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正统性的皇帝,由于其崇高的地位,他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这些重担大多被他身边的智囊们所分担,其中刘伯温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一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刘伯温并非朱元璋的第一谋士,而是凭借自己卓越的才华,逐渐赢得了这个位置。
朱元璋麾下的第一位文臣身份并不显赫,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尽管他的才智只能算中规中矩,但由于他是最早随朱元璋起义的人,因此在朱元璋心中,他拥有着极高的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其他谋士朱升的影响力。
这位名叫李善长的教书先生虽为朱元璋的首位文臣,却并不是真正的智囊。实际上,朱升才是更为重要的谋士,若非局势变迁,最终内阁首辅之位原本很有可能由他担任。然而后来,刘伯温凭借其杰出的才能逐渐超越了朱升,尤其是在军事策略和占卜方面的精准判断,均令朱元璋对其刮目相看。在古代中国,因信奉天命,皇帝被称作“天子”,而刘伯温精湛的天象预测能力,无疑让他在朱元璋心中愈发重要。
关于朱元璋登基这一历史事件,大家都知道是在正月时节。然而当时却是连绵的雨雪不断,阳光难以照耀大地。按照古礼,登基时必须是晴空万里,连一丝积雪都不能有。于是,朱元璋将这一棘手的难题托付给了刘伯温,希望他能选出一个良辰吉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伯温可谓煞费苦心,最终他决定在正月初四这一天进行登基仪式。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在众人面前假装闭目冥思,似乎是凭凭空算出的结果。尽管如此,许多人对这个选择充满怀疑,毕竟在那时地面上还积雪成灾。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在正月初二,天气突然放晴;等到初四时,积雪早已消融,露出了干净的土地,甚至当天的微风轻拂,丝毫没有冰冷的侵扰。前一个月的狂风暴雪仿佛消失无踪,这样的变化让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才华产生了更多的敬畏之情。毕竟,刘伯温已经以能洞察天意的名声响亮,而这样的人如果心存反叛的意图,实在是令人不安。最终,刘伯温的死因成了一个悬疑,许多人猜测或许是朱元璋下令毒杀了他,畏惧这位无可否认的智者有一天会对自己构成威胁。