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有多厉害?仅活了35岁却创造了34个成语,贯穿了韩信的一生
迪丽瓦拉
2025-09-11 15:03:00
0

前言

韩信,历史上被尊为“兵仙”和“神帅”,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少年逆袭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名将,然而,最终却因功高震主,三十五岁时英年早逝。韩信的短暂一生不仅仅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军事战役,还有他自己创造的成语,像“胯下之辱”和“一饭千金”,这些词语至今仍在我们生活中传颂。

“胯下之辱”与“一饭千金”

韩信出生在淮阴,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贫困,生活艰辛。韩信身材高大,经常背着一柄剑走在街头。一天,一个屠夫见到韩信,便出言羞辱他说:“你若有种,就用剑刺我,如果我认输,就从我的裤裆下爬过去。”尽管韩信面对这番侮辱,心中愤怒,但他并没有冲动行事。经过短暂的沉默,他选择了忍辱,一步步趴下,爬过屠夫的裤裆。围观的人哄堂大笑,但韩信的沉默与忍耐,后来被后人解读为他隐忍的智慧与远大志向。正是这种隐忍,才成就了后来“兵仙”的辉煌。

韩信的早年困境还得感谢一个善良的老妇人。当时韩信无处可去,生活十分困顿。某天,他只得到淮水边钓鱼,偶遇一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妇人。见他已饿得几乎昏厥,老妇人心生怜悯,给了他一些饭食。韩信受其恩惠,得以暂时度过难关。多年后,韩信封侯归乡,荣归故里,他将千金赐给那位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妇人,报答她当初的善行。这也成为了成语“一饭千金”的由来。

“国士无双略不世出”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韩信曾先后投身项羽与刘邦的麾下。在项羽那里,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职位不过是帐外执戟的卫兵,屡受冷落。无奈之下,他转投刘邦,幸运地遇到了萧何这位慧眼识珠的伯乐。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甚至对韩信的评价成为了后来流传千古的成语——“国士无双”和“略不世出”,意指韩信在军事上的才华无人能及。然而,刘邦并未立即重用韩信,这使得他一度心灰意冷,深感失望。于是,他夜半策马逃离汉营,打算回到家乡。

萧何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骑马追赶,甚至未与刘邦交待便直奔韩信。他的劝留,挽救了这位天才将领的心情,也为日后的汉军打下了胜利的基石。韩信的坚持和萧何的忠诚,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也让“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成为历史佳话。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成功投身汉军并成为大将之后,韩信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在这期间,他提出的许多战术谋略成为经典,并且流传下来成为成语。刘邦带兵攻蜀时,曾烧毁巴蜀的栈道,一方面是防止敌军偷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误导项羽,表明自己不图天下。但韩信献计重修栈道,表面上似乎准备沿着栈道进攻,实际上却带领主力军悄悄绕行,走了一条隐秘的小道,成功奇袭陈仓。这个计策就是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韩信的“背水一战”则是另一种兵法精髓。井陉战役中,韩信带领汉军与赵军展开激烈对抗。战斗正酣时,韩信故意示弱,诱使赵军逼近自己,直到退至河边。背水而战是兵家忌讳,敌军认为韩信已经无路可逃,轻视汉军。然而,正因为背水一战,韩信的部队士气大振,无退路的他们更加拼命,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赵军。这便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范。

“钟室之祸”

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因其过高的功勋逐渐引起了刘邦的忌惮与防范。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后因害怕韩信权力过大,便将其削职为侯,限制其统兵权力。此时,韩信的“功高震主”已成了不祥的征兆。

在刘邦征讨陈豨之乱时,韩信因病未能随军,便有人上书诬告他谋反。吕后趁机设计了一个阴谋,将韩信诱入长乐宫的钟室。那是一间阴暗幽闭的房间,韩信进入后迅速被反锁,失去了自保的能力。最终,韩信被当场斩杀,三族遭灭。此事件也成为了“钟室之祸”的由来,用来形容那些功臣因威胁到主权而遭遇的悲惨结局。更令人唏嘘的是,曾经与韩信同仇敌忾的萧何,此时却与吕后共谋了这一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便成为了后人对韩信命运的最无奈注解。

参考资料

[1] 韩信造就的成语[J]. 小读者之友, 2019, (12): 41.

[2] 吴光辉. 一个人的成语传奇[J]. 太湖, 2023, (05): 95-9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常常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朝代。不同的朝代通常会有特定的形容词,比如秦朝被称为...
原创 古... 大约在4700年前,当黄帝与蚩尤展开激烈战斗时,古埃及人开始了金字塔的建造工作。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千年...
原创 希... 德黑兰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开罗的第二大城市,拥有近1700万人口,自1796年起一直作为伊朗的首都,...
原创 民... 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
原创 九... 封建时代的王朝,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常常利用地形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每座城池更是会设立坚固的城门,并...
原创 老... 回忆是对时间最好的致敬。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继续带大家回顾一些老照片。 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和社...
原创 此... 贾府祭祀宗祠时,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族礼仪。这场祭祀活动对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排序和责任,体现了家...
原创 西... 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在西安发动了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
原创 打... 201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在其著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重新揭示...
日本关东军在苏联有多惨?冻死当...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1945年8月9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迅速发动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19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朱... 其实,优秀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面临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制度就应该进行改革、...
原创 末...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太平天国的第一位女丞相,也有满清最后一位太监。今天我...
原创 越... 昨儿半夜窝在沙发上看历史纪录片,看到梁武帝萧衍第四次从同泰寺被“赎”回宫那段,手里的薯片都停了——这...
原创 历... 《木兰诗》中曾写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于许多...
原创 八... 1944年,八路军炮兵班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遭遇了约200名日军,而他们手里仅有一门没有炮筒的山炮。眼...
原创 朱...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期,虽然有许多皇帝登基,但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传奇的帝王并不多见。朱元璋不仅经历...
为什么梁山好汉不姓赵? 嘿,各位姓氏文化的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水浒传》里隐藏的“姓氏冷知识”——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
原创 晚... 在清朝的宫廷中,后宫佳丽成千上万,各具美丽,然而其中有一位女子,她的美貌和气质却与众不同,令人一生难...
原创 无... 朱棣迁都北京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能够强化国家的力量;而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