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建立以后,为什么高丽敢不自量力,出兵讨伐明朝呢?
迪丽瓦拉
2025-09-11 15:03:16
0

1388年四月,高丽王禑决定向大明宣战。为了筹备战争,王禑在全国征召了八道兵力,杀死了21名明朝差官并扣押了5人。同时,他下令废除洪武年号,并取消了汉服制度,强制推行胡服。高丽为此征集了约三万八千三百人组成的辽东征军,外加超过五万杂役,号称十万大军,于四月十八日从平壤出发。

那时,大明已建立了二十年,雄主朱元璋稳固了政权,并在与北元的多次战斗中屡次获胜。那么,身处强国之中的高丽王,究竟凭什么敢向大明发起挑战呢?

高丽的膨胀与自信:三次征元

高丽的政治与军事领导层当时正处于自信膨胀的状态。在元朝的统治下,高丽曾长期作为宗藩,受控于元朝的征东行省。元朝的政权在高丽的土地上施加了很大影响,甚至在高丽内部加强了对元朝的支持。随着元朝末期爆发农民起义,高丽曾派兵帮助镇压,参与围攻张士诚的战争。

然而,很快高丽的统治者意识到,元朝的衰弱不可避免,恭愍王决定摆脱元朝的控制。他发动政变,铲除了亲元派,废除了征东行省,恢复高丽的自主权,甚至率军进攻元朝领土,成功夺回了许多被元朝占领的土地。高丽一度越过鸭绿江,接近元朝的核心地带,虽然元朝顺帝愤怒并威胁出兵讨伐,但元朝内部的疲态让他们最终接受了高丽的要求。

元朝的控制力逐渐减弱,高丽利用这一空隙,重新恢复了对元朝的宗藩关系,并多次在与元朝的博弈中占据上风。1372年,北元开始寻求与高丽合作,甚至请求高丽协助恢复元朝的江山。短短十几年内,高丽成功摆脱了元朝的控制,并在多次博弈中获胜,自信心大增。

高丽强硬派的崛起

高丽的军事强硬派,特别是崔莹,成为了王朝崛起的支柱。崔莹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屡次获得战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曾经参与过高丽的农民起义镇压,并与张士诚交战,还在与元朝和红巾军的战斗中展现了超凡的指挥能力。尤其在收复济州岛的战役中,崔莹带领部队成功登陆,并全歼驻岛的敌军,成为远东历史上著名的登岛战例。

此外,许多通过战功崛起的军事将领,也与高丽王朝的权贵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军事将领们企图借助自己的军功来提高自身的地位,而高丽王朝的政权,则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

大明与高丽的微妙关系

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曾通过使者与高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1368年,大明一建立,朱元璋便派遣使者赠送玺书,并为高丽国王册封,使用洪武年号。然而,由于辽东尚在北元之手,而高丽内部依然有亲元势力,因此,大明与高丽的关系并不稳定。朱元璋采取了“待之”的态度,对高丽并没有强迫要求废除与北元的关系,只是通过外交手段与高丽保持了良好的互动。

然而,局势的转折发生在1374年。当年,明朝的使臣在高丽境内遭到杀害,而恭愍王被暗杀,随之发生了一场政变。新王即位后,高丽国内局势动荡,朝政权力更替频繁,导致了明朝使臣的遇害事件。朱元璋对此事深感不满,迅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如果新君继续执政,他将要求高丽继续向大明进贡,否则,弑君之罪必追究。

对明强硬派的推动

在此背景下,高丽国内的强硬派力量逐渐占据上风,尤其是以崔莹为代表的军事将领。他们认为大明对高丽的要求过于苛刻,必须通过坚决的态度与明朝交涉。某些消息甚至传出,大明要求高丽向其献上大量人力物力,这些传言激怒了高丽的军方,促使他们坚定了对大明采取强硬措施的决心。

高丽决心开战

最终,导火索是领土争端。随着大明收复辽东,冯胜进军成功占领辽东,纳哈初投降,意味着大明的边界已逼近高丽的边界。高丽原本与北元有争议的领土问题,逐渐转变为与大明的领土争端。朱元璋明确提出,铁岭卫为大明领土,高丽不应侵犯。然而,高丽并不认同这一划分,认为铁岭地区一直是他们的传统领土。

在这种情况下,强硬派将领崔莹极力推动战争,他认为高丽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大明的威胁。与此同时,高丽尝试通过外交手段进行辩解,但朱元璋并没有被轻易打动,直接拒绝了高丽的抗议,决定加固铁岭卫的防线。

误判形势,准备开战

在此背景下,高丽王朝最终做出了对大明开战的决定。然而,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高丽与北元的关系日益紧密,双方联合的可能性逐渐增加,而此时的北元虽然势弱,但仍试图与高丽共同反抗大明。

然而,朱元璋集中力量准备对北元发动决定性打击,北元在明朝的压力下已经摇摇欲坠。高丽未曾意识到这一点,并继续推进与北元的联合计划。此时,明朝在捕鱼儿海一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使得高丽的战略布局完全失败。

自食其果:高丽的失败

当高丽派军进攻大明时,他们并未料到,大明的反应迅速而且果断。与此同时,高丽的指挥体系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地理和天气原因,粮草运输困难,许多将领提议撤退,但崔莹坚持让他们继续进攻,导致粮食供应困难,士气低落。最终,李成桂和曹敏修等将领决定带兵撤退,这一决定不仅让高丽丧失了对大明的进攻优势,也为李成桂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李成桂最终成功掌控了高丽的实权,并在几年后废除王位自立。高丽王朝自此灭亡,朱元璋最终赐给李成桂国名“朝鲜”,并推行睦邻友好的政策。朝鲜半岛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常常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朝代。不同的朝代通常会有特定的形容词,比如秦朝被称为...
原创 古... 大约在4700年前,当黄帝与蚩尤展开激烈战斗时,古埃及人开始了金字塔的建造工作。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千年...
原创 希... 德黑兰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开罗的第二大城市,拥有近1700万人口,自1796年起一直作为伊朗的首都,...
原创 民... 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
原创 九... 封建时代的王朝,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常常利用地形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每座城池更是会设立坚固的城门,并...
原创 老... 回忆是对时间最好的致敬。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继续带大家回顾一些老照片。 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和社...
原创 此... 贾府祭祀宗祠时,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族礼仪。这场祭祀活动对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排序和责任,体现了家...
原创 西... 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在西安发动了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
原创 打... 201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在其著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重新揭示...
日本关东军在苏联有多惨?冻死当...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1945年8月9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迅速发动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19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朱... 其实,优秀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面临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制度就应该进行改革、...
原创 末...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太平天国的第一位女丞相,也有满清最后一位太监。今天我...
原创 越... 昨儿半夜窝在沙发上看历史纪录片,看到梁武帝萧衍第四次从同泰寺被“赎”回宫那段,手里的薯片都停了——这...
原创 历... 《木兰诗》中曾写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于许多...
原创 八... 1944年,八路军炮兵班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遭遇了约200名日军,而他们手里仅有一门没有炮筒的山炮。眼...
原创 朱...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期,虽然有许多皇帝登基,但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传奇的帝王并不多见。朱元璋不仅经历...
为什么梁山好汉不姓赵? 嘿,各位姓氏文化的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水浒传》里隐藏的“姓氏冷知识”——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
原创 晚... 在清朝的宫廷中,后宫佳丽成千上万,各具美丽,然而其中有一位女子,她的美貌和气质却与众不同,令人一生难...
原创 无... 朱棣迁都北京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能够强化国家的力量;而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