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有多厉害?仅活了35岁却创造了34个成语,贯穿了韩信的一生
迪丽瓦拉
2025-09-11 15:03:00
0

前言

韩信,历史上被尊为“兵仙”和“神帅”,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少年逆袭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名将,然而,最终却因功高震主,三十五岁时英年早逝。韩信的短暂一生不仅仅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军事战役,还有他自己创造的成语,像“胯下之辱”和“一饭千金”,这些词语至今仍在我们生活中传颂。

“胯下之辱”与“一饭千金”

韩信出生在淮阴,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贫困,生活艰辛。韩信身材高大,经常背着一柄剑走在街头。一天,一个屠夫见到韩信,便出言羞辱他说:“你若有种,就用剑刺我,如果我认输,就从我的裤裆下爬过去。”尽管韩信面对这番侮辱,心中愤怒,但他并没有冲动行事。经过短暂的沉默,他选择了忍辱,一步步趴下,爬过屠夫的裤裆。围观的人哄堂大笑,但韩信的沉默与忍耐,后来被后人解读为他隐忍的智慧与远大志向。正是这种隐忍,才成就了后来“兵仙”的辉煌。

韩信的早年困境还得感谢一个善良的老妇人。当时韩信无处可去,生活十分困顿。某天,他只得到淮水边钓鱼,偶遇一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妇人。见他已饿得几乎昏厥,老妇人心生怜悯,给了他一些饭食。韩信受其恩惠,得以暂时度过难关。多年后,韩信封侯归乡,荣归故里,他将千金赐给那位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妇人,报答她当初的善行。这也成为了成语“一饭千金”的由来。

“国士无双略不世出”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韩信曾先后投身项羽与刘邦的麾下。在项羽那里,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职位不过是帐外执戟的卫兵,屡受冷落。无奈之下,他转投刘邦,幸运地遇到了萧何这位慧眼识珠的伯乐。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甚至对韩信的评价成为了后来流传千古的成语——“国士无双”和“略不世出”,意指韩信在军事上的才华无人能及。然而,刘邦并未立即重用韩信,这使得他一度心灰意冷,深感失望。于是,他夜半策马逃离汉营,打算回到家乡。

萧何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骑马追赶,甚至未与刘邦交待便直奔韩信。他的劝留,挽救了这位天才将领的心情,也为日后的汉军打下了胜利的基石。韩信的坚持和萧何的忠诚,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也让“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成为历史佳话。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成功投身汉军并成为大将之后,韩信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在这期间,他提出的许多战术谋略成为经典,并且流传下来成为成语。刘邦带兵攻蜀时,曾烧毁巴蜀的栈道,一方面是防止敌军偷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误导项羽,表明自己不图天下。但韩信献计重修栈道,表面上似乎准备沿着栈道进攻,实际上却带领主力军悄悄绕行,走了一条隐秘的小道,成功奇袭陈仓。这个计策就是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韩信的“背水一战”则是另一种兵法精髓。井陉战役中,韩信带领汉军与赵军展开激烈对抗。战斗正酣时,韩信故意示弱,诱使赵军逼近自己,直到退至河边。背水而战是兵家忌讳,敌军认为韩信已经无路可逃,轻视汉军。然而,正因为背水一战,韩信的部队士气大振,无退路的他们更加拼命,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赵军。这便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范。

“钟室之祸”

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因其过高的功勋逐渐引起了刘邦的忌惮与防范。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后因害怕韩信权力过大,便将其削职为侯,限制其统兵权力。此时,韩信的“功高震主”已成了不祥的征兆。

在刘邦征讨陈豨之乱时,韩信因病未能随军,便有人上书诬告他谋反。吕后趁机设计了一个阴谋,将韩信诱入长乐宫的钟室。那是一间阴暗幽闭的房间,韩信进入后迅速被反锁,失去了自保的能力。最终,韩信被当场斩杀,三族遭灭。此事件也成为了“钟室之祸”的由来,用来形容那些功臣因威胁到主权而遭遇的悲惨结局。更令人唏嘘的是,曾经与韩信同仇敌忾的萧何,此时却与吕后共谋了这一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便成为了后人对韩信命运的最无奈注解。

参考资料

[1] 韩信造就的成语[J]. 小读者之友, 2019, (12): 41.

[2] 吴光辉. 一个人的成语传奇[J]. 太湖, 2023, (05): 95-9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封建时代的许多制度中,充斥着不人道的做法,其中之一便是殉葬制度。殉葬制度自商朝便开始存在,虽然经历了...
原创 秦... 秦统一后周天子去哪了?为何历史上难觅其踪迹? 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
原创 蒙... 在蒙古的征服历史中,南宋无疑是最难以攻克的一座丰碑。当时,蒙古帝国的疆域几乎已形成,东亚、中东和东欧...
原创 东... 在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会想到蜀汉的北伐,尤其是由诸葛亮和姜维所领导的蜀汉北伐。...
原创 为... 明朝的魏忠贤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非常有名的太监之一。魏忠贤出生在今天的河北沧州,从小家境贫寒,几乎没...
原创 为... 《三国演义》是一本广受欢迎的小说,许多电影和电视剧都基于此创作而成。在这部作品中,诸葛亮的北伐是一个...
原创 康...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1722年冬,69岁的康熙帝在畅春园病逝。四阿哥胤禛接过传国玉玺时,或许没人想...
全球首次考古实证母系社会确实存... 在山东广饶傅家遗址,中国科学家确认4750年前存在由两个母系氏族构成的社会形态。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确...
胡惟庸:明朝丞相的权力浮沉与悲... 他是开国皇帝亲手扶上宰相位的寒门书生,却成了大明开国第一罪臣。他替皇帝杀尽淮西勋贵,最后为皇帝用同样...
原创 作... 八王坟是位于北京的一座著名清代王爷墓地,墓中的主人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自民国时期...
原创 地... 除去古汉水改道对历史的影响,刘邦和刘备的地盘均为巴蜀汉中,可以说两者的基本盘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然而...
原创 清... 大清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才会开启。例如,皇帝进出紫禁城,殿试的三甲榜眼离开京城、皇帝的...
原创 慈... 在封建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往往被置于社会较低的层级,然而,历史长河中仍不乏凭借超凡才智与能力,在历...
原创 清... 清朝大将军的真实模样:多尔衮英武非凡,陆军大臣则留有显眼的八字胡!多尔衮在清朝的历史上是一位极为重要...
原创 李... 在讨论李自成的历史时,我们通常会聚焦于他个人的壮丽事迹以及他作为闯王的传奇身份。毕竟,在中国历史中,...
原创 他... 清朝初期,尤其是在刚刚入关的那段时期,满族能够迅速平定天下,离不开汉族人民的支持,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
原创 原... 导语 杨广:妃萧氏,性格温和,贤良淑德,深谙妇道,能够稳重地处理后宫事务,展现出卓越的教养与管理能...
原创 八... 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以“西狩”的名义带着光绪帝匆忙逃出北京。然而,不少人认为这次逃亡实质上是慈...
原创 大... 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自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这段长达两百多年的...
原创 为... 1945年夏天,尽管日本的失败几乎已成定局,但他们依然奋力抵抗。在此背景下,为了尽量减少盟军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