方若能够控制荆州,就能掌握无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